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基地还沉浸在酣眠之中。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应急灯散发着幽微的光芒。训练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陈晨走了进去,没有开大灯,只按亮了自己座位那一盏孤零零的台灯。
昏黄的光圈笼罩着键盘、鼠标和屏幕,将他与周围尚未苏醒的黑暗隔绝开来。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训练后未曾散尽的、混合着咖啡与疲惫的气息。
他坐下,没有立刻打开游戏客户端,而是先启动了电脑,输入密码,点开了一个隐藏在层层文件夹深处的、加了密的笔记软件。
界面简洁,甚至有些简陋,没有任何花哨的功能,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数据表格和英雄技能图标截图。这是他的“未来数据库”,是他重生归来后,凭借记忆一点点整理、归纳出的,关于接下来几个版本可能出现的变动趋势。
最新的条目,停留在S14季前赛的版本更新。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设计师的改动永远不会停止,平衡的砝码总是在悄然移动。
他的目光落在屏幕上,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调出了几个他重点关注的条目:
* **野区资源刷新机制微调:** 重点标注了峡谷先锋首次刷新时间可能提前,以及第二条小龙击杀后提供的团队增益效果会得到加强。这意味着前期上中野的对抗会更加激烈,地图资源的争夺将直接决定前期节奏。
* **某件冷门坦克装备的重做方案:** 他模糊记得,一件目前几乎无人问津的坦克装备,会在某个版本得到巨大加强,甚至可能改变上路的生态。他记录下了可能的属性调整方向,以及几个可能因此受益的英雄名字。
* **下路生态潜在变化:** 几条关于某些软辅英雄基础属性和核心装备价格的改动传闻。如果属实,下路的对线强度和生存环境会受到影响,前期更容易成为突破口。这与他昨天加训下路时感受到的问题不谋而合。
* **几个特定英雄的“隐藏”加强\/削弱:** 并非直接的数值调整,而是某些技能与新增或改动的装备、符文之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这些细节,往往是普通玩家和高分职业选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掘出来的。
他逐条审视,用不同颜色的标记进行备注和优先级排序。哪些是近期需要重点关注的,哪些需要等待更多信息验证,哪些可以提前在训练赛中尝试融入战术体系。
他的眼神专注而冰冷,屏幕的幽光映在他脸上,像是覆盖了一层薄霜。
这些信息,是他最大的优势,也是他最沉重的负担。他必须走在所有人前面,不仅仅是理解版本,更要预判版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版本。
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起草一份简短的、针对下个训练赛周期的战术建议草案。没有提及任何超前的信息,而是基于当前版本和队伍现状,提出了几点调整方向:加强前期上中野的联动频率,侧重峡谷先锋的控制;下路组合需要更加注重稳健发育和视野布控,减少不必要的冒险……
他将“下路稳定性”这一条,用红色高亮标注。
写完草案,他将其加密保存。这不是立刻就要拿给教练组看的东西,还需要更多训练赛的验证和细节打磨。
做完这一切,窗外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基地里开始有了细微的动静,是保洁阿姨开始工作的声音。
陈晨关掉笔记软件,清空了浏览记录。然后,他才点开了韩服客户端的图标。
登录,单排。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之我是BLG上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