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谷,地名如其地,荒凉、贫瘠、地势险恶,位于朔方、河西、西戎三方势力范围的夹缝之中,常年风沙肆虐,除了少数顽强的沙棘和耐旱的胡杨,几乎看不到绿色。这里盗匪偶有出没,西戎游骑也时常掠过,是真正意义上的“三不管”地带。
复仇营的迁移艰苦卓绝。拖着伤员,押着魏承宗,携带有限的口粮和清水,在风沙和崎岖山地中跋涉了整整两天,才抵达这片新的落脚点。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一下。除了几处残破的、不知何年何月遗留下来的土坯墙和窑洞,几乎一无所有。
“这……这鬼地方能住人吗?”一个年轻些的士卒忍不住低声抱怨。
“怎么不能?”林鹿的声音响起,他站在一处较高的土坡上,任凭风沙吹打着脸庞,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四周,“这里有水脉(指着谷底一条几乎干涸的河床痕迹),有险可守(指着两侧陡峭的土崖),还没有那么多盯着我们的眼睛!这里,将是我们新的家,也是我们复仇营壮大的根基!”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心和力量,驱散了众人心中的阴霾。
“清理废墟,挖掘窑洞!侦察队扩大范围,寻找稳定的水源和所有进出山谷的路径!其余人,立刻构筑防御工事,设置警戒哨!我们没有时间休息!”林鹿的命令一道道下达,清晰而果断。
没有人再抱怨。复仇营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挖掘土洞、搬运石块、设置鹿砦、挖掘陷坑……每个人都知道,危险随时可能来临,建设家园的同时,也是在构筑保命的堡垒。
周沁带着女眷和轻伤员,负责整理有限的物资,照料重伤员,并开始尝试在背风处开垦一小片土地,希望能种点什么东西。杜衡则凭借他的学识和经验,帮着规划营地的布局和防御体系。
林鹿亲自带着秀姑和几个老兵,攀上野狼谷四周的制高点,仔细勘察地形,绘制地图,规划未来的训练场地和预警体系。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可以设置烽火台和了望哨。”林鹿指点着,“谷口狭窄,适合设置多重障碍和弩箭阵地。两边的土崖虽然不算太高,但坡度陡峭,可以挖掘藏兵洞和撤退密道。”
秀姑眼睛发亮,飞快地记录着,她对这种“经营地盘”的事情充满了兴趣。
短短数日,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简陋却功能齐全、防御森严的营地雏形,竟然就在这片荒芜之地上建立了起来。虽然艰苦,但一种新生的希望和凝聚力,却在每个人心中滋生。他们不再仅仅是复仇者,更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和守护者。
灵州城内的混乱并未因魏承宗的“伏诛”(对外宣称)而平息,反而陷入了另一种诡异的僵持。
魏承嗣在陈王使者崔成的支持下,勉强接管了节度使府的大部分权力,但地位并不稳固。军中许多将领对他并不服气,汝南王使者贾羽则在一旁虎视眈眈,不断暗中联络那些对魏家统治不满的势力。
黑风峪的谜团更是让所有人如鲠在喉。那支神秘消失、抢走了关键证据和人犯的队伍,成了各方的心腹大患。魏承嗣怀疑是贾羽或者河西的人黑吃黑;贾羽则怀疑是崔成或者林鹿残部;崔成则觉得可能是河西或者甚至西戎自导自演……
互相猜忌之下,谁也不敢轻易对他人发动清洗,生怕被第三方渔翁得利。灵州暂时维持着脆弱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比直接的冲突更加危险。
魏承嗣一方面加紧拉拢军队,一方面派出手下,以“清剿残匪”为名,更加疯狂地搜索着林鹿和周沁的下落,以及那批要命的证据。
而贾羽,则在暗中酝酿着更大的计划。他连续向汝南王赵渊发送密信,详细汇报了朔方的乱局和黑风峪的变故,极力主张汝南王应趁机增派兵力,以“维稳边防、防止西戎入侵”为名,强行介入朔方事务!
