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采石矶江段。
浩荡江水奔流东去,江面开阔,水流湍急。
北岸,明军连营数十里,旌旗招展,刀枪如林,肃杀之气惊得江鸥远遁。
巨大的楼船、艨艟、斗舰密布岸边,如同匍匐的巨兽,随时准备扑向对岸。
中军帅舰上,“汤”字大纛迎风猎猎作响,汤和一身玄甲,按剑立于舰首,目光沉静地眺望着南岸那片隐约在晨雾中的吴军防线。
南岸,采石要塞及周边水域,吴军水师已然严阵以待。
大小战船依借水寨、暗礁布成了严密的防御阵型,尤其是几艘体型巨大的楼船,如同移动的堡垒,扼守着江心要害。
一艘装饰着凤凰纹饰的帅舰上,周瑜一身银甲白袍,姿容俊伟,英气逼人。
他身旁,老将黄盖、猛将甘宁、周泰等皆肃立待命。
“都督,明军船坚炮利,数量远超我军,这第一阵,恐是硬仗。”黄盖抚着花白的胡须,沉声道。
周瑜嘴角却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
“老将军不必忧心。江上作战,非是船坚炮利便可稳操胜券。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今日,便让那汤和见识一下,何为吴国水师!”
他手中令旗一挥:
“传令!各舰依计行事,偃旗息鼓,没有本督号令,不得擅自出击!弓弩手备箭,拍竿、钩拒准备!另,命‘火舸’隐蔽待机!”
辰时三刻,江北战鼓震天动地般地擂响!
汤和下令,第一波攻击开始!
数以百计的明军中型战船,在部分装备了火炮的楼船掩护下,如同离弦之箭,脱离本阵,向着南岸吴军水寨发起了凶猛的冲锋!
船头的明军士卒手持盾牌,身后弓弩手引弓待发,更有力士操控着床弩,寒光闪闪的巨箭对准了吴军战船。
“放箭!”
随着明军将领一声令下,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般掠过长空,射向吴军战船。
同时,楼船上的火炮发出沉闷的轰鸣,实心铁弹呼啸着砸向吴军水寨栅栏和外围船只,激起冲天水柱,木屑纷飞!
面对明军凶猛的远程打击,吴军战船竟大多保持着诡异的沉默,只是凭借船体和水寨工事硬抗。
偶有零星的箭矢还击,也显得软弱无力。
“吴军怯战了!”
明军先锋将领见状大喜,“儿郎们,靠上去,接舷跳帮!先登者重赏!”
明军战船见状,更加奋勇向前,试图贴近吴军船只,发挥其士卒精锐、擅长近战的优势。
眼看明军先锋船队已冲至距离吴军水寨不足百步,最前方的船只甚至已经能看清对面吴军士兵脸上的表情。
一直静立帅舰的周瑜,眼中寒光骤然一闪!
“起鼓!扬旗!”
刹那间,原本沉寂的吴军水寨中,战鼓声如同惊雷般炸响!
无数面“吴”、“周”字大旗陡然升起!
原本看似散乱的吴军战船,如同被赋予了灵魂,瞬间动了起来!
它们并非正面迎击,而是巧妙地利用水流和暗礁,如同游鱼般穿梭,迅速形成了一个个小型包围圈,将冲得过快的明军先锋船队分割、包围!
“放拍竿!”甘宁立于一艘艨艟舰首,厉声大喝。
吴军战船侧舷沉重的拍竿猛地砸下,如同巨人的手臂,狠狠拍击在靠近的明军战船船舷上,木料碎裂之声不绝于耳,好几艘明军小船直接被拍得解体倾覆!
“钩拒手,拉过来!”周泰咆哮着,手持双刀。
带着铁钩的长竿伸出,死死钩住明军战船的边缘,吴军悍卒奋力拉扯,两船迅速靠近。
早已准备多时的吴军跳帮勇士,在甘宁、周泰这等猛将的带领下,如同下山的猛虎,跃上明军甲板,刀光闪处,血花迸溅!
