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正月刚过,轧钢厂门口的迎春花就抽出了嫩黄的花苞。林建军骑着自行车刚进厂区,就被厂办的小李拦住了:“林主任,厂长让您去趟办公室,说有重要文件给您。”
小李的语气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林建军心里一动,脚下的自行车蹬得更快了。这阵子厂里都在传“平反”的事,不少在风波中受牵连的老职工陆续收到了通知,他隐约觉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清白”,终于要来了。
厂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张厂长正对着一份红头文件出神,见林建军进来,连忙站起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小林,你可来了!看看这个!”
文件顶端印着“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字样,标题赫然写着《关于为林建军同志平反昭雪的决定》。林建军的手指抚过纸面,那些“技术权威”“里通外国嫌疑”等污蔑性的字眼被一一划去,取而代之的是“经核查,林建军同志在1966-1976年间无任何反革命行为,其对国家军工事业的贡献属实,特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原职级待遇”。
“十年了……”张厂长感慨地拍着他的肩膀,“你受的委屈,今天总算有了说法!”
林建军的视线落在文件末尾的落款日期上——1977年2月15日。他深吸一口气,眼眶有些发热,却没让眼泪掉下来。这十年,他从技术科主任到车间钳工,从被批斗的“嫌疑人”到默默攻关的技术骨干,承受的压力只有自己知道。但此刻握着这份文件,所有的隐忍和坚守,都有了最有力的证明。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意识里轻响,带着如释重负的清澈:【检测到“历史问题彻底平反”事件,符合“正义回归”主线。】
【奖励“军工贡献公开表彰”资格:相关事迹将载入厂史,部分涉密项目解密后可公开宣传,提升社会认可度。】
“厂里已经决定了,下周一开全厂表彰大会。”张厂长递过来一杯热茶,“不仅要宣布你的平反决定,还要公开表彰你这些年的军工贡献。虽然有些项目还得保密,但能说的部分,足够让全厂同志都知道,咱们厂有你这么位‘无名英雄’!”
林建军捧着热茶,暖意从指尖一直传到心里。他想起1970年偷偷维修远程导弹零件的那个深夜,想起1973年在军工研究所调试核潜艇螺旋桨的紧张,想起1975年看着第一台坦克发动机下线时的激动……那些见不得光的付出,终于要在阳光下被看见。
表彰大会那天,轧钢厂的大礼堂座无虚席。当张厂长念完平反决定,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林建军走上台时,台下的郑师傅、周师傅这些老伙计使劲挥舞着帽子,青年技术员们齐声喊着“林主任万岁”,连平时最拘谨的阎解成都红着眼眶,用力拍着巴掌。
“我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只是守住了一个技术员的本分。”林建军握着话筒,声音平静却有力,“这十年,我始终相信,技术不会说谎,贡献不会被埋没。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说,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属于所有在困难年代里坚守岗位的工人,属于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更属于这个终于拨乱反正的时代!”
台下的掌声更热烈了,不少人抹起了眼泪。苏岚坐在家属席第一排,手里紧紧攥着林卫国的手,嘴角的笑意里带着泪光——她比谁都清楚,丈夫这十年是怎么过来的,那些藏在《毛选》里的技术笔记,那些深夜里亮起的台灯,都浸着对技术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信念。
会议结束后,林建军被一群年轻工人围住了。“林主任,您真的参与过核潜艇研发?”“坦克发动机是您牵头搞的?太厉害了!”面对这些问题,林建军只是笑着说:“都是团队的功劳,我只是做了分内事。”
回到家时,院子里堆着几个打包好的木箱。苏岚正在收拾林卫国的书本,见他回来,笑着说:“厂部刚通知,那套三室一厅的干部楼收拾好了,让咱们下周就能搬进去。”
干部楼在厂区的家属区中心,是厂里最好的房子,带独立厨房和卫生间,比四合院的小平房宽敞太多。林卫国兴奋地跑过来:“爸,我去看过了,楼上还有阳台,能看到厂里的高炉!”
搬家那天,阎埠贵带着三个儿子来帮忙。他看着林建军家那些打包好的技术书和工具,感慨道:“小林,不,该叫林主任了。你这真是苦尽甘来啊。想当年在四合院,谁能想到你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
“都是托政策的福。”林建军递给他一瓶刚买的酒,“以后常来坐坐。”
“一定一定。”阎埠贵接过酒,眼里满是羡慕,却没有丝毫嫉妒——这十年林建军的付出,他看在眼里,知道这份荣誉来得实至名归。
搬家的卡车路过四合院时,林建军让司机停了停。他站在巷口,最后看了一眼那熟悉的灰墙灰瓦。中院的槐树抽出了新芽,东厢房的门紧闭着,秦淮茹大概又去街道食堂上班了。这个住了近二十年的院子,藏着他初到京城的窘迫,藏着风波中的挣扎,也藏着邻里间复杂的恩怨。
“走吧,爸。”林卫国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
林建军点点头,转身上了卡车。车子启动时,他看见秦淮茹站在院门口,远远地望着他们,没有靠近,只是默默地站着,像一尊沉默的雕像。他知道,自己和这个四合院的纠葛,终于画上了句号。
搬进干部楼的第一天,苏岚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林卫国兴奋地给每个房间都贴上了自己写的春联,林建军则在书房的墙上钉了块木板,把平反文件和那些没署名的军工奖状一一挂好。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文件上,“彻底平反”四个字泛着温暖的光。
“以后啊,咱们就能踏踏实实过日子了。”苏岚给林建军夹了块鱼,“不用再藏着掖着,孩子们也能安安心心读书。”
林建军看着窗外,厂区的高炉正在出铁,通红的铁水映红了半边天,像一团燃烧的希望。他知道,平反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那些在风波中守护的技术火种,那些偷偷培养的年轻力量,都将在这个春天里,迎来真正的生长。
【叮!】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彻底告别过去”任务完成,解锁“新时代发展”权限。】
【奖励“技术资源对接渠道”:可直接联系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林建军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串名字和联系方式——都是国内顶尖的科研院所负责人。他笑了笑,给林卫国夹了一筷子青菜:“好好准备高考,等你考上大学,爸带你去见真正的科学家。”
林卫国用力点头,眼里闪着对未来的憧憬。窗外的迎春花开得正艳,嫩黄的花瓣在春风里轻轻摇曳,像在诉说一个关于坚守与新生的故事。属于林建军的春天,属于这个国家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