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夫来了后看了看孩子的舌苔,摸着孩子的脉搏仔细诊断后这才开了药方。
并且安慰道:“孩子并无大碍,只是受了些风寒,加上体内有些积食,所以才高烧不退。吃几副药,发发汗就好了。”
顾青荷闻言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随后又赶忙让宋书宴去抓药,煎药。
她跟奶娘王氏两个留下来照顾着二宝,按照大夫的嘱咐给他敷额头、喂药。
几个时辰后,二宝的烧渐渐退了,小手也不再胡乱挥舞,安静地睡了过去。
顾青荷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她疲惫地靠在床边,看着熟睡的二宝眉眼柔和。
喝完药退烧后的二宝,病情在几天后就总算是完全好了。二宝崽崽也恢复了往日的精神,咿咿呀呀的爬来爬去。
还喜欢爬去啃弟弟三宝的小脚脚,啃的口水直流,见状一家人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初秋的天气依旧是十分炎热,秋老虎过后总算是又到了收获时节,宋家再一次迎来了大丰收。
首先就是家里的主要农作物‘棉花’,宋书宴他们父子已经提前收了五亩地回来。
籽棉的平均产量225斤一亩,310亩的棉花地预计能收获七万斤的籽棉。
因为今年有一多半土地都是新开垦的,再加上开垦的田地太多了,家里的农家肥跟不上,单亩产自然没有去年的高。
不过今年的棉花价钱却是比去年高不少,六月中旬的时候,朝廷突然就下令开海了,棉布是海上贸易的重要商品。
此消息一出,那些商人立马就按耐不住了,棉花的价钱也至此暴涨!
只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顾青荷还以为棉花价格要下跌来的,本以为今年赚不了多少银子,顶多比去年多一点。
所以才想要多种一点,能赚一点是一点,但谁能想到有朝廷这个助攻啊!果然不管是哪个朝代,发展经济都离不开政策。
消息传到金秋村的时候,整个金秋村的村民都激动坏了,不为何。
只因,今年整个金秋村的村民都种植的有棉花,受顾青荷他们一家人的影响。
金秋村的村民都知道如何正确的种植棉花,产量也比其他村的高。
再加上大家都想跟宋家去年一样发大财,实现暴富,棉花那是没少种。
这一下子棉花价钱暴涨,整个村子的棉花怕是都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了。
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正缓缓地行驶在金秋村的土路上。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嘎吱”声,在这宁静的乡村里显得格外清晰。
马车的一侧窗户微微敞开着,里面坐着一位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
他的目光透过车窗,凝视着车窗外那一片又一片连绵不尽的棉田。
棉田里,棉桃已经成熟,洁白的棉花像云朵一样点缀在绿色的枝叶间。
随着马车的前行,中年男子的视线也不断移动,仿佛在审视着这片棉田的每一个角落。
终于,马车停在了宋家的大晒场上。宋书宴听到声音,也放下手中的镰刀,擦了擦手,从晒粮场的一角走了过来。
当他看到从马车里走出来的是一位身穿锦衣华服的男人,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文老板?您今年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棉花还没采摘呢!”宋书宴热情地打招呼道。
文老板微微一笑,说道:“宋老弟,我今年这么早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你难道还不清楚吗?”
宋书宴闻言,心中了然,不禁笑了起来。他当然知道文老板今年这么早来村里的原因。
棉花,对于一个布商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原材料。
除了棉花,还有什么能让文老板不辞辛劳,坐上好几天的马车,特地从府城来到他们这个偏僻的村落呢?
宋家虽然不是村里种植棉花最多的,但面积也不小。而文老板只是一个小商人,能有这样稳定的棉花供应,对他的生意来说至关重要。
往年倒也没什么,即便没有宋家提供的棉花,他也可以去其他地方收购,其他的农户种的虽说少,总归是能够收得到的。
然而,今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棉花价格暴涨,这使得收购棉花变得异常困难。
更糟糕的是,他原本计划今年要多收购一些棉花,以便能够多纺织一些棉布。
再借助岳家的一些渠道,将这些布匹卖到海上去的。毕竟,朝廷开放了海上贸易。
海上的商业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大量的银钱源源不断地流入。
他自然也希望能够分一杯羹,参与到这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中来。
海上贸易最好的商品其实是丝绸。
然而由于生丝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他文家的家底又并不丰厚,根本无法收购到足够的生丝来大规模纺织丝绸。
不过,好在棉布还是有办法可想的,为了不让宋家这个种棉大户把棉花高价卖给旁人,所以他提前便来金秋村守着了。
“文老板,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我家今年的棉花可以卖给你,不过这价钱嘛……”宋书宴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对面的文老板。
现在是卖家市场,棉花价格日渐上涨,他手里有棉花也不怕卖不出去。
文老板心里“咯噔”一下,他自然明白宋书宴的意思,这棉花的价格恐怕不是那么好谈的。
原本想着宋书宴常住乡间,对外面棉花的价格并不了解,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从他那里收购棉花。
可惜事与愿违,这位宋老弟对外面的棉花价格知道的十分清楚,如此一来,想要以低价收购棉花的计划恐怕是难以实现了。
宋书宴含笑把布商文老板请进家门后,顾青荷又赶忙给两人上了茶水。
文老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着说道:“宋老弟,你别担心,价钱好说!”
“你也知道我这人最是爽快,只要你的棉花到位,我直接现银结清,绝不拖欠!”
宋书宴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心里却在暗暗盘算着。
其实只要价格合适,卖谁不是卖呢?更何况这文老板都跑来家里收了,总要给个面子。
顾青荷这时在一旁也开了口:“文老板,您也知道今年这棉花行情好,我们也想多卖点钱。您给个合适的价,咱们就成交。”
文老板皱了皱眉,思索片刻道:“这样吧,我给的价比去年高三成,这已经很有诚意了。”
今年棉花的价钱虽然暴涨,但这个价钱是对比的去年的价钱,跟前年的价钱还是没法比的,更不要说三年前的价钱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