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的吆喝声刚落,就有个挎着竹篮的婆婆凑过来,手指轻轻戳了戳布包里的干菌子:“小伙子,你这菌子看着倒是挺干爽,没掺碎渣吧?多少钱一斤啊?”
永安赶紧直起腰,脸上堆着实诚的笑:“大娘,您放心!这都是咱在青龙山深处采的,晒的时候挑得仔细,一点碎渣的都没,二十文一斤。您要是多买些,我给您算十八文!”
婆子眉头一皱,拿了朵菌子看了又看,还闻了闻:“十八文?还是有些高了!县城杂货铺才十六文呢!我要一整筐,你就按十六文算,咋样?”
“大娘,您这价真不行!”永平连忙凑过来帮腔,手里也拿起朵菌子递过去,“您看这菌子,肉多厚实,炖肉炖菜都鲜!咱采的时候爬了大半天山,晒的时候也不敢暴晒,就怕丢了鲜味。这样,十七文一斤,再送您一斤干笋尝尝,您回家炖锅汤,尝尝鲜!”
婆子听了,又捏了捏笋子,笑道:“行!看你们也是实在庄稼人,不跟你们磨嘴皮了。一筐菌子,再把那干笋装上。对了,我家在前面巷子里,你可得帮我送上门,我这老婆子可抬不动一整筐。”
大伯赶紧应着,搬下筐子称了称,足足五十斤,婆子数了钱乐呵呵地在前头引路,大伯扛着筐子跟在后头。
刚送走这头,就有个穿青布短打的小厮迈着快步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着一模一样的人。
小厮说道:“你们这竹荪怎么卖的?我家老夫人最爱的就是用这竹荪炖鸡汤,大叔给我挑些最好的。”
“小哥,您瞧好!”阿爹连忙上前,小心翼翼捏起朵竹荪,“这竹荪是刚晒好的,您看这颜色,雪白透亮,五十文一斤,保证您家老夫人满意。”
小厮伸手捏了捏竹荪的网状裙边,又凑近闻了闻,点点头:“五十文倒也不算贵。你把最好的都挑出来,给我装三筐,坏的我可不要啊。”
阿爹眼睛一亮,赶紧拿了干净的细布,把竹荪仔细挑拣一遍,层层包好:“小哥您放心,咱挑竹荪比挑自家娃还仔细!您家老夫人要是觉得好,下次您提前说一声,我给您留着最顶尖的。”小厮付了钱,三人拎着竹荪,转身便走了。
这时,隔壁卖青菜的王老汉凑过来,手里还拿着把刚摘的青菜,笑着对阿爹说:“兄弟,你们这生意可真红火!才开张就卖了两笔大的,我这青菜摆了一早上,还没开张呢。”
阿爹笑着递了根烟过去:“托您的福,今儿运气好。您这青菜多新鲜啊,绿油油的,怎么会没人买?”
“唉,城里人本就不爱吃咱这普通青菜,今儿又赶上早市人少。”王老汉叹了口气,又瞅了眼摊位上的菌子,“不过你们这山货好,城里富人就稀罕这个。等会儿我也买一斤菌子,回家给老婆子炖锅汤,尝尝鲜。”
“那我给您算便宜点!”阿爹连忙应着,“十五文一斤,您拿回去尝尝,好吃下次再找我。”
正说着,就有个穿素色绸缎衣裳的妇人缓步走过来,身后跟着两个拎包袱的丫鬟。妇人说话端庄大气:“这竹荪是你们自己采的吗?看着倒是干净。”
“夫人,是咱自家人在青龙山采的,前天才晒好,还带着山里的味呢。”永安赶紧回答,语气也放轻了些。
妇人点点头,目光扫过摊位:“我要两筐竹荪,杂菌和干笋也各要一筐,一共多少银子?”
“夫人,竹荪五十文一斤,杂菌二十文一斤,干笋十五文一斤,我给您算实价,绝不掺水分。”阿爹连忙报了价,又补充道,“您要是觉得好,下次我们再来,直接给您送到府上去。”
“也好。”妇人让丫鬟付了钱,又叮嘱,“我家在秦府,下次送过来直接找我丫鬟小翠就行就行。”阿爹连忙应着,目送妇人带着丫鬟慢悠悠走远。
眼看日头爬到头顶,摊位上的货卖了大半,阿爹正琢磨着剩下的该怎么处理,就见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男人走过来,身后跟着个拎算盘的账房先生。
男人一眼扫过摊位上的干货,开口问道:“你这竹荪和干菌子怎么卖?我是‘福兴楼’的掌柜,姓刘。”
阿爹一听是酒楼掌柜,赶紧上前:“刘掌柜!咱这竹荪五十文一斤,干菌子二十文一斤,干笋十五文一斤,都是上好的干货,没一点掺假。您要是全要,我给您算便宜些。”
刘掌柜拿起朵竹荪,又捏了捏干菌子,满意点头:“你这货确实不错,肉厚、干爽。这样,剩下的竹荪、干菌子、干笋我全要了,竹荪四十五文一斤,干菌子十五文,干笋十文,你看行不?”
“刘掌柜,您这价着实低了些。”阿爹有些犹豫,“咱这货都是精挑细选的,竹荪更是挑的大朵,干菌子也没碎渣。您要是全要,竹荪四十七文,干菌子十七文,干笋十二文,这真是最低价了,再低咱就亏了。”
刘掌柜笑了,拍了拍阿爹的肩膀:“行!看你是实在人,就依你这个价。不过我有个条件——往后每十日,你给我‘福兴楼’送一批货,竹荪、干菌子、干笋都要,要是有新鲜野味也尽管送来,价格就按这次的算。但你得保证,这些山货不能再卖给其他酒楼,怎么样?”
阿爹又惊又喜,连忙点头:“行!刘掌柜您放心,我每十日准给您送最新鲜的货,绝不耽误您酒楼用,也绝不卖给其他酒楼!”
刘掌柜让账房先生算好钱,又跟阿爹约好下次送货的时间,才带着人走了。看着空荡荡的摊位,四人终于松了口气,脸上都露出了笑。
“总算卖完了!”大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语气里满是轻松,“这下好了,压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秋日山里山货多,乡亲们也可以继续多采点山货。”
阿爹拍了拍永平、永安的肩膀:“多亏了你们俩机灵,会说话,不然这货还不知道要卖到什么时候。走,咱也逛逛这县城,看看有啥新鲜玩意,买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四人收拾好摊位,牵着牛车,脚步轻快地往客栈走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