刘协毫不怀疑董承之言,只当段煨真欲勾结郭汜劫驾。董承暗自得意,领旨护驾之余,亦紧盯张济动向。
段煨营中。
得贾诩警示的段煨早有防备,三千西凉兵严阵以待。虽未设伏,却已摆开阵势。
徐晃率死士率先杀至,见营中戒备森严,顿时失色。杨奉等人随后赶到。段煨怒斥:“尔等构陷于我,又夜袭我军,意欲何为?”
种辑讥讽道:“西凉贼子也敢妄称忠义?我等护驾赤诚,岂容你拥兵跋扈!”
段煨愤然:“西凉亦有报国志士!我段煨在华阴安民垦荒,何来贼名?今日必面见陛下,与你等对质!”
杨奉冷笑:“休想!徐公明,破阵!”
徐晃无奈挥斧冲锋,却难敌西凉军铁壁。杨奉等人见久攻不下,暗自骇然:“段煨部众竟如此悍勇?”
昔日徐晃几斩郭汜,如今却寸步难进。
杨奉之所以敢突袭段煨,正是看准了对方兵力分散的弱点。
至于兵法韬略?
杨奉出身白波贼,哪懂得这些高深谋略。
在他眼中,只要将领勇猛,趁着夜色全军冲锋,乱军之中斩杀敌将便是制胜之道。
过度的自信蒙蔽了他的判断。
杨奉、杨定、种辑三人万万没想到,这场突袭竟演变成了一场僵持战。
双方激战整夜,始终难分胜负!
最终杨奉等人只得退兵,段煨也未追击。
来时气势汹汹,归时狼狈不堪,三人心中都憋着一团怒火。
种辑见徐晃归来,当即冷嘲热讽:“兴义将军,先前你这部将轻易击败郭汜,今日却奈何不了段煨。据我所知,段煨虽勇,却远不及郭汜。呵呵——”
这一声讥笑彻底点燃了杨奉的怒气,他厉声质问徐晃:“公明!今日为何未能斩杀段煨?”
徐晃先被种辑嘲讽,又被杨奉斥责,气得攥紧了拳头。
段煨行事谨慎,始终被数百西凉精锐团团护卫,如何能轻易近身?
他愤然反驳:“将军!末将早已提议由我佯攻牵制,你们伺机焚毁粮草,可你们偏要与段煨缠斗,错失良机,怎能怪我?”
种辑勃然大怒:“区区裨将,也敢在将军面前妄谈兵法!烧了粮草,大军吃什么?你满脑子只有烧杀抢掠,果然是贼寇本性难改!”
“你敢辱我!”徐晃怒目圆睁,手中开山斧猛然一横。
当年误入白波军已让徐晃自觉低人一等,如今追随天子本想洗刷污名,却仍被种辑视为贼寇!
杨定见状立即拔剑护在种辑身前。
“杨奉!管好你的部下!”种辑忌惮徐晃勇武,厉声呵斥。
杨奉脸色阴沉:“徐晃,你要 吗?”
徐晃死死盯着种辑,强压怒火,最终收回战斧,咬牙拱手:“末将不敢!”
“退下!”杨奉挥手驱退徐晃,深吸一口气向种辑赔礼:“种侍中,徐晃粗鄙无礼,还请见谅。今夜失利,段煨必会借机面见陛下,杨彪、赵温等人恐怕也会弹劾我们。”
种辑冷哼:“杨彪、赵温力保段煨,分明是我们的对头。”
杨定眼中闪过狠色:“不如趁乱杀了杨彪、赵温,嫁祸给郭汜。”
杨奉与种辑对视一眼,皆露阴笑。
华阴夜战的消息很快传至潼关。
曹操闻讯大笑:“小人得志便猖狂,杨奉与段煨交锋,这乱局一时半会儿可平息不了了。”
曹仁站在曹操身旁,憨厚地挠头道:主公,咱们何时出兵?我这先锋官至今未立寸功,实在惭愧。
那张憨厚的面容下,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精明。曹操洞若观火,却不动声色:子孝,为将之道,贵在隐忍。藏锋守拙,方能一击制敌。
曹仁恭敬地取出墨笔竹简,认真记录:主公教诲,仁定当谨记。
曹操目光落在那支墨笔上:这莫非是显谋之物?
此笔与寻常毛笔不同,笔管中暗藏墨汁,乃李牧闲暇所制。曹仁坦然道:那日在城楼见军师运笔如飞,末将便用佩剑换得此物。正好用来记录主公的金玉良言。
曹操朗声笑道:子孝如此勤勉,实乃我军之福。若元让、妙才能学得你三分用心,也不至于被人称作白地将军
曹仁憨笑道:两位将军勇冠三军,自然不需谋略。末将武艺不精,只能多学些兵法弥补。
曹操来到李牧帐中,见他正独自对弈,打趣道:显谋,子孝用宝剑换你一支墨笔,这买卖可不太划算。
李牧递过棋盒,执黑落子:器物价值,在于用者之心。宝剑墨笔,在仁者手中皆是无价之宝。
曹操会心一笑:与显谋闲谈,总能获益良多。转而正色道:昨夜杨奉偷袭段煨军营,竟战至天明未分胜负。
李牧眼中闪过精光:白波贼寇岂谙夜战之道?段煨以三千西凉精锐竟不能胜,分明是手下留情。
曹操沉吟道:此人不愿背负反叛之名,此刻想必正在向陛下诉苦。或可为我所用。
李牧轻轻摇头:西凉将领向来桀骜。欲驱虎狼,需智勇兼施,既要示以恩威,更要令其心存敬畏。
“既然明公看重段煨,此战便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
外力终究只是外力。
如同利剑,善用可伤敌,不善用则反噬己身。
正如俗语所言:打铁还需自身硬。
华阴的战火持续了十日。
曹操采纳李牧的建议,暗中屯兵潼关,未立旗号,却严查往来行人。
因此,杨奉、杨定、种辑与段煨在华阴激战十日,仍不知曹操已藏兵潼关。
池阳城中,李傕收到郭汜的密信。
这对昔日势不两立的仇敌,竟再度联手。
若放任刘协东归,他们的大司马与车骑将军之位恐将不保,甚至再度被扣上反贼之名。
当年西凉军拥兵十万,如今却不足五万。剔除杂兵,李傕与郭汜连两万人都凑不齐,如何抗衡?