吴军常年水战,接舷肉搏经验极其丰富,一时间竟杀得明军先锋节节败退。
与此同时,吴军隐藏在侧翼礁石后的小型快船——“火舸”,满载着浸满鱼油、硫磺的干柴,借着江风,如同一条条火蛇,悄无声息地贴近了明军那些体型庞大、转向不便的楼船!
“点火!放!”
一声令下,火舸上的死士点燃柴堆,操船猛撞向明军楼船!
烈焰瞬间攀附上明军战舰的船体,顺着风势疯狂蔓延!
“救火!快救火!”明军楼船上一片混乱。
江北帅舰上,汤和眉头紧锁。
他没想到吴军的抵抗如此有章法,反击如此犀利狠辣。
他沉声下令:“命令前锋交替掩护后撤!楼船火炮,集中轰击吴军那些机动的小船和火船,掩护撤退!第二梯队准备接应!”
明军的素质此刻体现出来,虽遭突袭,损失不小,但并未崩溃,在将领指挥下,开始有序后撤。
初次交锋,从清晨持续到午后,江面上漂浮着大量破碎的船板、旗帜和双方士卒的遗体,几艘被点燃的明军楼船仍在熊熊燃烧,黑烟滚滚,映照着被染红了一片江面。
吴军水寨前,明军的第一次进攻被成功击退。
周瑜凭借精妙的战术布置和对长江水文的熟悉,以较小的代价,给予了汤和当头一棒。
南岸吴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周瑜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他望着北岸依旧军容鼎盛的明军大营,对身旁诸将道:
“不可大意。汤和用兵沉稳,此战不过试探。真正的恶战,还在后面。传令下去,抓紧时间修复工事,补充箭矢火油,救治伤员。明军,绝不会善罢甘休。”
北岸,汤和返回中军大帐,召集众将议事。
“吴军水师,名不虚传。周瑜此人,临机应变,确是大敌。”
汤和语气平静,并未因初战受挫而恼怒,
“然其凭借者,不过长江天险与水战之利。我军新式火炮,尚未发挥全力。传令工匠,加紧打造、修复战船。另,派人搜寻熟悉此段江流的渔民、水手,重金聘请为向导。我军,需寻其破绽。”
他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一员面容精悍的将领身上:“廖永忠!”
“末将在!”
“命你率一队精锐,乘小舟,于今夜悄然渡江,探查南岸地形,尤其是采石要塞侧翼,看看有无陆路可迂回之处。若能寻得,便是大功一件!”
“末将遵命!”
是夜,月暗星稀,江风凛冽。
廖永忠亲自挑选了五十名精通水性的悍卒,乘坐几条无灯无火的小船,如同鬼魅般,借着夜色和江涛声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南岸划去。
然而,就在他们的船只即将靠近南岸一片芦苇荡时,芦苇丛中,几点寒光悄然亮起。
一名潜伏在暗处的吴军哨探,轻轻拉动了手中连接着铃铛的细线,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军师果然料事如神,明贼会来夜探……弟兄们,准备收网。”
廖永忠的冒险探查,是会成为明军破局的关键,还是会一头撞进周瑜早已设下的陷阱?
面对如此局面,稳扎稳打的汤和岂会没有考虑到?
江面上的硝烟刚刚散去,水下的暗流却愈发汹涌。
......
长江,采石矶。
初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两岸军营的气氛却愈发凝重。
明军大营中,工匠日夜不停地赶造、修复战船,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汤和稳坐中军,并未因初战受挫而急躁,一面派出大量斥候、细作,不惜重金收买沿江渔民,绘制详尽的南岸水文地貌图;一面严令各部操练不辍,尤其是步骑登陆作战的演练。
南岸,周瑜同样没有松懈。
他深知明军势大,绝不会因一次失利而退却。
两军对垒,斥候探查情报在所难免,吴军小队与廖永忠的深夜摩擦,只是一个掀不起波澜的小涟漪......
他加强了沿江巡逻和夜间警戒,尤其是对那些可能登陆的滩涂、隘口,增派了兵力,布设了更多鹿角、铁蒺藜。
同时,他密令陆逊,加快后方预备兵团的集结与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双方如同对弈的绝顶高手,于无声处落子,等待着下一个打破平衡的时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九州争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