河西节度使薛瑾看着手中来自灵州“商队”的密报,眉头紧锁。
“一支来历不明的队伍,搅乱了黑风峪的交易,重创了西戎人,还掳走了魏承宗,抢走了密约?”他沉吟着,手指敲打着桌面,“查清楚是谁干的了吗?”
“尚未查明。”心腹幕僚回道,“疑点很多,不像贾羽的手法,也不像崔成的人。倒有点像……军中之人的作风,狠辣、精准、一击即退。”
“军中之人?”薛瑾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难道是……那个据说已经战死的林鹿?”
“不无可能。但据逃回的西戎人描述,那伙人战斗力极强,配合默契,不像是一般的残兵败将。”
薛瑾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西北舆图前,目光落在朔方与河西交界的大片区域。
“朔方越乱,对我们是好事,也是坏事。”他缓缓道,“好事是,魏家垮台,我们有机可乘;坏事是,容易引来西戎大举入侵,或者让汝南王、陈王的手伸得太长。现在,又多了这么一股神秘力量……”
他沉思片刻,下令:“加派探马,深入朔方境内,特别是边境和三不管地带,务必查清那支队伍的来历和动向。同时,命令边境军队,提高戒备,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擅自越境。我们要等,等一个最好的时机。”
遥远的洛阳朝堂,也终于被朔方的乱局惊动了。
龙椅上,年幼的皇帝懵懂无知。珠帘之后,垂帘听政的太后和一众辅政大臣,正为如何处置朔方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以宰相谢明远(中原谢氏宗主)为首的一派,主张严惩魏家,另派重臣接管朔方,重整边防,以防西戎。
而以大司马李弘(西陇李氏代表)为首的另一派,则强调稳定为先,认为应承认魏承嗣的继承权,由朝廷下旨安抚,同时责令陈王赵珩协助稳定局势,避免节镇生乱。
双方引经据典,互相攻讦,实则背后都牵扯着各自支持的宗王势力(谢氏偏向汝南王,李氏支持陈王)和门阀利益,根本无人真正关心朔方百姓的死活和边境的安危。
争吵持续了数日,最终达成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和稀泥的决议:下旨严厉申饬魏垣治家不严、驭下无方,剥夺其朔方节度使衔,由朝廷“暂代管辖”;同时“嘉奖”魏承嗣“平定叛乱、大义灭亲”,暂领朔方军政,戴罪立功;并责令陈王赵珩、汝南王赵渊“协助”朔方安抚地方,防备西戎。
一道充满了矛盾和政治妥协的圣旨,被快马加鞭送往朔方。这纸空文,对于早已失控的朔方局势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甚至可能火上浇油。
野狼谷的防御工事初具雏形,复仇营终于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这日傍晚,负责外围警戒的秀姑,突然带着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年轻男子回来。
“营长!我们在谷外十里处的沙棘林里发现了他,鬼鬼祟祟的,不像探子,倒像个逃难的。”秀姑禀报道。
那男子看到林鹿和周沁,噗通一声就跪下了,磕头如捣蒜:“军爷!小姐!行行好!给点吃的吧!俺是从灵州逃出来的流民!城里待不下去了,税赋重得吓人,当官的就知道抢钱,还要拉俺去当兵送死……俺听说北边能活命,就一路逃过来了……”
林鹿和周沁对视一眼。流民?灵州的情况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了吗?
“就你一个人?”林鹿沉声问。
“不……不是……还有俺娘,还有十几户同村的人,都在后面的山沟里藏着,不敢过来……俺是壮着胆子出来找吃的的……”男子哭诉道。
林鹿眉头紧锁。流民……这既是麻烦,也可能……是机会?
他让人拿来一些干粮和水给那男子,然后对周沁低声道:“你怎么看?”
周沁明眸闪烁:“乱世之中,人口即是力量。但这些流民来历不明,需谨慎应对。或许……可以先派人去核实情况,若真是走投无路的百姓,或可吸纳,以充实谷中力量,但须严加甄别和管理。”
林鹿点头:“正合我意。”他看向那狼吞虎咽的男子,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鹿踏雍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