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天下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三国第一狠人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大魏能臣抗战之兵魂传说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即鹿幕府将军本纪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章 书斋重启(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苏先生!苏先生在家吗?又是一阵呼唤,打断了他的思绪。这次是村中老者张颐,杵着拐杖,带着一位面容清瘦的青年。

张老请进。苏明远恭敬相迎,不知今日何事大驾光临?

老朽闻听先生重开私塾,甚是欣慰。张颐笑呵呵地说,指着身旁的青年,这是老朽外甥刘亮,自幼用功读书,曾在县学肄业三年,只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今欲投奔先生门下,做个助教,不知先生可愿收留?

助教?苏明远心中一喜。开塾在即,学生或许不多,但杂务繁琐,若有人分担,确实能减轻不少负担。更重要的是,这位曾在县学肄业的青年,对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必定比他更加熟悉,正可以弥补他这个穿越者的知识盲区。

张老美意,在下感激不尽。他欣然应允,又转向那青年,不知兄台可曾参加过县试?

回先生的话,学生曾于两年前赴考,只因文章过于直率,冒犯了考官,未能中选。刘亮恭敬答道,语气中有几分无奈。

直言敢谏,乃君子之风。苏明远赞许道,心中却暗自警惕:这位助教似乎性情刚直,在科举这种体制内考试中未必占优。

三人详谈一番,确定了助教的职责(教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批改作业、管理杂务)和待遇(每月薪俸三百文,兼食宿)后,刘亮便正式成为了私塾的一员。

送走张颐,苏明远与刘亮一同继续整理私塾。在收拾书架时,他发现了一摞发黄的手抄本,翻开一看,竟是前身苏载亲笔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物的注解,以及一些简单的对联、诗词创作指导。

这些......刘亮惊讶地看着那些手抄本,先生自编教材?如此用心,难怪村中对先生推崇备至。

苏明远默然。这些手抄本字迹清秀工整,注解详细,显然凝聚了前身大量心血。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深知教育对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而前身苏载,这个生活在千年前的寒门书生,同样怀抱着教育的理想与热忱。

亮兄,你看这教材有何不足之处?他虚心请教。

刘亮认真翻阅后,谨慎地指出了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如增加一些实用的生活知识,加强算术教学等。这些建议与苏明远的想法不谋而合,更加坚定了他革新教学的决心。

先生有心改进教学,学生甚为敬佩。刘亮由衷赞叹,只是......

但说无妨。

只是若要赴考,恐怕仍需遵循传统。刘亮忧心忡忡地说,县试主考多为守旧之人,最重八股文章。先生若教导学生新法,恐有碍他们日后科考。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苏明远的热情上。他沉默良久,才缓缓道:亮兄所言极是。科考是读书人的出路,不可不慎。只是......他抬头望向窗外的天空,目光悠远,只是教育的意义,不应仅限于应试。使人明理、知善恶、辨是非,方为教育之本。

刘亮听得一怔,随即肃然起敬:先生高见,学生受教了。

两人相视一笑,达成了某种默契:在教学中既要考虑科举的现实需求,又不失教育的本真理想。这是一种平衡,也是一种智慧。

夜幕降临,苏明远在微弱的灯光下写下了私塾规章。相比前身留下的严苛校规,他的新规则更加人性化,既强调尊师重道、刻苦学习的传统美德,又不失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关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他抬头望向窗外的星空,喃喃自语。这句《观沧海》中的诗句,在此刻有了新的意义:教育应如日月星辰,照亮学生的心灵,却不限制他们自由翱翔的翅膀。

第二天清晨,书斋重启。八位学童在父母陪同下来到私塾,还有那位商人家的女童,怯生生地站在一旁。刘亮将他们分为两组,高年级由苏明远亲自教导,低年级则由他负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朗朗书声再次回荡在私塾中,如同一曲久违的歌谣,温暖而有力量。

苏明远站在讲台前,看着这些求知若渴的稚嫩面孔,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在这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时代,教育或许是改变命运最有力的工具。而他,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或许能够为这些孩子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想火花。

夫子自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生当体会何意?他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

一位年长的学童犹豫着答道:是说...读书要专心?

