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春天,风里还带着料峭的寒意,却吹不散小学校园里越来越浓的政治气氛。墙上贴满了“阶级斗争要年年讲”的标语,课间操的口号从“锻炼身体”变成了“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连三年级的教室里,都摆上了用红布包裹的小红书。
林卫国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低着头快步走进教室。书包上的补丁是苏岚用他旧工装改的,上面还绣着个小小的齿轮——这是父子俩的秘密,代表着“工业学大庆”的小目标。他刚走到座位旁,就被三个戴着红袖章的男生拦住了,为首的是班长赵红兵,他爸爸是厂里的造反派小头头,在学校里格外神气。
“林卫国,你爸是不是走资派?”赵红兵把红袖章往胳膊上紧了紧,故意撞了林卫国一下,书包掉在地上,里面的铅笔盒摔了出来,铁皮做的齿轮模型滚了一地。
林卫国的脸瞬间涨红了,不是因为害怕,而是生气。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齿轮模型——这是他昨晚用爸爸给的废铁片磨了半宿才做好的,代表着“传动原理”的小教具。“我爸不是走资派。”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我爸是军工功臣,在车间劳动锻炼。”
“功臣?我怎么听说他被下放到车间了?”另一个男生张建军撇着嘴,“我爸说,那就是犯了错误,被批斗了!”
“你胡说!”林卫国猛地站起身,手里紧紧攥着齿轮模型,指节都白了。他想起出门前妈妈的叮嘱:“别跟人吵架,用事实说话。”可看着这些人污蔑爸爸,他实在忍不住,“我爸做过导弹零件,有奖状的!就在我家墙上挂着,红布包着的!”
赵红兵愣了愣,他爸爸确实说过林建军参与过军工项目,但他咽不下这口气,伸手就想去抢林卫国手里的齿轮:“拿的什么破玩意儿?是不是反动教具?”
“这是工业学大庆的模型!”林卫国往后退了一步,把齿轮护在身后,“老师说要向工人阶级学习,这是我爸教我做的,怎么会是反动的?”
两人正僵持着,上课铃响了。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她是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戴着副黑框眼镜,平时话不多,却很正直。她看了看地上的铅笔盒和林卫国发红的眼睛,又扫了眼赵红兵等人,什么都没说,只是敲了敲讲桌:“上课了,都回座位。”
课上到一半,王老师让大家用“革命”造句。赵红兵站起来,大声说:“我们要革命,打倒走资派林建军!”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林卫国身上。
林卫国的脸白了,手指紧紧抠着课本。他能感觉到后背传来的指指点点,还有张建军幸灾乐祸的眼神。但他想起爸爸的话:“越是这时候,越要沉住气。”他深吸一口气,等赵红兵坐下,主动举起了手。
“林卫国,你来说。”王老师的目光带着鼓励。
林卫国站起身,声音虽然还有点抖,却很坚定:“我爸爸在车间革命生产,做的零件能帮解放军打胜仗。我要向他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就是我的革命。”
教室里鸦雀无声,连赵红兵都愣住了。王老师点点头,赞许地说:“说得很好。革命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做贡献。坐下吧。”她顿了顿,又说,“以后造句要结合实际,不要说空话。”
【叮!】
林建军的系统提示音在车间响起,他正在给一台铣床换刀片,听到声音动作顿了顿:
【检测到“林卫国危机应对”事件,表现优异。其子“逻辑思维”属性小幅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增强。】
【奖励“青少年机械原理图解”(简易版),适合亲子教学,可强化技术传承。】
林建军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继续手里的活。早上出门时,他还担心儿子在学校受欺负,现在看来,这小子比他想象的更懂事。苏岚教的那些应对话术,看来是记住了。
放学后,赵红兵带着人堵在学校门口,想抢林卫国的书包。林卫国没跑,只是站在传达室大爷旁边,大声说:“王大爷,他们想抢我的工业学大庆模型!”传达室大爷是退伍老兵,最看不惯仗势欺人的,把赵红兵等人骂了一顿,护着林卫国出了校门。
