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之后,锋芒内敛。林小满感知能力的突破,像给整个团队装上了一个高精度的“恶意雷达”。虽然还无法做到大范围扫描,但在近距离下,他已经能清晰分辨出能量场中是否混杂了那种冰冷的、带着破坏意图的“杂音”。
这份新能力很快迎来了检验的机会,只是谁也没想到,检验的方式会如此……生活化,甚至带着点鸡飞狗跳的烟火气。
事情源于楼下小卖部李伯的一个电话。电话里,李伯的声音又急又气,还带着点委屈:
“小林啊!你们快下来看看吧!我这小卖部要开不下去了!就这两天,来买东西的人,十个里有八个都跟吃了枪药似的!为了一毛两毛的零头能吵半天,拿个东西手重得像是跟货架有仇!连老王那个几十年的老好人,刚才都因为一包烟跟人红脸了!这……这风气不对头啊!”
若是以前,林小满大概会以为这是天气燥热或者附近有什么施工影响了大家心情。但现在,他心头立刻拉响了警报。
他带着苏晓和顾小飞下了楼。还没进小卖部门口,那股熟悉的、令人心烦意乱的粘滞感就隐隐传来。小卖部里人不多,但气氛明显不对。一个中年妇女正因为塑料袋要不要收费的问题,嗓门尖利地和收银的李伯争论;旁边一个年轻人挑选饮料时,把冰柜门摔得砰砰响;连门口趴着的李伯养的那条土狗,都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噜声。
林小满没有立刻进去,他站在门口,闭上眼睛,将那份新磨砺出的感知缓缓铺开。
超清视力下,小卖部内部原本应该平和、带着些许商品流通和邻里寒暄的温暖能量场,此刻却像是被滴入了墨汁。无数细密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黑色丝线混杂其中,它们并不强大,却像无形的挑唆者,不断放大着顾客们心中因琐事而起的些微不耐烦和火气,将它们催化成争吵的引信。
是“噪音”!虽然极其微弱,稀释在庞大的日常能量流中,几乎难以靠常规手段探测,但其核心那股冰冷的、唯恐天下不乱的破坏意图,在林小满的感知中,如同黑夜里的萤火虫,清晰可辨!
“是它。”林小满睁开眼,脸色凝重地对苏晓和顾小飞低声道,“非常微弱,但覆盖面很广,像……像往池塘里撒了一把毒饵。”
苏晓立刻启动探测器,调整到最高灵敏度模式,屏幕上的数据经过复杂算法过滤后,终于显示出背景噪音中那异常活跃的、带着模仿特征的微小峰值。“确认!是‘噪音’的低剂量扩散模式!它在尝试进行小范围、低强度的环境渗透和情绪挑动!”
“我靠!这么阴险?”顾小飞看着小卖部里那几个眼看就要吵起来的顾客,撸起袖子,“那还等什么?进去干它丫的!”
“别冲动!”林小满拉住他,“它太分散了,而且混杂在正常情绪里,强行净化会伤及无辜,就像不能在鱼塘里用炸药抓鱼。”他回想起父亲笔记中的警示,以及艺术中心那次依靠“纯粹小事能量”驱散污染的成功经验,心中有了计较。
“它想制造不和谐,我们就给它来点‘强效润滑剂’。”林小满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小飞哥,苏晓,我们这样……”
计划很简单,甚至有些“儿戏”。林小满走进小卖部,没有理会那对还在为塑料袋争执的男女,而是径直走到冰柜前,拿出几瓶最受欢迎的冰镇汽水。他付了钱,然后笑着对李伯说:“李伯,天热,我请大家喝汽水,消消火。”
说着,他拧开一瓶,递给那个正摔柜门的年轻人:“兄弟,天热容易上火,喝点凉的压一压。”
那年轻人愣了一下,看着递到面前的汽水,脸上的戾气僵住了,有些不知所措地接了过去。
顾小飞则发挥他自来熟的本事,凑到那对争吵的男女旁边,打着哈哈:“哎呀,大姐,大哥,多大点事嘛!不就个塑料袋嘛!我这有刚买的,送你们一个!来来来,都消消气,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苏晓则默默走到小卖部角落,那里放着李伯养的一小盆绿萝。她伸出手,假装整理叶片,实则将一股温和、宁静的意念,如同涓涓细流,注入那盆植物,让它成为一个微型的、散发安定频率的“绿洲”。
与此同时,林小满在做着最关键的事情。他一边分发汽水,说着缓和气氛的话,一边将自身那经过淬炼的、能够清晰分辨“意图”的感知力,如同精准的手术刀,锁定那些混杂在能量场中的、“噪音”伪装的黑色丝线。他没有试图去消灭它们——那会像在人群中开枪,容易误伤。他只是用自己那纯粹、安定、带着善意的“小事能量”频率,如同温暖的阳光照射到冰面上,精准地去“中和”那些冰冷丝线中蕴含的破坏性“意图”。
这个过程无声无息。在外人看来,只是几个热心邻居在劝架、请客喝汽水。
但效果,却立竿见影。
那个接过汽水的年轻人,脸上的烦躁肉眼可见地消退,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道了句谢。那对争吵的男女,在顾小飞的插科打诨和苏晓那盆绿萝散发的微弱宁静场影响下,火气也莫名小了下去,声音渐渐低了下来,最后那妇女嘟囔了一句“算了算了”,男人也闷头付了钱。
小卖部里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迅速泄了气,恢复了往常那种略带嘈杂却平和的邻里氛围。连门口那条土狗,也重新安静地趴了下来。
李伯看着这变化,目瞪口呆,拉着林小满的手:“小林……你们这……这就……好了?”
林小满笑了笑,没多解释,只是说:“可能就是天气热,大家火气大,说开了就好了。”
回到楼上事务所,苏晓看着探测器上已经恢复正常的能量读数,长舒一口气:“目标区域的‘噪音’污染已被清除。我们的方法有效!精准、低耗、且无副作用!”
顾小飞得意地一扬下巴:“那必须的!咱现在可是‘精准排雷兵’!”
老周听完他们的叙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点欣慰的笑容:“格(这)就对了。治大病,未必都要用猛药。有时候,一贴恰到好处的‘清凉散’,比啥都管用。”
林小满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恢复平静的小卖部,心中却并无多少喜悦。这次的成功,印证了他们的成长,但也暴露了“噪音”新的威胁模式——它不再仅仅针对特定的、能量异常的地点,而是开始尝试进行广泛的、低强度的社会渗透,像病毒一样,潜伏在日常生活最细微的摩擦处,悄然放大着人性的弱点。
“它学得更狡猾了,”林小满轻声说,像是对伙伴们,也像是对自己,“不再追求剧烈的破坏,而是试图让整座城市在无声无息中,变得……更加易怒,更加冷漠。”
这无疑是一场更加漫长、也更加考验耐心和智慧的战争。但他们已经找到了方法,磨利了武器。下一次,无论“噪音”以何种面目出现,他们都将更有准备地去应对。
城市的脉搏,需要更精心的守护。而这群“小事诊疗师”的使命,远未结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都市小事事务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