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之地,濠梁城。
相较于西陲的苍凉与神秘,此间虽同样处于乱世,却另有一番气象。
城郭坚固,田野虽偶见荒芜,但大多已被重新垦殖,可见新兴之朝气。
街道之上,明岗暗哨林立,军士衣甲鲜明,纪律严明,透着一股子从底层杀出来的狠厉与务实。
这便是朱元璋的基本盘,历经血火,正在稳步扩张。
一骑快马溅起尘土,直冲帅府。
马上骑士风尘仆仆,面色因急切而显得苍白,正是刚从普照寺日夜兼程赶回的刘伯温。
“先生,大帅不在府中!”值守的侍卫队长认得这位深受重用的军师,连忙行礼汇报。
“不在?去了何处?”刘伯温眉头微蹙,他带回来的消息至关重要,一刻也延误不得。
“大帅去了城西新设的‘匠作营’!”
侍卫压低了些声音,脸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怪神色,
“徐达将军前日剿灭了一股盘踞在盱眙山的匪寇,顺手抓回来一个打扮古怪、言行更古怪的和尚。那和尚被擒后非但不惧,反而嚷嚷着身怀异术,能造出对抗‘灰瞳’的厉害宝贝。大帅听闻,极感兴趣,今日一早就亲自去查验了!”
匠作营?古怪和尚?能对抗灰瞳的宝贝?
刘伯温心中那根弦猛地绷紧。
朱元璋求才若渴,尤其对能增强军事实力的奇技淫巧格外重视,此事本不稀奇。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西陲惊变,远古秘辛浮现,天庭威胁初显——突然冒出这么一个神秘人物,由不得他不多想。
刘伯温毫不犹豫,立刻翻身上马,直奔城西。
城西匠作营乃是新辟之地,远远便能听到叮叮当当的金铁交击之声,空气中弥漫着炭火和金属的味道。
营区守卫森严,但见到是刘伯温,无人敢拦。
刚近核心区域,便听到一座巨大的、以砖石临时垒砌的工棚内,传来朱元璋那极具辨识度的、带着凤阳口音的粗豪声音,声音里压抑着兴奋,却又夹杂着一丝不容错辨的怀疑:
“你说这黑乎乎的铁疙瘩,叫‘洪武大炮’?真能一炮轰散那狗日的灰瞳?!光头,你要是敢诓骗咱,咱认得你是出家人,咱的刀可不认得!”
刘伯温心中一凛,加快脚步进入工棚。
只见棚内中央,赫然架设着一尊庞然大物!
那是一件前所未见的青铜与精铁混合铸造的巨型管状器物,口径惊人,炮身粗壮,上面还粗糙地铭刻着一些似佛非佛、似道非道的符文,以及两个硕大的字——“洪武”。
炮口斜指向棚外远处一片无人山崖。
器物旁边,站着两人。
一人正是朱元璋,他身着常服,手指用力地敲打着那冰冷的炮身,目光灼灼,如同打量着一件绝世珍宝,又像是在审视一个可能的陷阱。
另一人,则是个极其扎眼的和尚。
此僧约莫四十上下年纪,头皮青渗,却穿着一件浆洗得发白、打满补丁的百衲衣,脖颈上挂着一串硕大的、不知是何种材质的暗沉念珠。
他面容枯瘦,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透着一种狂热的、近乎痴迷的光芒。
他此刻正手舞足蹈,指着大炮,唾沫横飞:
“阿弥陀佛!朱大帅明鉴!贫僧道衍,岂敢妄语?此炮非是凡铁,乃贫僧融汇古今秘法,采地心炎晶之粉,合以庚金之精,再以无上佛法加持七七四十九日方成!内填特制‘霹雳火药’,一炮之威,足以开山裂石,涤荡妖氛!区区灰瞳秽物,不过是土鸡瓦狗耳!”
刘伯温的目光瞬间被那名叫“道衍”的和尚吸引。
他悄然运转师门所传的望气之术,却见对方周身气息混混沌沌,似有佛门禅意,又隐现兵家煞气,更有一丝极其隐晦、难以捉摸的机巧变幻之感,竟让他一时难以看透深浅!
而此时,朱元璋也看到了刘伯温,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伯温先生回来了?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和尚捣鼓出的大家伙!若是真的,咱大明儿郎以后就不用拿人命去填那些鬼东西了!”
刘伯温快步上前,先是对朱元璋行礼,然后目光扫过那尊“洪武大炮”,最后定格在道衍和尚身上,沉声道:“大帅,此事关乎重大,须得谨慎。大师方才所言‘霹雳火药’、‘佛法加持’,不知可否详述其原理?威力究竟几何,还需实证方可。”
道衍和尚见到刘伯温,眼中精光一闪,双手合十,笑道:“这位想必就是名满江淮的刘基刘伯温先生了?久仰久仰!先生所言极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大帅,贫僧请试炮!”
朱元璋大手一挥:“准!就在那边山崖试!若是真的,和尚你便是咱大明首功!若是假的……”
他冷哼了一声,未尽之意不言自明。
众人移步至匠作营外的试射场。
兵士们按照道衍的指挥,小心翼翼地将一份用油纸包裹严实的火药填入炮膛,再用工具将一个沉重的石质炮弹夯实。
道衍亲自上前,调整着炮口的角度,手指在那粗糙的符文上划过,口中念念有词,仿佛真在施加什么祝福。
随后,他接过火把,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重重一点头。
道衍脸上那狂热之色更浓,猛地将火把引燃了炮尾的药捻!