“谢王大爷。”林卫国鞠了一躬,背着书包往家走。路过菜市场时,他看见秦淮茹在摆地摊卖野菜,以前妈妈总让他叫“秦阿姨”,现在却只敢低着头快步走过——妈妈说,这时候少跟院里人搭话,免得被牵连。
回到家,苏岚正在厨房熬玉米糊糊,看见儿子回来,连忙迎上去:“今天在学校没事吧?”她注意到林卫国的书包带断了一根,眼睛红红的。
“没事。”林卫国把书包放下,从里面掏出齿轮模型,“就是赵红兵他们说爸爸是走资派,我跟他们吵了一架,王老师帮我了。”他把课堂上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补充道,“我按妈妈教的说的,说爸爸是军工功臣,在劳动锻炼。”
苏岚摸了摸儿子的头,眼眶有点红:“卫国长大了,懂事了。”她从灶膛里掏出个烤土豆,塞给林卫国,“快吃吧,你爸今晚加班,可能要晚点回来。”
林卫国拿着土豆,走到桌边,铺开作业本。他今天的作业是写一篇“向革命先烈学习”的作文,他想了想,提笔写道:“我的爸爸不是先烈,但他在车间里造零件,能帮解放军保卫国家。我要向他学习,学好本领,将来造更多机器,让国家变强……”
傍晚,林建军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一进门就看见桌上的作文本,拿起看了看,眼眶瞬间热了。苏岚走过来,轻声说:“今天在学校受委屈了,回来没哭,还把作业写得这么好。”
林建军放下作文本,走到正在摆弄齿轮模型的儿子身边,蹲下来:“卫国,今天做得对。记住,不管别人怎么说,爸爸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任何污蔑。但也别跟人硬碰硬,保护好自己最重要。”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黄铜齿轮,这是他用车间的边角料做的,“给你,比铁皮的结实。”
林卫国接过黄铜齿轮,眼睛亮了:“谢谢爸爸!这个能转吗?”
“能,”林建军拿起齿轮,演示着如何咬合转动,“你看,两个齿轮在一起,一个动,另一个也能跟着动,就像咱们家人一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叮!】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带着温暖的波动:
【“技术传承”进度小幅提升至8%。林卫国“家庭归属感”增强,抗压能力提升。】
【奖励“亲子互动手册”:包含适合特殊时期的技术启蒙游戏,可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知识。】
林建军笑了笑,把手册的内容记在心里。他知道,在这样的年代,让孩子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晚上,一家三口挤在煤油灯下,林建军教卫国用齿轮拼简单的传动装置,苏岚在旁边缝补衣服,偶尔插句话,提醒他们小声点。窗外传来造反派游行的口号声,隐约还能听到许大茂嘶哑的喊叫,但屋里的小世界却异常安静温暖。
“爸爸,明天王老师让带‘革命家庭’的证明,我能带你的奖状吗?”林卫国突然问。
林建军想了想:“可以带,但只带最上面那张,红布包着的那张,记住了吗?”他怕太多奖状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一张足以证明清白。
“嗯!”林卫国重重点头,把黄铜齿轮小心翼翼地放进铅笔盒,“明天我就告诉他们,我爸爸是英雄!”
苏岚看着父子俩,心里踏实了不少。她想起白天去街道领救济票时,听到有人议论林建军“虽然被下放,但军工功劳抹不掉”,看来公道自在人心。只要一家人团结,守住本心,总能在这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为孩子撑起一片干净的天。
夜深了,林卫国抱着黄铜齿轮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林建军和苏岚坐在灯下,看着儿子的睡颜,相视而笑。再苦再难,只要看到孩子眼里的光,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而林卫国今天的“少年懂事”,就是这艰难岁月里,最珍贵的收获。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齿轮模型上,泛着淡淡的光。这光芒不大,却足以照亮前行的路——对林卫国是这样,对林建军和苏岚,也是这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