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历经艰辛,终于穿越险峻的米仓山,抵达山南的难江县(今四川南江县)。此地虽属巴州管辖,但已接近蜀地边缘,山峦叠嶂,溪流纵横,民风与关中、汉中又有不同,透着一股巴蜀之交特有的彪悍与淳朴。
连续的山地行军让将士们疲惫不堪,周景昭下令在难江城外择地扎营,进行为期三日的休整与补给。
难江县城依山傍水而建,城墙多以本地开采的青褐条石垒砌,经年风雨侵蚀,显得斑驳而坚固。城郭不大,但却是方圆百里内最热闹的所在。城外营地旁,巴水支流蜿蜒而过,水声潺潺,不少兵士在河边洗漱饮马,倒也暂时洗刷了些许征尘。
难江县令早已得到文书,率属官前来拜见,态度恭谨,并表示会全力供应大军所需。周景昭照例婉拒了入城邀请,只要求提供一些新鲜果蔬和本地特产药材——此地盛产天麻、杜仲,皆是疗伤补气的良药。
这日午后,周景昭处理完军务,见天色尚早,秋阳和煦,便想亲自入城看看当地风土人情,顺便采买些物品。他并未大张旗鼓,只带了陆望秋(以记录风物)、司玄(护卫)、以及擅长易容和市井沟通的清荷,四人皆作普通富家子弟与随从打扮,步行前往难江县城。
难江县城门有老卒值守,查验并不严苛,收了寥寥几文钱便放行入内。城内街道不宽,多以青石板和卵石铺就,因山势略有起伏。两旁房屋多为木结构,黛瓦灰墙,不少人家屋檐下悬挂着成串的金黄玉米、火红辣椒,或是风干的野味山货,透着浓浓的山野气息。
市集集中在城内十字主街,人头攒动,颇显热闹。空气中混杂着草药清香、熟食油烟、山野果蔬和牲畜特有的气味。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与关中官话迥异,需得仔细分辨才能听懂一二。
售卖之物也颇具地方特色:各式竹编器具精巧实用,从背篓、箩筐到竹席、鱼篓,一应俱全;山民担来的新鲜菌菇、笋干、核桃、板栗琳琅满目;药材铺子更是醒目,柜台上下堆放着各种根茎花果,药香扑鼻。还有不少售卖土布、麻鞋、以及兽皮猎弓的摊子,可见此地狩猎之风亦盛。
四人信步而行,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迥异于京师的蜀地小城风貌。陆望秋不时低声询问物价民情,清荷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周景昭也买了几样小巧的竹器把玩,又购了些上好的药材,准备带回营中。
行至县城西门附近,人流似乎更稠密些,此处靠近城门,多有脚夫、猎户、行商聚集。却见前方一阵骚动,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只听人群中传来呵斥与争辩之声,拳脚破风之声隐约可闻,似乎有人起了冲突,而且动了手。
周景昭本不欲多事,正准备绕行,却听清荷低声道:“公子,不对劲,不是普通争执,似乎是江湖人动手,身手都不弱,招式有根底。”
周景昭闻言,驻足凝目望去。只见人群中心,一名玄衣青年和一名红衣少女正在联手追击一名青衣男子。
那玄衣青年约二十出头,面容冷峻,身形挺拔,出手迅捷凌厉,指掌间颇有章法,擒拿扣锁极见功力,显然武功根基相当扎实。红衣少女年纪稍小,约莫十七八岁,一身红衣似火,身法灵动如燕,招式刁钻狠辣,鞭腿、戳掌专攻下盘要害,与那玄衣青年配合也十分默契。
那青衣男子武功似乎也不弱,拳脚虎虎生风,带着明显的军旅搏杀痕迹,但以一敌二,明显落于下风,很快便被玄衣青年一招巧妙的“缠丝擒拿手”锁住了肩井穴,浑身一麻,动弹不得。
周围看客多是本地人,似乎对这等江湖争斗见怪不怪,只远远围着,指指点点,低声议论,却无人上前劝解或报官。
只听那玄衣青年沉声道,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二哥!你还执迷不悟,去找那背信弃义之人做甚?族长和各位叔伯已经一致决定,将他逐出家门,名字都从族谱上划去了!你何必再去自取其辱!”
