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农家院的饭局过后,我心里像立了根标杆,清楚哪些线不能碰。张乡长又找过我两次,一次说“村支书们想请教土豆种植技术”,一次说“王老板的采摘园想请你做规划”,我都找了扎实的由头推脱——第一次是红果村涵洞施工出了偏差,第二次是北部村庄的打井选址要现场勘探。
“修路的事最要紧,不能出岔子。”我拿着施工图纸去找张乡长汇报,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涵洞的钢筋型号得按设计来,刚才施工队想换细点的,我已经让他们停工了。”
张乡长正对着镜子整理领带,闻言动作顿了顿,转过身时脸上没什么表情:“你做得对,质量不能含糊。”他顿了顿,又恢复了惯常的笑,“忙完这阵有空了,还是得跟村干部们多走动,不然工作不好开展。”
“等路修通了一定去。”我顺着他的话应着,手里的图纸却没放下,“您看这变更单,需要您签字确认。”白纸黑字的公事公办,让他没机会再提饭局的事,签完字后挥挥手让我走,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避开了饭局,我把所有精力都扎进了项目里。红果村有几户村民嫌征地补偿款给得少,堵在工地不让施工,我提着水果去家里坐了三趟,算清每亩地的实际收益,又讲清修路后苹果能多卖的价钱,最后拍着胸脯保证:“要是路通了你们的苹果卖不上价,我个人补差额。”村民们被说动了,第二天一早就主动撤了障碍。
施工队的砂石料供应跟不上,我跑遍了周边三个乡镇的采石场,磨破嘴皮才让一家答应优先供货,条件是帮他们协调运输许可。那天回到乡里时已是深夜,办公楼只有赵书记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正对着全乡地图写写画画,桌上摆着没吃完的泡面。
“赵书记还没休息?”我推门进去,一股泡面味混着烟草味扑面而来。
他抬头笑了笑,指着地图上的红果村:“看看这条路通了后,能带动多少村子。你来得正好,这几个村的产业规划,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凑过去,把白天协调砂石料的事捡要紧的说了说,他听完点点头:“基层工作就是这样,千头万绪,得有耐心。”他递给我一瓶矿泉水,“听说张乡长最近总找你?”
我心里一紧,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含糊道:“张乡长挺关心项目的,经常指导工作。”
赵书记没再追问,只是看着我手里的施工日志,上面记着每天的进度、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密密麻麻写满了大半本。他翻了几页,突然说:“你在李家坳的水井图纸,我看过,画得很细致。现在这修路日志,还是这么扎实。”
“都是应该做的。”我有些不好意思。
“能沉下心做实事的年轻人不多了。”他合上日志,语气里带着真切的感慨,“基层诱惑多,能守住初心不容易。”窗外的月光照进来,在他鬓角的白发上镀了层银辉,“我在部队时,老班长常说,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每一步都得踩实了。”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从红果村的苹果销路,到全乡的产业布局,他没提张乡长半个字,却句句都在教我怎么当个踏实的干部。临走时他拍着我的肩膀:“好好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做了什么,他们都记在心里。”
这话像颗定盘星,让我心里更亮堂了。之后的日子里,我更专注于手头的事:帮红果村联系了县里的电商平台,培训土豆种植技术;协调农业局的技术员,给北部村庄的土壤做检测,推荐适合种植的作物;甚至连施工队工人的住宿问题,都跑去乡中学协调了两间闲置教室。
这些琐碎的事,赵书记都看在眼里。有次开班子会,讨论优秀项目申报,他特意把红果村修路的案例拿出来说:“这个项目能顺利推进,李泽岚同志功不可没,他不仅解决了技术问题,更理顺了群众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基层工作方法。”
张乡长坐在对面,手里转着钢笔,没说话也没反对,只是在表决时举了手。散会后他路过我身边,低声说:“你倒是会讨领导欢心。”语气里带着点酸意,却没了之前的试探。
我知道,他大概是明白了,我不是他要找的“自己人”,却也没站到他的对立面。这种不远不近的距离,或许是目前最好的状态。
在路快要修通的前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赵书记亲自带我来到工地视察,我们漫步在刚刚铺好的沥青路上,脚下的道路平坦而宽阔,散发着淡淡的沥青香气。
站在这条崭新的道路上,极目远眺,可以看到远处的村庄和果园。村民们在果园里辛勤地劳作着,忙碌的身影若隐若现。赵书记突然停下脚步,侧耳倾听,仿佛在捕捉什么细微的声音。
“你听,”他轻声说道,“好像有孩子在唱歌。”我也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果然,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从远处飘来,宛如天籁。
那是红果村的孩子们,他们围绕着新修的道路,欢快地蹦蹦跳跳,嘴里唱着自编的歌谣:“新路长,新路宽,苹果能卖好价钱……”歌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喜悦。
赵书记的眼眶渐渐湿润了,他转过头,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既有对孩子们纯真歌声的感动,也有对这条道路所带来的改变的自豪。
“这就是我们干工作的意义啊。”赵书记感慨地说,“看到孩子们这么开心,听到他们的歌声,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我用力点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避开了不必要的应酬,躲开了复杂的拉扯,把时间花在实实在在的事上,虽然累,心里却踏实。这大概就是赵书记说的“初心”——不管周围环境多复杂,守住为群众办事的本分,就永远不会走偏。
红果村的路通车那天,村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把我和赵书记推到最前面。红果树村民颤巍巍地递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修路,情系百姓”。阳光下,赵书记握着我的手,用力晃了晃,什么都没说,但我懂他的意思——这条路,我们没白修;这份信任,我们没辜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窑洞到省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