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呀,有一位超级厉害的贤人叫孔子,他学识特别渊博,好多人都尊称他为大师呢。不过呀,就算已经这么有学问了,孔子也从来不觉得自己啥都懂。他总是虚心地向别人请教问题,不管对方年纪多大,也不管对方身份是怎样的。
有一天,孔子带着弟子们一起去各地游历。他们路过一个小村庄的时候,听说村子里有位叫长者的老人。这位老人虽然只是个普通农民,却特别有智慧。孔子一听,马上决定要去拜访这位长者,向他请教一些问题。
弟子们听到孔子要向一个农民请教,心里都有点想不明白。有的弟子悄悄对身边的人嘀咕:“老师可是大学问家呀,为什么要向一个普通农民学习呢?”还有的弟子觉得,身为大师,向一个农民请教是一件挺丢脸的事儿。
孔子听到了弟子们的这些话,笑着对他们说:“做人呀,一定要虚心。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要是有智慧的人,不管他们身份是高还是低,年纪是大还是小,都值得我们去请教。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一点儿都不丢人,反而是我们进步的表现呢。”
于是,孔子就去拜访了那位长者。长者特别热情地接待了孔子,他们聊了很多关于生活和智慧的道理。孔子从和长者的交谈中,学到了不少新的见解,心里别提多满意啦。
弟子们看到孔子这么谦虚,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也一下子明白了“不耻下问”的道理。从那以后呀,他们再也不会因为别人身份或者地位低就看不起人家了,而是虚心地向每一个有智慧的人学习。
### 成语小知识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它的意思是不觉得向比自己地位低、学识少的人请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 三心二意
从前有个叫小石头的男孩,聪明却总被外界干扰:锄草时追蝴蝶,读书时听鸟鸣,劈柴时看游鱼。四塾先生摇头叹道:“你这样三心二意,终将一事无成。”
直到某日,村东溪边来了一位白发老奶奶。她整日坐在石上,手持粗铁棒,在石头上“刷啦刷啦”地磨着。小石头好奇询问,老奶奶平静回答:“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小石头瞪大眼睛:“这么粗的铁棒,何时才能磨成针?”老奶奶笑答:“今日磨不完,明日继续;今年磨不完,来年再磨。只要专心,终会成功。”
起初,小石头觉得老奶奶“太傻”,可日复一日,他惊讶地发现铁棒真的在变细。某日,他心烦意乱地放下笔,跑到溪边问老奶奶:“您不觉得无聊吗?”老奶奶停下活计,微笑道:“心在哪里,时间便不会白费。每磨一下,我都能看见变化,怎会无聊?”
小石头若有所思。他想起自己半途而废的字帖、未读完的书、做了一半的木工。次日,他带着小刀和木头,坐在老奶奶身旁学雕刻。起初,他刻一会儿便想走,但看到老奶奶专注的神情,又坐了下来。一天、两天、三天……他发现,当自己专心时,小刀越来越听话,木头渐渐变成了一只小鸟。一个月后,木鸟活灵活现,而铁棒也细得像筷子了。
“奶奶,您看我刻成了!”小石头举着作品,老奶奶欣慰地笑了:“专心做事的感觉如何?”“真好!我以前从没完成过这么难的作品。”小石头真心实意地说。老奶奶点点头,继续磨她的铁棒。
终于有一天,老奶奶拿着磨好的针给小石头看。小石头恍然大悟:“奶奶,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得专心才能成功,不能三心二意。”
从那天起,小石头重新拿起未写完的字帖和未读完的书。他不再东张西望,不再轻易被外界吸引。四书先生走过,惊讶地停下脚步:“小石头,你像变了个人似的。”小石头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说:“先生,我知道了!只要专心,铁棒能磨成针;只要专心,我也能成为有用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心致志不仅能成就事情,更能磨练心性,让三心二意的心变得坚定沉稳**。点关注不迷路,愿我们都能在专注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