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新司令部,本庄繁办公室的灯光最近都是彻夜未熄,整夜亮着的白炽灯把挂在墙上那张比例尺巨大的东北地图烤的都卷边了。
本庄繁沉浸在即将成为“满洲建国之父”美梦中,他在贪喃看着热河和华北地区的地图,准备在满洲国建立之后,继续征服中国。
就在他意淫在美梦当中时,他的通讯参谋脸色惨白地撞开了指挥室的门:“司令官!塘沽急电——‘淡路丸’号失联!”
本庄繁的动作猛地顿住,眉头拧成一团。他接过电报,匆匆扫了一眼,“船体断裂、全员失联”这八个字毫不留情的把他的美梦破碎了。他唾手可得的政治地位、军事地位、贵族身份,正在离他远去。
他死死盯着电文,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脑袋上的青筋凸起。
“淡路丸”号上载着的,是关东军精心挑选的“满洲国”核心,是“以华制华”棋局里最关键的那颗棋子溥仪,还有土肥原贤二带领的顾问团。
一旦溥仪出事,整个满洲计划都将化为泡影。一旦土肥原贤二出事,对华的情报工作,也会陷入僵局,因为他是坂西利八郎的衣钵传人。
“立刻再次核实!”本庄繁的声音沙哑着喉咙喊到,“让塘沽情报部门、营口接收处同时回话,有没有‘淡路丸’号的求救信号?有没有残骸漂浮物?”
通讯参谋刚转身,指挥室的电话又急促地响起,是东京大本营的直达线路。
本庄繁抓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陆军大臣南次郎压抑着怒火的声音,字字带着天皇的隐怒:“本庄繁!溥仪之死,动摇满洲根基!即刻启动最高级别封锁,对外统一口径,彻查真凶!若有半分延误,军法处置!注意不要先不要让海军马鹿知道。”
“哈伊!”本庄繁对着听筒深深鞠躬,额头几乎碰到桌面。
挂了电话,他猛地站起身,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重的声响:“传我命令!
第一,实施‘静默管制’,塘沽港、营口港全面戒严,所有进出船只一律停靠盘查,严禁任何无关人员靠近失事海域;
第二,对外宣称‘淡路丸’号遭遇强风暴触礁沉没,乘员下落不明,任何人不得泄露真实情况;
第三,解散营口港所有迎接仪仗,更换码头告示,以‘海域危险’为由暂停通航;
第四,命令特高课即刻接管调查,三天内必须拿出初步线索!”
命令像雪片般发出,关东军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塘沽港的日军租借里的宪兵荷枪实弹地封锁了码头,原本繁忙的港口变得死寂,每一艘靠岸的船只都被反复搜查,船员被逐一盘问,稍有可疑便被押走。
营口港的码头上,工人正匆匆撕下写着“迎接执政陛下”的红色标语,换上“海域危险,暂停通航”的白色告示,那些原本准备好的鲜花、礼炮被胡乱堆在角落,被雨布压着,说不定下次还能用上了。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淡路丸”号出事的消息被一些“知情人士”,悄悄地放了出来。起初只不过在很少的人群之间口口相传。
但架不住八卦人群吃瓜的速度,在静默了两三天之后,这则消息像被风吹起的野草,一夜之间就在华北各租界蔓延开来。
天津日租界的茶馆里,茶客们压低声音窃窃私语;上海公共租界的报纸虽然不敢明写,却在“要闻摘要”里隐晦地提了一句“渤海湾近日海难频发”;北平的前清遗老们更是人心惶惶,有人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往南方。
日本领事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夜出动宪兵,以“造谣惑众、扰乱治安”为由,在天津、北平的租界里逮捕了数十人。
可越是镇压,流言传得越凶,甚至有人编出“日军为独吞东北,故意炸沉‘淡路丸’”的说法,让日军的舆论管控彻底陷入被动。
特高课课长松本清张,成了这场风暴里第一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人。
他穿着笔挺的宪兵制服,跪在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的办公室里,额头紧紧抵着冰冷的地板,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板垣征四郎背着手站在他面前,军刀的刀鞘在地板上敲击出清脆又冰冷的声响,每一声都像敲在松本清张的心上。
“松本君,”板垣征四郎的声音里满是咬牙切齿的寒意,
“当初是你力主陆路不安全、不可控,劝我们说服溥仪走水路,说海路有宪兵护卫,万无一失。现在呢?船沉人亡!溥仪死了,土肥原君也没了消息!你告诉我,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是你,还是我?”
