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在四合院的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建军推着自行车站在中院门口,车把上挂着个空布袋——他回来取几本旧的“无缝钢管技术手册”,新车间调试需要参考早期的数据,这些书上次搬家时忘了带。
院里比往常安静得多,阎埠贵蹲在自家门口翻旧报纸,傻柱在廊下擦自行车,易中海坐在石墩上晒太阳,手里的紫砂壶盖轻轻磕碰着壶身,发出“叮叮”的轻响。看到林建军,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了一下,眼神里带着复杂的情绪,却没人像以前那样立刻围上来。
“建军回来啦?”阎埠贵最先反应过来,手里的报纸“哗啦”一声合上,脸上堆起精明的笑,却没像往常那样往前凑,只是站在原地搓手,“取东西啊?要不要帮忙?”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林建军点头示意,推车往耳房走。他注意到阎埠贵的目光在他的“永久牌”自行车上停留了两秒,又飞快移开,算盘珠子在心里打的声响仿佛都能听见——这位“三大爷”显然还惦记着“等价交换”,却又摸不准现在该用什么“筹码”,只能保持着谨慎的距离。
路过傻柱身边时,对方正拿着抹布反复擦拭车座,听到脚步声,头也没抬,只是含糊地说了句:“来了。”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酸意,也没有刻意的讨好,像对一个不太熟的邻居打了声招呼。
林建军“嗯”了一声,脚步没停。上次婚礼后,傻柱确实来家属区帮过忙,扛家具时汗流浃背,林建军留他吃饭,他也没客气,端着碗吃得香甜,临走时说“你这房子住着敞亮,比院里舒坦”。那是两人第一次像正常街坊那样相处,没有算计,没有道德绑架,反而透着点难得的坦然。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耳房门口响起,带着数据分析的冷静:
【检测到宿主与四合院物理距离增加(3公里),“人际干扰场”强度显着下降,当前干扰因素:15%(主要来自阎埠贵的信息试探、易中海的隐性关注)。】
【正向效果:专注度提升20%,技术推演速度加快15%,“高锰钢履带板优化方案”相关参数计算准确率提高。】
林建军掏出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轻响,锁芯转动的声音在安静的院里格外清晰。耳房的门推开时,一股淡淡的灰尘味扑面而来,屋里和他离开时一样整齐,墙角的煤棚锁得严实,窗台上的“简易报警装置”(鱼线+铃铛)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只是鱼线蒙上了层薄灰——显然没人敢动他的东西。
他走到书架前翻找手册,指尖拂过书脊上的“1953年版”字样,忽然想起刚搬来时的情景:贾张氏撬锁堆放杂物的狼藉,秦淮茹借口缝补衣服频繁上门的身影,易中海隔三差五来“谈心”的沉重……那些曾让他烦躁的画面,如今像褪色的老照片,模糊而遥远。
“林科长,忙着呢?”
门口传来秦淮茹的声音,她抱着棒梗站在台阶下,手里的篮子里装着几个刚蒸的窝头,眼神躲闪,不像以前那样敢直接往里闯。棒梗躲在她身后,露出半张脸,看到林建军,怯生生地往母亲怀里缩了缩——上次偷螺丝被警察教育的事,显然还没忘。
“有事?”林建军的语气平淡,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篮子上,已经猜到了来意。
“没……没事。”秦淮茹的脸涨得通红,把篮子往身后藏了藏,“就是看你回来,问问……要不要尝尝新蒸的窝头?”
“不用了,家里有粮。”林建军抽出最后一本手册,放进布袋,“我取完东西就走。”
他的语气里没有敌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距离感。秦淮茹的手僵在半空,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再说什么,抱着棒梗转身走了,脚步比来时快了许多——她终于明白,这个曾经能被她用眼泪“借”到粮票的邻居,如今已经彻底不属于这个院子的是非圈了。
林建军锁门时,眼角的余光瞥见贾张氏从后院探出头,看到他立刻像被针扎似的缩了回去,连平时惯有的“哼”声都没敢发。自从上次分煤被怼、贾东旭违规被记过,这位“全院最横”的老太太,见了他就像见了猫的老鼠,绕道走成了常态。
“建军,这就走啊?”易中海的声音从石墩那边传来,他慢悠悠地站起身,紫砂壶盖又“叮”地碰了一下,“听说新车间的苏联设备调试好了?厂长在大会上夸你了吧?”
