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刚过,天光未亮,普安城却已苏醒。
宁王行辕所在的州衙前广场,火把通明,映照着肃立如林的亲卫营将士。铁甲寒光闪烁,兵刃森然,肃杀之气弥漫在黎明前的空气中。每一位士兵都站得笔直,眼神坚毅,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周景昭在内室由亲卫帮着披上那套特制的明光铠。冰冷的金属贴身穿戴,带来一丝寒意,却也让他纷杂的心绪渐渐沉淀。陆望秋默默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他的佩剑。当他穿戴整齐转身时,看到她眼中强忍的泪光。
望秋!他伸手轻抚她的脸颊,声音温柔,后方就托付给你了。
陆望秋将佩剑递上,指尖微颤:王爷放心,妾身必不负所托。只是前线凶险,您一定要...一定要平安归来。
周景昭接过还带着她体温的平安符,郑重地放入胸甲内侧,贴近心口的位置:有你的心意在,我定会平安。
此时,司玄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边,依旧是一袭青衫,背负古剑。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周景昭,那双清冷的眸子在看到他收起平安符时,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柔和。
都准备好了?周景昭问。
司玄微微颔首:剑已拭亮,随时可出鞘。
州衙前,留守的韩文进正在与即将率部驻守胜境关的王敬话别。两个粗豪的汉子互相捶打着肩膀,声音洪亮。
老王,守好胜境关,那可是咱们的退路!韩文进笑道,别让老子在普安睡不安稳!
王敬粗声回应:放心吧老韩!有我在,一只耗子也别想溜进来!倒是你,守着这大本营,可别闲出鸟来!
两人的笑声在黎明中格外爽朗,冲淡了几分离别的愁绪。
周景昭走出州衙,晨光恰好越过城墙,为他金色的铠甲镀上一层光辉。他目光扫过整齐的军阵,最终落在陆望秋和司玄身上。
出发!他沉声下令,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亲卫营开道,旌旗招展,队伍缓缓启动。当第一队士兵走出州衙,转入主街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街道两旁,不知何时已经挤满了百姓!他们扶老携幼,静静地等待着,当看到宁王的旗帜出现时,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王爷...王爷保重啊!一位被家人搀扶的白发老翁颤巍巍地喊道,声音中带着哽咽。
这一声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王爷千岁!一定要打胜仗啊!
宁王殿下,小老儿一家多谢您的活命之恩!
将军们,多杀叛贼,早日凯旋!
呼喊声、祝福声、感谢声此起彼伏。更令人动容的是,许多百姓挎着篮子,捧着瓦罐,里面装着还冒着热气的鸡蛋、面饼、腊肉,甚至还有自家酿的米酒,不顾军士的婉拒,拼命地想塞到行进中的士兵手里。
几个孩童兴奋地挤到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样子挥舞着木棍,嘴里喊着:杀叛贼!宁王军威武!引得周围大人一阵善意的哄笑。周景昭见状,故意板起脸,对孩子们做了个严肃的军礼。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即挺起小胸脯,学得有模有样,可爱极了。
一个胖乎乎的饭馆老板带着几个伙计抬出几大桶热粥,扯着嗓子喊:军爷们,喝碗热粥再走!不要钱!管饱!
鲁宁麾下一个憨厚的百夫长挠头道:掌柜的,这...军规不许扰民啊!
老板眼睛一瞪:什么扰民!这是我心甘情愿劳军!王爷为我们除了城里的恶霸,这点心意算什么!说着硬是塞给那百夫长一个大肉包子。
几个大胆的姑娘红着脸,将绣好的手帕、香囊塞给路过年轻俊朗的军官。赵烈收到一个,闹了个大红脸,手足无措,引得同袍杨猛一阵调侃:嘿!老赵,桃花运不错啊!赵烈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却小心翼翼地将香囊收进怀里。
狄绾率领的翎羽营女兵经过时,人群更是爆发出一阵惊叹和议论。
快看!那些是女兵!
啧啧,真是英气!瞧那弩箭,真威风!
一个老婆婆拉着狄绾的手,絮叨着:闺女,好样的!到了前线,多杀敌,也...也要照顾好自己啊!狄绾心中感动,郑重应下。
花溅泪怀抱铁琵琶,气质独特。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好奇问道:这位姑娘,军中为何带琵琶?
