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一份完美的接待方案,细致到令人发指!
县委书记办公室的门在身后关上,走廊里喧闹的人声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绝。江澈独自站在原地,四周是熟悉的、空旷的寂静。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冰冷的水磨石地面上。
桌上那张空白的A4纸,像一张咧开的、嘲讽的嘴。
明天上午之前。
总协调人。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在他脑海里幻化成一幅具体的、让他不寒而栗的画面:他像个陀螺一样,被抽得团团转。这边公安局问路线怎么定,那边宣传部问口径怎么写,中间还夹杂着后勤关于菜单的请示和宾馆关于房间的确认。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岔子,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找江协调!”
然后,就是无尽的扯皮、补锅、救火。
别说六小时睡眠,未来一周,他能不能合眼都是个问题。
而这一切的最终“奖励”,就是那个让他灵魂战栗的惩罚——成为副省长的一周贴身保姆。
江澈打了个冷战,那个画面太过恐怖,他不敢深想。他缓缓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身体却挺得笔直。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上了眼睛。
他不是在思考如何让省领导满意,也不是在琢磨怎么为青阳县争光。
他在思考,如何将自己从这场注定要鸡飞狗跳的战役中,完美地摘出去。
“总协调人”这个身份,听起来是总揽全局,实际上就是个总负责擦屁股的。想躺平,就绝不能让自己陷入被动的、随时响应的境地。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一套可以自行运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自动化”流程。
他要做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案,而是一本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操作手册”。一本让所有参与者都找不到任何借口来请示他、麻烦他的手册。
上一世,在省厅办公室,他见过太多这样的接待。有的搞得人仰马翻,状况百出;有的却如行云流水,波澜不惊。区别就在于方案本身。一份顶级的接待方案,不是一份计划,而是一套算法。它预判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变量,并为每一个变量都设置好了应对程序。
江澈的脑海里,一个庞大的框架结构,开始迅速搭建。
他睁开眼,眼神里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慌乱和抗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外科医生准备进行一场复杂手术前的冷静与专注。
他没有用电脑,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叠稿纸和一支笔。电脑打字太快,容易让思路跟着手指跑。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才能让他将脑中的结构,最精准地还原出来。
**第一部分:总则与组织架构。**
他先画了一张清晰的组织架构图。总协调人是他江澈,但这只是个名义上的顶点。下面,他设立了七个专项小组:安保交通组、路线规划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材料组、现场执行组、应急处置组,以及一个他独创的“机动联络组”。
每个组都明确了组长(由对应部门的一把手担任)和副组长,并且,最关键的一点,他要求每个组都指定一名24小时开机的“唯一联络员”。这意味着,任何跨组的协调,都由联络员之间进行,而不是事事都捅到他这里。他只负责每天早晚两次,听取各组联络员的汇总报告。
这第一步,就将他自己从繁杂的沟通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第二部分:核心流程——视察路线。**
这是重中之重。江澈没有简单地画一条线,而是制作了一张精密的“时间-空间”二维表格。
他规划了两套完全独立的路线方案:A方案(晴天路线)和b方案(雨天备用路线)。
以A方案为例,表格的横轴是时间,精确到分钟;纵轴是地点和事件。
“9:00,车队抵达青阳县高速路口,由县公安局交警支队带路车辆引导。”
“9:15-9:30,途经城东新区,车速控制在40公里\/小时。此路段要求路面平整,绿化带提前一天浇水,呈现最佳状态。注:省领导车队第二辆车左侧靠窗位置为最佳观景位,确保此方向无任何施工或杂乱景象。”
“9:45,抵达国有林场入口。场长孙志国、林业局局长在此等候,不做过多寒暄,直接引导进入展厅。注:入口处的欢迎横幅,字体、颜色、尺寸均有详细规定,杜绝‘红配绿’等低级审美错误。”
“10:00-10:30,参观展厅并听取汇报。汇报人:周国华书记。汇报时长:严格控制在20分钟。ppt模板由宣传组统一制作,风格要求简洁、大气,以图表为主,文字为辅。”
……
整张表格,从领导下高速的那一刻,到最终离开,每一个环节,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连领导在哪个时间点应该喝水,水杯应该由谁递上,水温多少度,都做了标注。
这已经不是方案,这是电影的拍摄脚本。
**第三部分:支撑体系——各专项手册。**
这是江澈整个方案的精髓,也是他为自己“摸鱼”打造的最坚固的防火墙。他为每一个专项小组,都编写了一份独立的、厚厚的“工作手册”。
《安保交通工作手册》:里面不仅有路线图、警力分布图,还有详细到每个路口的交通管制方案、警员站位、手势规范。更令人发指的,是手册后面附带的“车队驾驶员须知”,里面规定了车队行进的间距、车速、转弯角度,甚至连“非紧急情况严禁鸣笛”都写了进去。
