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萧景玄再次召集重臣议事。与昨日的激烈争吵不同,今天的皇帝显得成竹在胸。他没有让臣子们继续争论战和,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个问题。
“诸位爱卿,朕昨夜思之,无论战和,首要之事乃是稳住北境当前局势,阻止戎族兵锋继续南下。然则,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此目标?”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皇帝用意。一位老成持重的阁老试探着回答:“陛下,或可紧急抽调临近州郡兵马,增援北线,固守待援。”
萧景玄不置可否,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陈国公身上。陈国公是朝中少数既有军功威望,又不属于激进主战派的老将。“陈爱卿,你以为如何?”
陈国公出列,沉吟片刻道:“陛下,临时抽调兵马,仓促迎战,恐难敌戎族精锐骑兵。老臣以为,或可采取‘筑垒渐进,疲敌扰敌’之策。”
他走到殿中悬挂的地图前,指向北境地形:“戎族所长在于野战骑射,所长在于攻坚与持久。我可不必急于寻求主力决战,而是利用边境山川地势,选择关键节点,增筑堡垒营寨,以精锐小队依托工事坚守,层层阻击,消耗其兵锋与锐气。同时,派遣熟悉地形的轻骑,不断袭扰其粮道、营地,令其寝食难安。”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此一来,我方可以逸待劳,减少野战带来的巨大伤亡。戎族若久攻不下,补给困难,锐气尽失,要么自行退去,要么其部署便会露出破绽,届时我再寻机集中兵力,攻其疲弱之处,可收奇效。即便最终要和谈,我方能守住更多疆土,谈判时也更有底气。”
这番论述,与沈芷衣卷宗中分析的戎族优劣以及可利用的战术思想不谋而合,但更加具体和系统。萧景玄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爱卿所言,深合朕意。此策虽看似保守,实则乃老臣谋国之道,既能御敌,又可最大限度保存国力。”
主战派将领觉得不够痛快,但也不得不承认此策稳妥;主和派文官见不用立刻大规模出征,消耗不会瞬间剧增,也表示可以接受。朝堂之上,终于就初步应对策略达成了一致。
萧景玄当即下令,任命陈国公为北境行军总管,全权负责对戎族战事,并授予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权限。同时,户部、兵部全力配合,调拨粮草军械,优先保障北线。
退朝后,萧景玄单独留下了陈国公。“爱卿,此去任重道远。朕予你临机专断之权,望你不负朕望。” 他目光深沉,“此外,朕会另派一支力量协助你,他们不参与正面战事,主要负责情报搜集、敌后扰袭以及……清查内部。你需与他们密切配合。”
陈国公心领神会:“老臣明白。陛下可是指……顾统领的人?”他隐约知道皇帝手中有一支神秘的暗卫力量。
萧景玄却微微摇头:“不全是。届时你自会知晓。” 他心中想的,是沈芷衣手中那张可能已经延伸到北境的情报网络,以及她那份关于“真正威胁”的提醒。他决定,让沈芷衣的人,与顾影的暗卫配合,共同作为暗棋,前往北境。
当沈芷衣接到皇帝的密旨,要求她选派可靠人手,配合暗卫前往北境执行秘密任务时,她并不意外。她提笔写下了几个名字和联络方式,其中甚至包括几名在女学中表现出色、身世清白且与北境有些关联的宫女家属。她开始将触角,谨慎地伸向宫墙之外,伸向那片烽火连天的土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锦瑟之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