李傕遂倾池阳之兵,与郭汜合军,直扑华阴。
杨奉、杨定等人措手不及。
段煨未灭,李傕、郭汜又杀回,局势顿时腹背受敌。
更令杨奉惊恐的是,一直按兵不动的张济突然上书刘协,痛斥“奸臣当道,忠臣难存”,随即连夜率军南下荆州。
刘协连安抚的机会都没有,怒斥杨奉等人无能。
李傕与郭汜却不管这些,打着“为段煨讨公道”的旗号,直接对杨奉、杨定发起猛攻。
杨定见势不妙,中途撤军投奔刘表。
杨奉却无路可逃。
郭汜对杨奉恨之入骨——若非杨奉,他怎会惨败,又怎会与李傕合作?
谁都能走,唯独杨奉必须死!
就在李傕、郭汜即将取胜时,段煨高呼“护驾”,突然加入战局。
华阴战场再度陷入混战。
双方昼夜厮杀,但李傕、郭汜兵力占优,杨奉、段煨渐显败势。
车驾内,刘协与伏皇后、董贵妃惊恐万分。
激战终日,无人送食,刘协饥渴交加。
杨彪、赵温等公卿虽位高权重,却无兵可用,只能陪天子忍饥挨饿,徒叹奈何。
“急报!”
“启禀陛下,兖州使者求见!”
绝望中的刘协听闻亲卫来报,眼中顿时燃起希望。
兖州使者,必是曹操派来的!
刘协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立即宣召使者入见。
当看清来人是毛阶时,杨彪眉头一皱:“怎会是你前来?”
毛阶对杨彪视若无睹,径直向刘协行礼:“陛下,镇东将军见圣驾迟迟未至函谷关,现已移师潼关。因未得诏命不敢擅动,特请陛下下旨,命镇东将军讨贼勤王!”
听闻曹操已至潼关,刘协喜出望外:“快!速请镇东将军前来救驾!朕要封他为车骑将...不,是大将军!朕要封他为大将军!”
董承见刘协竟要直接封赏大将军,急忙劝阻:“陛下三思,若贸然封曹操为大将军,日后恐再无封赏余地。”
毛阶冷笑一声,直接无视董承,高声拜谢:“陛下圣明!”
董承勃然大怒:“毛阶!你此时前来请诏,分明是趁火 !曹操必定早已抵达潼关却按兵不动,其心可诛!”
刘协闻言犹豫道:“那...国丈以为当封何职?”
董承正色道:“救驾乃臣子本分,岂能邀功请赏?待其击退李傕郭汜,再行封赏不迟。”
毛阶讥讽道:“若非董国丈与种辑等人诬陷段煨,陛下早已安然通过潼关,何至于此?如今镇东将军冒死来援,反被诬为居心叵测?难怪张济要连夜逃往荆州,否则怕也要被你们污蔑与李傕郭汜同流合污!”
“奸臣当道,忠良难存!”
种辑被戳中痛处,厉声呵斥:“区区小吏,也敢妄议朝政?”
太尉杨彪与司徒赵温见双方争执再起,急忙出面调解。
“陛下,当此危难之际,除曹操外还有何人能解此困?若觉大将军之位过高,可先封车骑将军讨贼。”杨彪苦心劝谏,暗恨董承等人不识大体。
刘协采纳杨彪建议,见董承不再反对,当即下诏:“传朕旨意,加封曹操为车骑将军,即刻前来救驾!”
毛阶冷眼扫过董承众人,携诏书疾驰而出。抵达潼关后,直接在关外高呼:
“主公,圣旨到!”
“陛下加封主公为车骑将军,命速往华阴救驾!”
曹操闻诏大喜:“苦等多日,终可大展宏图!众将听令!”
曹仁、夏侯渊等将领肃然而立,眼中战意昂扬。
“曹仁听令!率本部两千精兵即刻出发,务必护得陛下周全!”
“末将遵命!”
曹洪与夏侯渊各自率领两千精兵,从侧翼包抄,意图切断李傕、郭汜的退路。
李典、乐进奉命留守潼关,负责粮草调度与关隘防守。
于禁、典韦、许褚则统领中军,随曹操出关迎敌。
军令下达完毕,曹操转向李牧,目光灼灼:“显谋,随我一同面见陛下,这辉煌时刻,需你见证!”
李牧轻摇折扇,鹤鸣九皋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吟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