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最后一缕卷宗燃烧后留下的青烟,在檀香的馥郁中消散。
连日来,弥漫在寿春上空那股若有若无的铁锈与血腥气,似乎也随着这场覆盖整个南方疆域的雷霆风暴的终结,而渐渐淡去。
苏毅背对着空无一人的龙案,负手立于窗前。
他的目光,穿过宫城的琉璃瓦,投向那座正在焕发新生的庞大都城。
商铺重开,车马如流。
曾经的哀嚎与恐惧,正在被一种全新的、井然有序的繁荣所取代。
帝国的铁腕,摧毁了一个旧世界,也以更强硬的方式,催生了一个新世界。
三道身影,如同三座沉默的山岳,静立于殿中。
廷尉,商鞅。
督查使,贾诩。
“惊鸿”之主,聂政。
他们是这场风暴中,最锋利的三柄屠刀。
此刻,刀已归鞘。
“启禀陛下。”
最先开口的,是聂政。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如同暗夜中的风,不带一丝人类的情感。
“大别山‘除魔卫道’盟,已尽数诛绝。”
“铁剑门、三江盟、惊涛堂等三十七个逆命宗门,自掌门以下,核心弟子三千一百二十一人,皆已伏法。”
“其盘踞之山门、积攒之财富,已由监察司与东厂清点封存。”
没有过程,只有结果。
一场足以震动整个江湖的血腥清洗,在他的口中,轻描淡写得如同拂去了一张蛛网。
苏毅没有回头。
“江湖上,可还有别的声音?”
聂政的头颅,垂得更低。
“陛下疆域之内,再无江湖。”
好一个再无江湖。
商鞅与贾诩的眼皮,几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
他们知道,这六个字的背后,是怎样的血流漂杵,是怎样的雷霆手段。
聂政的身影,悄然后退,再次融入了殿角的阴影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紧接着,商鞅上前一步。
他那张冷峻得如同法典条文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呈上的卷宗,却厚重如山。
“陛下,‘经济肃正’已毕。”
“‘大夏通宝’已为治下唯一法币,大夏钱庄已成帝国唯一血脉。”
“查抄逆产,折合黄金九百余万两,白银七千万两,各类田契、商铺、矿山,不计其数。”
他顿了顿,声音依旧冰冷,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重量。
“国库,已然溢出。”
“民心,亦趋于安稳。”
“陛下之财,胜过前朝百年之积。陛下之威,已烙印于每一枚流通的铜钱之上。”
这番话,若是从张居正口中说出,必然是激动万分。
但从商鞅口中说出,却只有一种冰冷的、理所当然的陈述。
仿佛这一切,本就该如此。
苏毅缓缓转身。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商鞅,扫过贾诩,最终,落在了那副巨大的、被玄黑色彻底覆盖的疆域沙盘之上。
“很好。”
他淡淡开口,听不出喜怒。
“朕的屠刀,够快,也够利。”
“朕的国库,也够满了。”
他踱步到沙盘前,手指轻轻拂过那片广袤的新生疆域,从西楚的平原,到南越的丘陵。
“但是……”
他的话锋,陡然一转。
“朕派出去的刀,砍了豪商,灭了宗门。可谁来填补他们留下的空白?”
“朕收上来的钱,堆满了国库。可谁来将这些钱,变成道路、水渠、学堂?”
“朕立下的法,刻在了石碑上。可谁来将这些法,一字一句地,执行到最偏远的村庄?”
苏毅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响。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商鞅和贾诩的心头。
他们瞬间明白了。
一场酷烈的外科手术,切除了帝国的毒瘤。
但手术之后,庞大的肌体,却出现了无数的空白与真空。
旧的秩序被摧毁,但新的秩序,还未曾真正深入到帝国的每一寸毛细血管。
贾诩躬身道:“陛下,可从军中提拔忠勇之士,暂代地方官吏……”
“军人,可镇一方,不可治一方。”苏毅直接打断了他,“他们的血性,在战场,不在书房。让他们去收税,去断案,去教化,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商鞅亦开口:“可开恩科,广纳天下读书人……”
“朕的天下,刚用血洗过一遍。”苏毅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你如何保证,新来的读书人,脑子里装的,不是前朝的经义,心里念的,不是旧世的门阀?”
“朕不要一群只会引经据典,空谈误国的腐儒。”
“朕也不要一群只知世家利益,不知国家大义的蛀虫!”
御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是啊。
武将,太粗。
旧儒,太腐。
帝国这部庞大的机器,虽然拥有了强健的心脏和锋利的爪牙,却没有足够多合格的、忠诚的、能理解并执行帝王意志的“零件”。
这是一个比外敌入侵,更深刻,更致命的问题。
就在商鞅与贾诩都感觉棘手无比之时,苏毅的嘴角,却勾起了一抹深邃的弧度。
他似乎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天。
“没有,那就由朕,亲手来创造。”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开创历史的磅礴伟力。
“传旨。”
“命荀彧为总督办,张居正、商鞅、许慎、狄仁杰、鲁班……诸部主官,皆为副手。”
“朕要你们,在寿春城外,建立一座……前所未有之学府。”
“不叫太学,也不叫国子监。”
苏毅一字一顿,声音铿锵。
“它,就叫‘大夏行政学院’!”
行政学院?
商鞅和贾诩的眼中,同时露出了深深的疑惑。
这是什么名字?
“入此学院者,不问出身,不问过往。无论是农夫之子,还是商贾之后,甚至是……那些被清洗的罪臣家眷,只要通过考核,皆可入学。”
“学院之内,不只学经义。”
苏毅的眼中,闪烁着一种令两位顶级谋臣都感到心悸的光芒。
“他们要学《大夏律》,由商君与狄卿,亲授刑法之要!”
“他们要学《算学九章》,由户部与工部,亲授度支、营造之术!”
“他们要学《正字通》,由许老先生,亲授文字、教化之本!”
“他们更要学……朕的治国策!”
“学成之后,授予官身,分派各地,从最底层的亭长、里正做起。优者,可入三省六部,可为一郡太守,封疆大吏!”
轰!
一道惊雷,在商鞅与贾诩的脑海中,轰然炸开!
他们终于明白了!
陛下……这是要亲手打造一个,全新的,只忠于他,只执行他意志的……官僚阶层!
这个阶层,他们的知识,来源于帝国的需求。
他们的权力,来源于帝王的授予。
他们的未来,与大夏的国运,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这,是从根本上,斩断了世家门阀与旧儒学派传承了千年的根!
这,才是真正的,万世之基!
“臣……”
商鞅那万年不变的冰冷脸庞,第一次,因为极致的震撼而微微动容。
“……领旨!”
他单膝跪地,声音中,是前所未有的激荡。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自己那一套严苛的法家之术,将通过这个学院,化为无数帝国官吏的行为准则,烙印在帝国的骨髓里。
苏毅的目光,深邃如海。
他缓缓抬起手,虚按在面前的沙盘之上,仿佛将整个天下,都握于掌中。
“一年之期,还剩八月。”
“八个月后,朕要的,不只是一支能踏平草原的铁骑。”
他幽幽开口,声音在殿内回荡。
“朕还要,第一批三千名,合格的帝国管理者。”
“朕要他们,跟在朕的铁骑之后,将大夏的旗帜,将朕的秩序,插遍朕所能看到,和……朕还未看到的每一寸土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