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阳的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墙上石英钟秒针走动的声音,每一下“咔哒”声,都像是一把小小的锤子,敲打在名为“青龙镇”的脆弱冰面上。
他面前,两份文件并排躺着,像是一对荒诞的孪生兄弟。
左边,是那封用词狂热、吹捧到极致的匿名“表扬信”。
右边,是那份盖着鲜红公章、数据详实的官方扶贫报告。
一份是民间的“赞歌”,一份是官方的“认证”。两份材料,本应是天作之合,共同谱写一曲新时代的扶贫凯歌。然而此刻,在魏正阳的眼中,它们叠加在一起,却构成了一幅无比讽刺的漫画。漫画的名字,就叫《无耻的谎言》。
魏正阳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会知道,他越是平静,心中酝酿的风暴就越是猛烈。他没有愤怒,愤怒是弱者的情绪。他此刻心中涌起的,是一种类似于棋手发现对手走了一步惊天臭棋时的、冰冷的愉悦感。
钱大勇。
这个名字,像一颗生锈的图钉,扎在县里的干部花名册上,不显眼,但一直都在。魏正阳对他有印象,一个在基层混迹多年的老油条,没什么大本事,钻营的手段却不少。这些年,关于他的一些风言风语,或多或少也传到过纪委的耳朵里,但都因为没有实证,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构不成什么威胁。
魏正阳本以为,这种人会一直这么不好不坏地混下去,直到退休。没想到,他竟然自己跳了出来,而且是以这样一种堪称自杀式袭击的方式。
0.1%的贫困发生率?
申报诺贝尔和平奖的养鸡项目?
这已经不是胆子大了,这是把所有人的智商都按在地上摩擦。他到底是有多大的自信,或者说,是有多愚蠢,才敢把这种一戳就破的牛皮,吹得震天响,还白纸黑字地写进官方报告里,呈报上来?
魏正阳甚至有些“佩服”他了。这就像一个小偷,不仅偷了东西,还非要跑到失主家门口,开一场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自己的作案经过,并声称自己是侠盗罗宾汉。
而那封匿名信……魏正阳的指尖在那张粗糙的信纸上轻轻滑过。写信的人,是个妙人。他没有选择直接捅破窗户纸,而是给这间屋子装上了一面巨大的哈哈镜,让里面的一切都变得扭曲、滑稽、荒诞不经。他把钱大勇的谎言无限放大,让其丑陋的本质暴露无遗。
这一手,玩得漂亮。
魏正阳缓缓靠在椅背上,双手十指交叉,置于腹前。他的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开始飞速运转。
最近,他确实很头疼。
市委三令五申,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尤其点名要严查“数字脱贫”、“虚假政绩”等问题。省里的巡视组,据说下个月就要进驻安南县。
这股风,刮得很紧。县委书记也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强调,要抓典型,立规矩,打响作风整顿的“当头炮”。
话是这么说,可“典型”哪里是那么好抓的?
小鱼小虾,抓了不痛不痒,起不到震慑作用。真正的大问题,往往都藏得很深,关系盘根错节,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甚至引火烧身。他正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一个既能一击致命,又能将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完美靶子。
他需要一只需要被宰的鸡,来儆一群蠢蠢欲动的猴。但这只鸡,不能太瘦,否则杀了没肉;不能太壮,否则挣扎起来会弄脏自己的手;更不能是别人家的鸡,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现在,钱大勇,这只自己把自己喂得肥肥壮壮,还主动伸长了脖子凑到刀口上来的鸡,简直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分量刚刚好。一个常务副镇长,不大不小,处理他,既能震动全县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又不会波及到县里的核心权力层,引发不可控的动荡。
性质足够恶劣。扶贫,是天大的民生工程,是当前的头号政治任务。在扶贫数据上动手脚,欺上瞒下,骗取政绩,这是撞在了最硬的枪口上,谁也保不住他。
证据链清晰可见。那份0.1%的报告,就是钱大勇亲手递过来的刀。只要派人去青龙镇的村里,随便走一走,看一看,谎言就会像阳光下的泡沫,瞬间破灭。
最妙的是,还有一封来自“人民群众”的“表扬信”。这封信,将成为整件事最完美的引信。它让纪委的介入,显得顺理成章,是应群众的呼声,查干部的问题,而不是凭空找茬。
天时,地利,人和。
所有要素,都完美地凑齐了。
魏正阳甚至能想象出整件事的脉络:纪委根据“群众来信”反映的“先进事迹”,本着“不放过一个好干部”的原则,前去核实调查。结果,在调查中“意外”发现,这位“扶贫之神”的事迹,存在亿点点水分。于是,顺藤摸瓜,一个惊天的数据造假案浮出水面。
整个过程,合情合理,程序正当,无懈可击。
魏正阳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这抹笑容里,没有温度,只有一种猎人锁定猎物时的专注和冷酷。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老张,是我,魏正阳。”
电话那头,是县扶贫办主任张建国,一个谨小慎微,快要退休的老同志。
“哎哟,魏书记!您好您好!有什么指示?”张建国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显而易见的紧张。纪委书记亲自来电,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指示谈不上,就是想跟你了解个情况。”魏正阳的语气很平和,像是在拉家常,“我听说,你们扶贫办最近的工作卓有成效啊,尤其是在青龙镇,出了个大典型嘛!”