嗤——!
药捻迅速燃烧,火星窜入炮膛。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下一刻——
轰!!!
一声远超所有人想象、仿佛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猛然爆发!
整个大地都为之剧烈一震!
工棚顶的灰尘簌簌落下,远处山林惊起无数飞鸟!
只见那炮口喷出一道炽烈无比、夹杂着浓烟与火焰的怒龙!
肉眼可见的气浪呈环形向四周猛烈扩散,刮得人脸颊生疼!
几乎在巨响发出的同时,远处那面作为靶子的山崖上,猛地炸开一团巨大的烟尘与火光!
乱石穿空,轰鸣回荡,整个山崖被硬生生炸塌了一大块!
威力竟恐怖如斯!
所有在场之人,包括久经沙场的朱元璋、徐达,以及那些刚刚来投奔的王守仁等文士,全都目瞪口呆,被这毁天灭地般的威力深深震撼!
这……这简直是神佛之怒!
凡间怎能拥有如此力量?
朱元璋先是极度震惊,随即脸上涌现出狂喜之色,猛地一拍大腿:“好!好个洪武大炮!和尚!你立下大功了!”
然而,刘伯温的眉头却锁得更紧。
他敏锐地注意到,在那声巨响和炮口火焰中,隐隐有一丝极其微弱、与普照寺磁石以及西陲感受到的“灰瞳”邪能有些相似的波动一闪而逝!
这绝非简单的火药之力!
他猛地看向道衍。
只见那和尚站在弥漫的硝烟中,单手竖掌于胸前,脸上带着悲悯与狂热交织的奇异笑容,仿佛方才释放的不是杀戮兵器,而是某种神圣的仪式。
“阿弥陀佛,贫僧微末之技,能助大帅扫荡妖孽,乃功德无量之事。”
朱元璋正沉浸在获得神兵的巨大喜悦中,刘伯温却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打断道:“大帅!试炮成功固然可喜,但臣有十万火急之事禀报!”
朱元璋这才从兴奋中稍稍回过神,看到刘伯温凝重无比的神色,心知必有大事,挥手让周围闲杂人等多退下,只留下徐达、常遇春等核心将领。
“先生请讲。”
刘伯温深吸一口气,将西陲探子打探到的情报清晰道出:“据确凿消息,西陲之地,并非简单乱匪。嬴政、白起等大秦锐士已重现于世!嬴政,更似获得了某种远古传承,实力深不可测。此外,河东李世民亦已崛起,其麾下能臣猛将无数。”
这个消息已足够震撼,让徐达、常遇春等将领面色大变。
嬴政?李世民?这些千古帝王竟真的重现了?
但刘伯温的话还未完:“更严重的是,探子冒死听闻,嬴政似乎提及天庭乃远古之背叛者,如今其巡天镜已窥视神州,恐有降临清洗之祸!此非人世之争,乃涉及天命存亡之劫!”
“天庭?巡天镜?”
朱元璋脸上的喜色彻底消失,被无比的震惊和肃穆所取代。
他猛地看向那尊还在散发着硝烟味的“洪武大炮”。
能对抗灰瞳的炮……对抗灰瞳……那天庭呢?
刘伯温紧接着道:“臣刚在普照寺下,发现了一种奇异磁石,似能微弱影响天地能量,或与远古秘辛有关。然此时,一切皆需重新评估。那位道衍大师……”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远处的和尚,“此炮威力虽巨,然其原理蹊跷,方才试射时似有异种能量波动。值此危局,万事皆需慎之又慎!大师究竟从何而来?此术又源自何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道衍身上。
道衍和尚看众人纷纷看向他,哪能不知刘伯温的顾忌。
于是快步走来直面质疑,口诵佛号:“阿弥陀佛。刘先生果然慧眼如炬。贫僧游方之人,偶得前人遗泽,略通些机关术与能量引导之法罢了。此炮之力,确非纯粹火药,乃借用了些许地脉煞气,经符文转化而成。至于来源……”
他顿了顿,脸上那奇异笑容更深了几分,目光扫过朱元璋、刘伯温,又似无意地瞥了一眼稷下学宫的方向和西陲的方向。
“贫僧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贫僧知晓大帅乃真命之主,愿助大帅扫平寰宇,重整乾坤。无论是灰瞳邪物,还是……其他什么‘天灾人祸’,终需有力破之。此炮,不过是个开始。”
他话语中隐含的信息,让刘伯温心中那股不安感愈发强烈。
朱元璋眼神变幻不定,看看大炮,看看道衍,又想想刘伯温带来的惊人消息。
乱世需用重器,但来历不明的力量,确需警惕。
良久,他猛地一咬牙,眼中闪过决断之色:“咱知道了!伯温先生带来的消息,至关重要!道衍大师……你这大炮,咱还要!继续造!但要给咱看紧了流程,每一道工序都要记录在案!”
他既渴望力量,也保留了戒心。
随即,他看向徐达、常遇春:“加紧练兵!扩军!备战!”
最后,他目光扫过刘伯温和王守仁等文士:“军师,还有新来的王先生诸位,整合情报,参详古籍,给咱好好研究研究这‘天庭’、‘巡天镜’到底是什么鬼名堂!咱就不信,这世上真有咱打不下来的!”
命令一条条下发,大明这台战争机器,因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和外力注入,开始更高速地运转起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九州争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