不错,但还有更深的意思。苏明远微笑着补充,孔子讲的是人应当有所追求,为之奋斗时如此专注,以至于忘记饥饿、忧愁甚至衰老。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读书,也适用于生活中的一切有意义的事情。

学童们听得似懂非懂,却也若有所思。这种既传授知识,又启迪思考的教学方式,在古代私塾中并不常见,但却巧妙地融合了现代教育理念与古代教学内容。

课间休息时,苏明远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天边飘过的白云,心中感慨万千。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现代学者,有朝一日会成为古代的教书先生。这既是命运的戏剧性安排,也是一种历史的责任。

书斋重启,不仅是一个私塾的新生,也象征着他在这个时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通过教育,他既能传承古人的智慧,又能悄然植入一些现代的理念,在延续历史的同时,也为这个时代注入一丝新的活力。

先生,有客来访。刘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转身看去,竟是那位赵师爷,一身官服,神情肃穆,站在私塾门前。

赵师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望乞恕罪。苏明远连忙上前行礼。

苏贤侄不必多礼。赵师爷微微颔首,老夫今日前来,一是贺贤侄重开私塾,教化乡里;二是提醒贤侄县试在即,当专心备考,莫要因教书而耽误前程。

多谢师爷关心。苏明远恭敬回应,心中却有些疑惑:这位县衙重臣,何以对自己如此关注?

老夫与令尊有旧,自当关照贤侄。赵师爷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释道,况且,老夫观贤侄聪颖过人,若得中秀才,日后必成大器。教书固然善事,但莫要辜负了自身才学。

苏明远连连称是,心中却掀起了波澜。在这个科举至上的时代,教书常被视为不得志者的退路。而他,既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县试,又要兼顾私塾教学,确实面临两难抉择。

师爷明鉴,侄儿必不敢怠慢。他谨慎地回答,只是教书育人,亦是儒者本分,不敢轻废。

赵师爷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贤侄心怀大志,难得,难得。老夫告辞,望贤侄县试高中。

目送赵师爷离去,苏明远若有所思。书斋重启,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却牵动了多方关注,也让他的处境变得更加复杂。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棂,洒在讲台上,为木质的桌案镀上一层金色。学童们已经离去,私塾重又安静下来。苏明远独自坐在那张旧案前,手抚书页,思绪万千。

从清华园的博士生,到北宋的私塾先生,这段跨越千年的旅程,既是对他学术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他人生态度的挑战。在这个古老而陌生的世界中,他既要适应环境,又要保持自我;既要遵循传统,又要开辟新路。

书斋重启,不仅是一个教学场所的恢复,更是他在这个时代扎根的象征。无论前路如何,他已经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照亮这个时代的一角,如同那盏微弱却坚定的油灯,在漫漫长夜中散发光芒。

窗外,群鸦归林,暮色四合。一轮新月悄然升起,如同一弯银钩,挂在古老的梧桐树梢,静静地注视着这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以及他那重获新生的书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符尊传烈火集团:早安腹黑BOSS医路逍遥回到过去当女神没你就不行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上门龙婿最佳上门女婿不朽圣尊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至尊神位拜见大魔王尹素婳莫君夜官术重生本人就是豪门吞噬古帝嘉佑嬉事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快穿白月光有毒一代天骄我家魔王升级中
经典收藏三国之霸主刘琦绝世极品兵王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三国之纵马十三州这位诗仙要退婚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攻略情敌手册[快穿]一世浮城东汉不三国许愿穿古:续命行医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二战那些事儿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大魏芳华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大秦长歌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
最近更新我在大周是天子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后汉异星录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知不可忽骤得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河东与河西的故事浮世离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三国:西凉狼王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重生成为李承乾水浒新梦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