“啊?典型?”张建国愣了一下,脑子里飞快地搜索着,“您是说……青龙镇?”
“对啊,”魏正阳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赞许”,“我看到他们报上来的数据了,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1%,了不起啊!这个成绩,在全县,不,在全市都是独一份吧?钱大勇同志,是个人才啊!”
电话那头的张建国,额头上的冷汗“刷”地一下就下来了。
0.1%?钱大勇?
他当然知道这个数据。当初钱大勇把报告交上来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对劲,还旁敲侧击地问了两句。结果钱大勇拍着胸脯,说数据绝对经得起任何检验,他还急着靠这份政绩往上走,让张建国行个方便。张建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报告收了上来。
他以为这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谁能想到,竟然惊动了纪委的“活阎王”!而且,魏书记这语气……是真表扬还是反话?张建国心里七上八下,一个字都不敢乱说。
“呃……魏书记,青龙镇的工作,确实……确实是比较扎实……”他含糊其辞。
“老张,你不用紧张嘛。”魏正阳笑了笑,那笑声通过听筒传过来,让张建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么大的成绩,是好事,我们不能埋没了嘛。这样,你这两天,准备一份详细的材料,就专门写青龙镇和钱大勇同志的先进事迹,要具体,要生动,要把他们是怎么创造奇迹的过程,写清楚,写明白。”
“写……写材料?”张建国快哭了。这怎么写?难道写他们是怎么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编数据的吗?
“对,写材料。”魏正阳的语气不容置疑,“县里准备开个会,好好宣传一下。你这个扶贫办主任,到时候也要上台讲一讲,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指导基层,抓出这么好的典型的。”
“我……我……”张建国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这哪里是让他去介绍经验,这分明是把他和钱大勇捆在一起,架在火上烤啊!
“好了,就这么定了。材料尽快报给我。”
魏正阳没有再给他说话的机会,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他放下听筒,端起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直接派调查组下去?太急了,也太明显了。
他要做的,是先布一个局。他要让“青龙镇创造扶贫奇迹”这个消息,先在县里的干部圈子里传开。他要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钱大勇的身上。他要让钱大勇自己,先飘起来。
当一个人被捧到了他本不该在的高度,当所有聚光灯都打在他身上时,他任何一个微小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到时候,根本不需要纪委用什么雷霆手段。也许只需要一阵微风,或者他自己一个不经意的趔趄,就会从高处轰然坠落,摔得粉身碎骨。
魏正阳看着窗外,县城的天空,一片晴朗。
他知道,青龙镇的天,快要变了。
而那个写信的“高人”,应该会很满意这个开局吧。他将一枚小小的石子,投入了湖心,而自己,则巧妙地利用这圈涟漪,掀起了一场滔天巨浪。
魏正阳的眼神深邃,他忽然有了一个新的念头。
这个案子,不能就这么简单地办了。他要亲自去看一看,看一看这个“奇迹”发生的地方,也看一看,那个藏在幕后的聪明人,到底在青龙镇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
他按下了另一个内线电话的按钮。
“主任,给我备车。不去单位,直接下乡。”
“去哪里,书记?”
魏正阳的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青龙镇。我们……去学习一下先进经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