《后勤保障工作手册》:这本手册直接让马文才后来看了都倒吸一口凉气。午宴的菜单,江澈直接列出了三套方案,每套方案都分凉菜、热菜、主食、汤品、果盘,每一道菜都标注了主料、辅料,并附言“请提前与省长秘书确认,有无任何忌口或偏好”。住宿方面,从房间朝向、室内温度、床上用品的品牌,到卫生间里洗漱用品的摆放顺序、毛巾的折叠方法,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做了详细说明。
《宣传材料工作手册》:这简直是宣传部的噩梦。江澈为所有需要上报的材料,都制作了统一的word模板。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标题格式,全部锁死。他甚至提供了一份“禁用词汇与推荐词汇列表”,比如要求多用“探索”、“实践”、“新路径”,少用“伟大成就”、“巨大成功”等空泛的词语。汇报稿的框架也搭好了,周国华的讲稿突出“战略高度”,孙志国的讲稿侧重“具体实践”,两人分工明确,互为补充,完美体现“党政一心”。
但最绝的,是那本《应急处置工作手册》。
江澈凭借上一世的经验,罗列了三十多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情况一:车队途中遭遇群众拦车上访。处置流程:外围安保人员第一时间隔离,机动联络组组长(信访局长担任)立刻上前接触,了解诉求,安抚情绪,将人带离主路线。全程要求文明执法,严禁与群众发生任何肢体冲突。主车队不停留,按原计划行进。”
“情况二:视察期间突降暴雨,A方案路线积水。处置流程:路线规划组立刻启动b方案,通知所有点位人员转移。车队在指定备用点暂停,由机动联络组人员为领导送上干毛巾和热姜茶。”
“情况三:有记者提问超出预案的敏感问题。处置流程:被提问的领导可回答‘这个问题涉及的数据比较复杂,会后我们可以提供详细的书面材料’,然后由现场执行组组长(县委办主任担任)出面,以‘时间有限’为由,引导进入下一环节。”
……
每一条突发情况,都对应着一套清晰的、责任到人的处置流程。这意味着,一旦发生意外,负责的人只需要翻开手册,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行,根本不需要请示任何人,更不可能把电话打到江澈这里来。
写完最后一个字,江澈放下了笔。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腕,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凌晨三点。
窗外,夜色深沉,整个县城都已沉睡。办公室里,只有他桌上的台灯,还亮着一圈孤独的光晕。
他面前的桌子上,不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叠厚达百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感觉身体被掏空,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没有去想这份方案交上去会引起怎样的震动,也没有去想周国华会如何评价。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成了。
【叮!检测到宿主已完成任务核心内容,且方案完美度远超预期。】
【任务‘制定一份“看起来完美但能让你最省力”的接待方案’已完成。】
【奖励‘六小时优质睡眠’已发放,请宿主尽快查收。】
江澈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站起身,走到办公室角落的备用行军床边,倒头就睡。
几乎是沾到枕头的一瞬间,他就沉沉地睡了过去,连一丝梦都没有。
……
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
县委办主任一夜没睡好,顶着两个黑眼圈,早早地就来到了办公室。他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江澈那个方案到底搞得怎么样了。省领导视察,这可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心里盘算着,要是江澈的方案不行,他今天就得亲自带着人,不吃不喝也得重新攒一个出来。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推开了综合科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里静悄悄的。他一眼就看到了躺在行军床上睡得正香的江澈。
主任心里“咯噔”一下,凉了半截。这就睡了?方案呢?
他的目光,随即被江澈办公桌上那座小山似的稿纸吸引了过去。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拿起最上面的一页。
——《关于迎接钱振华副省长一行莅临我县视察调研的总体接待方案(草案)》。
仅仅是看了第一页的目录,主任的眼睛就瞪大了。当他一页一页地翻下去,从组织架构图,到“时间-空间”二维流程表,再到后面那一叠叠厚厚的、分门别类的专项工作手册……
他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他感觉自己手里捧着的,不是一份接待方案。
这是一台结构精密、逻辑闭环、甚至自带纠错程序的战争机器。
主任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他小心翼翼地将稿纸放回桌上,生怕惊扰了这件艺术品。他转过头,看着在行军床上睡得像个婴儿一样的江澈,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惊和敬畏。
这小子……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就在这时,办公室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马文才也睡不着,跑来办公室想看看情况。他刚探进头,就被主任一个严厉的眼神给逼了回去。
主任对他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指了指江澈,又指了指那叠稿纸,最后,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两个字:
“打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