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完鸭蛋的第二日,山谷里天还没亮就飘起了淡淡的盐香。各家各户的小院里里,妇人们正忙着处理昨日从芦苇荡带回的野鸭蛋。
竹筐里的青绿色鸭蛋码得整整齐齐,沾着的泥点早已被擦拭干净,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阿娘和大伯娘蹲在院子里的石板地上,面前摆着一口大陶缸,旁边放着粗盐、还有阿爷喝的酒,草木灰和晒干的稻草。
阿娘拿起一枚鸭蛋,在酒里泡一会然后又在盐堆里滚了一圈,让蛋壳均匀地裹上盐,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陶缸里。大伯娘则在一旁剪稻草,将剪碎的稻草铺在鸭蛋之间,防止它们相互碰撞。
“你看这蛋多饱满,腌好后肯定流油。”大伯娘拿起一枚鸭蛋掂了掂,脸上满是笑意。阿娘笑着应道:“可不是嘛,等咸鸭蛋腌好,去芦苇荡割点水芹菜,炒一盘水芹菜咸蛋,保管孩子大人们都抢着吃。”
院子角落里,月妍正蹲在竹篓边逗小鸭子。五只绒毛厚实的小鸭子“嘎嘎”地叫着,用扁扁的嘴巴啄着她递过去的水草。
看着竹筐里剩下的新鲜野鸭蛋,她忽然想起了现代的凉拌皮蛋、皮蛋瘦肉粥等美食。
她立刻跑到阿奶身边,拽着阿奶的衣袖撒娇:“阿奶,阿奶,我想吃皮蛋!你帮我腌皮蛋好不好?”
阿奶正坐在板凳上择菜,闻言愣了愣,皱着眉头问道:“皮蛋?那是啥东西?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听过。”
月妍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编了个谎话:“就是镇上杂货铺的掌柜说的!他说用特殊的法子腌鸭蛋,腌出来的蛋可香了,切开后里面的蛋黄是流心的,比咸鸭蛋还好吃!”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尽量把皮蛋的样子描述得生动些。
阿奶将信将疑地看着她:“镇上的法子?咱们山里哪有那些门道。”
“阿奶~ 你就试试嘛!就用几个鸭蛋试试,要是腌坏了也没关系!”月妍摇着阿奶的胳膊,眼睛里满是期待,嘴角还微微嘟起,一副不答应就不罢休的样子。
阿奶被她缠得没办法,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这丫头,真是说风就是雨。行吧,拿几个蛋试试,不过要是腌坏了,可不许哭鼻子。”
“太好了!谢谢阿奶!”月妍欢呼一声,立刻跑去竹筐里挑了个头匀称的野鸭蛋,小心翼翼地捧到阿奶面前。
阿奶看着眼前的鸭蛋,犯了难:“可我也不知道咋腌啊。”
月妍凭着记忆,努力回想腌皮蛋的方法:“侧柏叶,茶叶,干花椒加水煮半小时,倒出,过滤,侧柏叶,稻草烧成灰,盆里放入石灰,倒入前面煮的水搅拌,加点盐搅拌,草木灰揉碎,加入盆里搅拌,鸭蛋裹上草木灰搅拌后的泥,裹上烧好的灰,放入稻草上,放置黄泥巴封口,放置二十天。”
阿爷刚好从外面回来,听到祖孙俩的对话,接口道:“那我去山上摘点侧柏叶。”月妍连忙点头,脸上乐开了花。
与此同时,山谷里的男人们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再次前往芦苇荡套鸭子。
秦大山背着捕鸟网,手里还拎着几个加固过的竹笼,笑着对众人说:“昨天套了几只鸭子,今天争取多套些,咱们在山谷里找个有水的地方搭个鸭棚,以后就能天天有鸭蛋吃了!”
孩子们也挎着小小的竹筐,跟在大人们身后,叽叽喳喳地吵着要去捡更多的野鸭蛋。
队伍刚踏进芦苇荡,就有孩子惊呼起来:“快看!那片芦苇下面有个窝!”众人围过去,只见芦苇秆交织的隐蔽处,七枚带着浅褐色斑点的野鸭蛋正静静地卧在草窝里。
永祥抢先一步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鸭蛋捧进筐里,还不忘用小手轻轻拂去蛋壳上的草屑,转头对伙伴们扬了扬下巴:“我今天第一个捡到蛋!”
另一边,男人们已经开始部署套鸭计划。秦大山盯着水面上一群正在嬉戏的野鸭,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永安说:“那片水域芦苇密,适合设套。我们绕到上游驱赶,你们在下游布好藤套,注意别惊飞了它们。”
阿爹点点头,立刻和几个猎户散开,将提前编好的藤套藏在水草深处,又用芦苇叶轻轻遮掩。秦大山和大伯则拿起石子,往上游的水面扔去,“噗通”几声,石子落水的声响惊动了野鸭群。
它们扑棱着翅膀,朝着下游的方向飞去,几只来不及反应的小鸭子正好撞进了藤套里。
“成了!”秦大山兴奋地低喝一声,快步上前按住挣扎的幼鸭,小心翼翼地解开套子。这一次他们运气极佳,一口气套到了八只幼鸭,还有一只羽毛鲜亮的成年公鸭,公鸭扑腾着翅膀,发出响亮的“嘎嘎”声,秦大山赶紧用布条轻轻缠住它的翅膀,防止它挣脱。
孩子们的收获也不小。永吉在一片浅水洼边发现了野鸭的“秘密基地”,那里藏着三个鸭窝,足足有十九枚野鸭蛋。
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却不小心踩进了水洼里,裤脚全被打湿,可他只顾着护着竹筐里的鸭蛋,笑得一脸灿烂。还有几个孩子捡到了色彩斑斓的野鸭尾羽,他们把羽插在竹筐边缘,像插了一排小旗子,互相攀比着谁的羽毛更漂亮。
日头偏西时,男人们的竹笼里已经装满了野鸭,孩子们的小筐也被鸭蛋塞得鼓鼓囊囊。秦大山看了看天色,招呼道:“差不多了,咱们回去搭鸭棚!”
队伍返程时,孩子们走在最前面,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手里的鸭羽随着步伐轻轻晃动。男人们扛着竹笼,里面的野鸭偶尔发出几声“嘎嘎”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回到山谷,阿爷已经摘回侧柏叶。阿奶正忙着调腌皮蛋。
男人们则扛着工具来到山谷南侧的小溪边,这里水源充足,是搭鸭棚的好地方。他们砍来粗壮的树干做支架,又割了许多芦苇铺在屋顶,不一会儿,一个简陋却结实的鸭棚就初具雏形。
秦大山把套回来的野鸭放进鸭棚,又撒了些水草在里面,看着它们低头啄食的样子,笑着说:“等鸭子们适应了环境,很快就能下蛋了,咱们也能有鸭蛋吃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