花溅泪嫣然一笑,指尖轻拨,一声清响,带着隐隐内力,让那书生精神一振:此乃杀伐之音,可助军威。书生肃然起敬。
周景昭骑在神骏的踏雪马上,不断向百姓拱手致意。他看到一位母亲怀中的小女孩举着一束野花,便示意亲卫停下,亲自下马,蹲下身与小女孩平视。
这花是送给我的吗?他柔声问。
小女孩怯生生地点头,将花递给他。周景昭郑重接过,别在胸甲上,笑道:很漂亮,谢谢你。那母亲激动得连连鞠躬。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捧着一卷纸走上前来:王爷,老朽不才,作了一首《送宁王南征诗》,愿为王爷壮行!
周景昭恭敬接过,展开一看,字迹工整,诗意豪迈。他郑重卷起,交给亲卫:长者厚赠,周某必不负所望!
诸位乡亲!周景昭翻身上马,运起内力,声音清朗,盖过了现场的嘈杂,周某多谢厚爱!剿灭叛军,安定南疆,是我辈军人之责,亦是还天下百姓以太平应有之义!请大家安心生产,遵纪守法,支持王妃与韩将军治理地方!待我军凯旋之日,再与诸位同庆太平!
他的话语诚恳而有力,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更像是一位即将远行的子弟在向父老乡亲告别。百姓们听得心潮澎湃,欢呼声更响亮了。
王爷万岁!
宁王军威武!
队伍在百姓的簇拥和祝福中,缓缓穿城而过。这热烈的送行场面,也极大地感染了出征的将士。他们挺直了胸膛,步伐更加坚定,眼神更加锐利。
出了普安城东门,与城外早已列队完毕的主力汇合。狄昭见周景昭到来,抱拳禀报:王爷,各营集结完毕,士气高昂!
鲁宁扛着铁棍,声如洪钟:王爷!弟兄们憋足了劲,就等您一声令下,去砸烂叛军的龟壳!
周景昭笑着点头,目光扫过严整的军容——
狄昭的骑兵营战马嘶鸣,骑兵们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鲁宁的重甲步兵如同钢铁城墙,盾牌在晨光下反着冷光;
邓典的猛虎营将士眼神凶狠,仿佛随时准备扑向猎物;
杨猛、赵烈、褚傲各部军容整齐,杀气腾腾;
段宗率领的新附军也精神抖擞,渴望立功;
狄绾的翎羽营女兵们英姿飒爽,成为军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花溅泪怀抱铁琵琶,静立一旁,气质独特;
齐逸、谢长歌等文官谋士也已准备就绪;
卫风的斥候早已前出数十里。
司玄则已默默策马立在他侧后方,如同最可靠的影子。
周景昭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长剑,剑锋在朝阳下闪烁着寒光,直指东方!
三军听令!
目标——平夷县!
出发!
咚!咚!咚!雄浑的战鼓声震天动地!
呜——呜——呜——苍凉的号角声撕裂长空!
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庞大的军队如同苏醒的巨龙,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向东进发!马蹄踏在青石路上,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烟尘滚滚,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向着叛军盘踞的腹地,义无反顾地前进!
城楼上,陆望秋望着逐渐远去的队伍,直到最后一抹旌旗也消失在视野尽头,才轻轻叹了口气。韩文进站在她身旁,低声道:王妃放心,王爷吉人天相,必能凯旋。
陆望秋点点头,转身看向开始散去的人群,心中默念:愿此去,旗开得胜,平安归来。
而此刻,在行军的队伍中,周景昭回头望了一眼已经成为一个小黑点的普安城,胸前的平安符和那束野花提醒着他,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天下,更是为了那些信任他、期待他归来的百姓。
王爷,前路如何?旁边的齐逸问道。
周景昭收回目光,眼神坚定:前路或许艰险,但有民心所向,有将士用命,有何惧哉!
大军继续东行,每一步都坚定有力。这一幅百姓箪食壶浆送王师的画面,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也预示着周景昭的南征大业,已然拥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在队伍的最前方,狄昭已经开始部署行军序列,各营按照预定方案有序前进。鲁宁督促着重甲营加快步伐,邓典则在调整猛虎营的阵型。整个军队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将领们的指挥下高效运转。
司玄始终策马跟在周景昭身侧,她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手中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上。花溅泪轻轻拨动琵琶弦,一曲激昂的旋律在军中回荡,提振着士气。
日头渐高,大军已经离开普安十余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闲散王爷开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