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回来的头天晚上,阿爷坐在院子的杏树下,吧嗒着旱烟袋没说话。月光洒在地上,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永平在旁边劈柴,总觉得阿爷今日有心事。
果然,烟袋锅子在鞋底磕出火星子,阿爷开口了:“老婆子,明天去镇上问问女方家的意思,要是合眼,找王媒婆早点把亲事定下来。眼下农闲,别到时耽误秋收,早点订下来安心。”
永平手里的斧头顿了顿,脸瞬间红到耳根。
第二天一早,阿奶和大伯娘就去镇上托媒婆去问姑娘家的意思。到了下午便带回来好消息,姑娘说看着合眼缘。于是阿爷便挑了六月十八这天订婚。
这一天,阿奶翻出了樟木箱底的红布包,二十两银子沉甸甸的,她数了三遍才交给大伯娘:“这是家里卖山货、药材攒的,给秀兰家当聘礼,不能少。”又琢磨着:“光有银子不行,还得扯几匹布,打套银饰。秀兰那姑娘,上次见她穿的布衫都洗得发白了,准是个节省的的,咱别买花里胡哨的,实用最要紧。”
两人到了镇上,先找王媒婆。王媒婆一定亲日子都选好了,自己这媒婆钱就要到手了笑得眼睛都眯了:“婶子放心!秀兰她娘前儿还跟我说,永平这小伙子实诚,人品错不了。六月十八这日子好,我这就去跟秀兰家说。”
接着两人直奔银铺和布庄。掌柜的拿出好几款银饰,阿奶拿起一对光面银镯子,用指腹摸了摸:“这镯子厚实,带上大气,不丢面。”又挑了支刻着兰花的银簪:“这簪子秀气,配姑娘家的头发正好,不像那些镶珠子的,山里干活不方便。”选着选着阿奶又看中两个簪子,给大伯娘和娘一人挑了一根素银簪,大伯娘一直说没必要乱花钱。
“这些年家里一直不宽裕,苦了你和老二媳妇了,现在家里也宽裕了些,等以后孙女们出嫁每人都打套首饰。”阿奶眼含泪花说道。
在布庄,阿奶选了匹大红色的棉布:“这匹布给秀兰做嫁衣,还能缝床被子。”又选了匹鹅黄的细布:“这布软和,给秀兰做夏天的短褂,穿着凉快。”又挑了匹浅粉的:“这颜色嫩,做条裙子,姑娘家穿好看。”最后拿了两匹深灰的粗布:“这布耐穿,给秀兰爹娘做新衣裳,他们平时下地也能穿。”布庄老板帮着叠好,用红绳捆紧:“您老真是细心,这几匹布都是今年刚染的,质量好着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阿奶和大伯娘忙着备彩礼,阿爹和大伯则去牲口市场挑头牛、挑头驴。“山路难走,到时接亲得有像样的牲口,总不能让新娘子走着来我们山里,有了牲口家里以后卖山货、耕地也能用,算是给家里添份家业。”阿爷特意叮嘱。
阿爹和大伯来到牲口市场,这里格外热闹,牛哞驴叫此起彼伏。阿爹看中一头黄牛,毛色油亮,看着就壮实,刚要问价,摊主却挠着头说:“老哥,对不住,这牛昨天被人订了,我忘了告诉你。”
阿爹只好接着找,好不容易又看中一头,却发现牛的后腿有点跛,大伯皱着眉:“这不行,要是接亲的时候出岔子,多丢人。”
两人从早上转到中午,连口饭都没顾上吃,还是没挑到合适的。大伯叹着气:“要不咱们再去别的市场看看?”阿爹摇了摇头:“镇上就这一个牲口市场,再去别的地方,来回得两天,怕是赶不上定亲的日子了。”
就在两人犯愁的时候,一个老伯伯凑了过来:“老哥,我家有头黄牛和一头灰驴,黄牛三岁,正是干活的好年纪;灰驴温顺,驮东西稳当,就是家里老婆子病了急用钱,不然也不会想着卖这些老伙计。”
阿爹和大伯跟着老伯去了他家,一看就乐了——黄牛壮实,眼睛有神;灰驴耷拉着耳朵,看着就温顺。阿爹试着拉了拉牛的缰绳,黄牛乖乖地跟着走;大伯摸了摸驴的背,灰驴也不闹腾。
“就这两头了!”阿爹拍板,跟老伯讨价还价半天,终于把牲口买了下来。买了牲口去订了两辆板车,从此家里也是有牛车的人家了。