“还行,基本顺利。”林建军的回答简洁,没有多余的话。他注意到易中海的背似乎更驼了些,说话时底气也不如以前足——傻柱明确拒绝再“接济”贾家后,这位“院里权威”的影响力肉眼可见地下降,连带着对他的“道德说教”都没了底气。
“那就好,那就好。”易中海点点头,没再往下说,转身回了屋。门槛太高,他抬脚时踉跄了一下,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落寞。
林建军推着车走出四合院,阎埠贵追上来两步,压低声音:“建军,跟你说个事,东旭昨天又在车间违规操作,被劳资科抓了,好像要扣奖金……你别说是我告诉你的。”
这是典型的“信息交换”,阎埠贵显然是想通过传递消息,维持住和他的“等价交换”关系。林建军点头:“知道了,谢谢。”没有追问细节,也没有承诺帮忙——贾东旭的事,该按规矩办,他不会插手,也没必要插手。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他走出胡同口时响起:
【“距离效应”评估:与四合院物理隔离后,直接冲突事件发生率下降100%,非必要社交减少70%,“专注度光环”持续生效。】
【技术线增益:“坦克履带板耐磨涂层”推演完成度提升至80%,预计提前3天突破技术瓶颈。】
林建军的心里一片澄明。阳光洒在自行车的镀铬零件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像他此刻清晰的思路——刚才翻手册时卡壳的“冷却速度参数”,现在突然豁然开朗,预冷至800c再水淬的工艺,完全可以应用到耐磨涂层的固化上。
路过工厂的宣传栏时,他停下看了一眼,上面贴着新的“技术革新标兵”名单,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旁边配着照片,背景是新车间的机床。宣传栏前围着几个工人,正指着他的名字议论:“林科长真厉害,听说中科院都来请教他呢!”“可不是,他搞出来的高锰钢,坦克在戈壁滩跑几百公里都没事!”
这些赞誉没有让他飘飘然,反而让他更清楚自己该走的路。回到家属区的平房时,苏岚正在院子里翻土,准备种点青菜,看到他回来,直起身擦了擦汗:“取到书了?我炖了排骨,正好出锅。”
屋里飘出肉香,混合着煤炉的烟火气,温暖而踏实。林建军把手册放在桌上,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的笔记还是搬家前写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当时被院里的事分了心。他拿起笔,在旁边补充新的参数,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流畅而稳定,没有了以前的犹豫和卡顿。
【叮!】
【检测到宿主在“无干扰环境”下工作效率提升,触发“心流状态”,“耐磨涂层配方”关键数据推算完成。】
【奖励:“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科技报国积分+150;家庭幸福度指数+5。】
林建军放下笔,看着窗外的夕阳,家属区的烟囱升起袅袅炊烟,孩子们的嬉笑声远远传来,一派安宁。他知道,这种“清净”不是偶然,是距离带来的必然——远离了四合院的是非漩涡,他的精力终于能完全集中在技术和家庭上,那些曾让他头疼的算计、纠缠,如今已经缩成了生活里微不足道的背景板。
晚饭时,苏岚提起今天去医务室碰到秦淮茹的事:“她来给棒梗拿感冒药,说贾东旭又被扣了奖金,家里快揭不开锅了,问我能不能……”
“按规矩来。”林建军打断她,给她夹了块排骨,“厂里有互助基金,让她去申请,符合条件肯定能批。咱们的人情,不能再给院里的人了。”
苏岚点点头:“我也是这么说的。她没再纠缠,就是看着挺可怜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林建军喝了口汤,语气平静,“路是自己选的,谁也替不了。咱们守住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夜色渐深,林建军坐在灯下修改“耐磨涂层方案”,思路清晰得像窗外的月光。他偶尔会想起四合院的那些人:阎埠贵还在算计着“等价交换”,傻柱在为娶媳妇攒钱,易中海对着空壶发呆,贾张氏缩在屋里不敢出门……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却再也无法扰动他的节奏。
【叮!】
【“距离产生清净”效果稳固,系统判定:第二阶段“初驯群禽”目标完成度提升至75%,剩余干扰主要来自潜在的“贾东旭安全隐患”。】
【提示:保持当前状态,专注核心目标(军工订单、技术突破),外部干扰将持续弱化。】
林建军合上方案,关掉台灯。窗外的星星亮了起来,家属区的灯光渐次熄灭,只有远处工厂的夜班车间还亮着灯,像一颗坚定的星。他知道,四合院的“清净”只是开始,随着技术的精进和家庭的稳固,未来还会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他去开拓。
至于那些留在旧院里的“禽兽”们,终将在各自的轨道上继续挣扎,而他的人生,早已驶向了截然不同的航向,那里有更值得他全力以赴的风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