那被称作二哥的青衣男子虽被制住,却一脸倔强与痛苦,挣扎道:“三弟!你放开我!我就想去京城,亲口问问他,为何要如此,为何连封信都不捎回来?为何要如此对待大嫂?他总得给个说法!不然我狄昭咽不下这口气!”他情绪激动,额上青筋暴起。
那红衣少女在一旁跺脚,语气带着埋怨和心疼:“二哥!你怎么这么傻!他如今攀上了宰相家的高枝,成了相府孙女婿,风光无限的榜眼郎,深宅大院,护卫森严,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京城那么大,衙门深似海,你去了也是白受羞辱!小妹知道你心里苦,替大嫂不平,可…可大嫂心里更苦啊!她如今整日以泪洗面,强撑着不肯倒下,你再去京城闹事,让她以后在族里如何自处?唉……”说到最后,她也只剩下一声无奈的叹息,眼圈微微发红。
周景昭本已准备离开,但听到“宰相”、“榜眼郎”、“相府孙女婿”、“狄昭”这几个词,脚步猛地一顿!他立刻想起了离京前那场轰动长安的婚事——新科榜眼狄安与中书令苏治孙女的联姻!
再结合这兄妹三人的对话——“大哥”、“背信弃义”、“大嫂”、“狄昭”……
周景昭心中瞬间雪亮:莫非这三人,竟是狄安在老家的兄弟和妹妹?而狄安在老家,竟然早有妻室?
他心思电转,立刻改变了主意,对司玄和清荷使了个眼色,然后缓步走上前去。
此时,那玄衣青年狄骁正在试图将二哥狄昭拉走,周围看热闹的百姓见无甚大事,也渐渐散去。
周景昭来到近前,拱了拱手,语气温和地问道:“三位,请了。在下周景昭,路过此地,方才无意间听到几位争执,似乎涉及家中隐痛。冒昧问一句,几位口中的那位‘大哥’,可是姓狄,单名一个安字?春闱中了进士,今科又高中了榜眼?”
那兄妹三人闻言,顿时脸色大变,齐齐警惕地看向周景昭!
玄衣青年狄骁将二哥护在身后,冷声问道,目光如电扫过周景昭及其身后几人:“你是何人?为何知道我大哥名讳?”他虽见周景昭气度不凡,不似寻常百姓,但眼神中的戒备丝毫未减。
周景昭微微一笑,尽量释放善意:“诸位不必紧张。我乃长安人士,确实知晓狄安狄榜眼。未曾听闻他在家乡有婚约,只是方才听几位之言,似乎其中颇有曲折?若信得过在下,不妨寻个安静处细说?或许…我能帮上些忙。”
那红衣少女狄绾绾性子较急,脱口而出:“你认识我大哥?那你知道他为何…”
“绾绾!”玄衣青年狄骁立刻打断妹妹,目光依旧审视着周景昭,“阁下究竟是谁?为何要打听我家事?”他的手依然紧扣着狄昭的穴道,丝毫未松。
周景昭沉吟片刻,觉得坦诚相告或许更能取信于人,便道:“实不相瞒,我乃当今陛下第五子,受封宁王,此番奉旨南征,途径贵地。”
他亮出了一块随身携带、能证明身份的蟠龙玉佩(非正式王令,但工艺精湛,龙纹规制非凡,足以取信于有见识之人)。
兄妹三人顿时惊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周景昭,又看看他身后气质儒雅如文士的陆望秋和眼神锐利、气息沉凝的司玄与清荷。他们虽居乡野,但也知王爵之尊贵,更看出这几人绝非等闲。
“您…您是王爷?”青衣男子狄昭忘了挣扎,喃喃道,脸上满是惊愕。
玄衣青年狄骁最先反应过来,拉着弟弟妹妹便要下拜行礼,神色间虽仍有疑虑,但礼数不敢缺。
周景昭连忙拦住:“不必多礼,此处不是说话之地。”
他示意了一下,清荷立刻机灵地找到附近一家看起来还算清静的茶肆,要了个临街的雅间。几人进入后,茶博士奉上本地产的粗茶,茶汤颜色深浓,滋味苦涩却别有一番山野之气。周景昭屏退左右,只留陆望秋在旁,司玄与清荷在门外守候。
在周景昭真诚的态度下,狄家兄妹终于不再隐瞒,将家中这桩难言的丑事和盘托出。窗外是难江县喧闹的市声,窗内却是一桩即将震动长安的风月秘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闲散王爷开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