往回走的时候,夕阳都快落山了。阿爹牵着黄牛,大伯牵着灰驴,两人心里都踏实了。快到村口时,永吉和永祥早就跑出来等在路边,看见牲口,永吉立马冲上去,想摸牛的犄角,被阿爹拦住:“慢点,别惊着牛。”永祥围着灰驴转,嘴里念叨着:“以后接嫂子,就用驴车拉,肯定好看。
把牛和驴牵回院子,阿爷赶紧迎上来,围着牲口看了一圈,拍了拍牛背:“好牲口!永平成家了,有这两头牲口帮忙,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六月十八这天,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就忙活开了。大伯把两坛从镇上买的两坛酒搬上牛车,酒坛用红布裹着,还系了个红绸结;阿爹把一筐点心——桂花糕、芝麻糖、绿豆酥,都是从镇上最好的点心铺买的——放进竹篮。
永平穿着阿娘熬夜赶做的青布衫,领口缝得整整齐齐,袖口还绣了朵小兰花。他手里攥着秀兰送的鸳鸯帕子,手心都出了汗,阿娘看在眼里,笑着说:“别紧张,秀兰是个好姑娘,你们肯定合得来。”
一行人驾着牛车往秀兰家去。路上,阿爷反复叮嘱:“到了秀兰家,要懂礼貌,多听少说,别跟个闷葫芦似的。”永平点点头,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总怕自己说错话。
到了秀兰家,秀兰的爹早就站在院门口等了,看见牛车赶紧迎上来:“姜叔,你们可来了,快进屋坐。”阿爷拉着他的手,笑着说:“路上有点远,让你们久等了。”
进了院,阿奶把彩礼一一摆出来:二十两银子放在中间,银镯子和银簪用首饰盒装着,六匹布叠得整整齐齐,还有两坛酒、一筐点心,外加一些山里的山货,阿爷指着彩礼说:“秀兰她爹,这二十两银子是聘礼,给秀兰置点东西;这银饰和布,是给秀兰和你们两口子的;点心和酒,让你们尝尝鲜。秀兰是个好姑娘,永平要是以后敢欺负她,我第一个不饶他!”
秀兰爹看着满桌的彩礼,又看了看站在一旁、有些拘谨的永平,笑着说:“姜叔,你太客气了。我看永平这孩子实诚,做事又细心,人又踏实,秀兰跟着他,我们放心。”
屋里,秀兰跟着娘进了厨房,帮着摘菜。她穿着件浅蓝的布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时不时往院里瞟一眼。正好看见永平朝厨房这边看,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秀兰赶紧低下头,耳根都红了,手里的青菜都差点掉在地上。她娘看在眼里,笑着说:“这孩子,还害羞了。永平是个好后生,你们以后好好过日子。”秀兰点了点头,小声说:“娘,我知道。”
午饭时,两家人围坐在桌前,桌上摆着不少菜:炒青菜、炖豆腐、还有一盘腊肉,都是家常口味,却吃得格外热闹。阿奶给秀兰娘夹了块腊肉:“秀兰娘,你这手艺真好,比我做的还香。”
秀兰娘笑着说:“都是家常便饭,让你们见笑了。”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成婚的日子。阿奶说:“中秋前八月初十天气好,地里的活也少,就定在这天吧,图个吉利。”
她娘看了看秀兰,秀兰红着脸点了点头,才笑着说:“行,日子好就行,咱们不讲究排场,只要孩子们过得好。”
永平偷偷看了眼秀兰,秀兰也正好抬头,两人对视一笑,心里甜滋滋的。
吃完饭要走的时候,秀兰偷偷把永平拉到一边,递给他一个小布包:“这是我绣的帕子,给你。”永平接过布包,打开一看,帕子上绣着一对鸳鸯,针脚细密,颜色鲜亮。他赶紧说:“谢谢,我会好好收着的。”
秀兰红着脸说:“八月初十见。”说完就跑回屋里了。
驾着牛车往回走,阿爷看着永平手里的布包,笑着说:“这孩子,看来是真对眼了。咱们回去就准备婚礼,让永平风风光光地把秀兰娶进门。”永平摸着帕子,嘴角一直翘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