松本清张的身子抖得像筛糠,额头上的冷汗浸湿了地板。他不敢辩解,甚至不敢抬头。
这两天,他派去塘沽附近侦查的眼线已经传回了关键消息:沉船前夜,塘沽郊外那个早已废弃的渔村,有陌生人频繁进出,还听到了机械组装的声响。
更有人看到一艘没有任何标识的快艇,在深夜驶入渤海湾,朝着“淡路丸”号的航线方向去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风暴触礁”,是有预谋的袭击!可这些线索,他现在不敢说——在板垣征四郎的怒火面前,任何没有结果的辩解都只会被当成推卸责任。
“哈伊!”松本清张只能重重磕头,额头撞在地板上发出闷响,“属下失职!恳请参谋长再给属下一次机会,属下必定揪出真凶,以死谢罪!”
板垣征四郎冷哼一声,一脚踹在松本清张的肩膀上,将他踹得侧倒在地:“给你十天!十天之内,我要看到凶手的名单,看到幕后主使!否则,你就切腹自尽,给天蝗陛下赔罪、给土肥原君陪葬!”
“哈伊!”松本清张挣扎着爬起来,再次磕头,直到板垣征四郎挥挥手让他滚,他才踉跄着退出办公室,后背的冷汗已经浸透了制服。
接下来的十天,天津城被特高课搅得鸡飞狗跳。松本清张调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租界里的密探、投靠日军的汉奸、甚至是街头巷尾的小混混,许以重金让他们打探线索。
天津的旅馆、茶馆、码头、租界公寓,被逐一排查;所有近期从外地来天津的人员,都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就连街头的乞丐、拉黄包车的车夫,都被宪兵们轮番盘问。
特高课的动作越来越疯狂,他们闯入民宅搜查,随意逮捕可疑人员,刑讯逼供的惨叫声在租界的深夜里此起彼伏。
有几家商铺因为老板说了句“什么狗屁淡路丸,净耽误我们做生意。”,就被诬陷为“知情不报”,店铺被查封,老板被打得遍体鳞伤。
可即便如此,线索依旧寥寥——那些参与行动的人,早就按照丁力的部署,分批撤离了天津。
直到第七天,一名密探在天津英租界的一处废弃仓库里,发现了一些关于西北保安司令部的蛛丝马迹,还有一封刻意留在原地的针对汉奸和日本人的悬赏追杀令。
松本清张如获至宝,在理清线索之后,立刻带着宪兵包围了线索指向的地址——那是保安司令部在天津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可当他们撞开大门时,里面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主人在离开之前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房屋,这里被恢复成毫无生活痕迹的样子。
显然,对方早就收到了消息,早就提前撤离了。
不甘心的松本清张又把目光投向了塘沽郊外的废弃渔村。
当数百名日军宪兵包围渔村时,这里已经看不到任何人影,只有海风卷起沙尘,呜咽着穿过破旧的渔屋。
但仔细搜查后,他们还是有了收获:地上残留着少量快艇燃料的痕迹,还有一些被丢弃的机械零件,最关键的是,在一间渔屋里,找到了一本用日文书写的“九三式一型”鱼雷使用说明书,书页已经被海水浸湿,字迹变得很模糊。还有一些日本国内退役鱼雷的零件。
松本清张拿着说明书,手指因为激动而颤抖——“九三式一型”鱼雷,是日本海军还未列装的最新武器,这在日本国内属于机密当中的机密,要不是他负责情报工作,他也根本不知道这种鱼雷的存在,难道是海军马鹿出手了?
他思索片刻之后,决定先把这件事压在心里,他决定先顺着这些退役鱼雷配件的线索追查下去。
顺着零件编号追查,特高课很快摸清了线索:这批拆解件先被卖到了德国,再通过香港的一家贸易公司转口到上海,最后由上海的一个神秘组织运抵天津。
可当他们追查至上海租界时,线索却戛然而止——那家贸易公司早已注销,负责运输的船只也不知所踪,英租界当局以“保护侨民隐私”为由,拒绝配合进一步调查。
松本清张知道,这背后一定有国民政府或者其他势力的影子,但他再无头绪。
就在松本清张焦头烂额之际,东京大本营的争吵也达到了白热化。
陆军省的强硬派拍着桌子咆哮:“溥仪已死,伪满计划名存实亡!不如趁机全面占领东北,直接设立军政厅,彻底将满洲纳入帝国版图!”
但外务省的官员立刻反驳:“贸然吞并东北,必然引发国际联盟的强烈干涉!英美等国绝不会坐视帝国独霸满洲,到时候我们将面临外交孤立,甚至可能遭到经济制裁!不如另找傀儡,延续‘以华制华’的策略,这样既能控制满洲,又能堵住国际社会的嘴!”
双方争论了几天几夜,最终军部拍板定下方案:让正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溥仪之弟溥杰立刻回国,同时密令已经投靠日军的汉奸张景惠、臧式毅等人牵头,召集剩余的前清遗老遗少,公开“拥戴溥杰继位”,继续推进伪满建立计划。
电报传到日本时,溥杰正在课堂上学习战术理论。接到回国的命令,他愣了半晌,脸上满是茫然和惶恐——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威望和法统远不及溥仪,哥哥尚且落得如此下场,自己这个“傀儡”又能当多久?
可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下,他终究不敢反抗,只能收拾行囊,在日军军官的“护送”下,登上了前往东北的轮船。
而这一切,都在丁力的预料之中。
“淡路丸”号被鱼雷击中的那一刻,丁力正站在快艇的甲板上,看着远处的游轮燃起熊熊大火,随后缓缓沉入渤海湾。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弃艇!毁艇!按预定路线撤退!”
行动人员迅速启动了潜艇和快艇上的自毁装置,随着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潜艇和快艇在海面上化为碎片。
随后,他们换乘另一艘伪装成渔船的接应船只,沿着事先规划好的秘密航线,一路向南撤离。
海风吹拂着丁力的脸颊,他望着渐渐远去的渤海湾,眼神坚定——第一步计划已经成功,接下来,就是应对日军的反扑,还有溥杰即将带来的新变数。
早在行动开始前,丁力就已经下令:天津所有属于保安司令部的人员、以及他启用的“死子”,全部分批撤离。
有的化妆成商人,搭乘火车前往上海;有的伪装成渔民,乘船逃往青岛;还有的直接潜入其他国家的租界,等待后续指令。
他们带走了所有重要文件,销毁了所有联络痕迹,只给日本人留下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线索和一封嚣张至极的悬赏追杀令。
而天津这座城市,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撤离而放弃。
保安司令部新的情报人员已经陆续悄悄潜入,他们将接手有关天津的情报工作,搭建新的联络渠道,继续盯着日军和那些残存的遗老遗少。
在日军陆军暴走一段时间之后,海军部门终于同意出动军舰打捞沉船,但他们的技术只能支持他们打捞一两千吨,沉深不到三十米的沉船。
他们面对“淡路丸”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潜水员,尽可能的打捞沉船附近的鱼雷残部,他们最终找到了,“九三式”鱼雷和mk·8鱼雷管的残骸。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