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织网之术(上)·材料筹备
秋意愈发浓烈,山林间的树叶开始染上金黄与火红,一阵风吹过,便有枯叶簌簌飘落,铺满了部落周边的小径。张轩站在石楼的阳台上,目光望向不远处的河流——那是部落重要的水源,也是潜在的食物来源。自建成厕所、造出夜光石后,部落的生活习惯逐渐走向规整,族人不再受随地排泄带来的疾病威胁,夜晚出行也多了份安心。但张轩很清楚,随着冬季临近,单纯依靠狩猎和储存的熏肉、果干,未必能支撑整个部落安稳过冬。
他想起穿越前了解到的原始部落生存法则,冬季野兽踪迹难寻,狩猎难度会成倍增加,而河流即使结冰,冰下也藏着大量鱼类,若是能掌握捕鱼的技巧,便能为部落增添一份稳定的食物保障。捕鱼的关键,在于渔网——原始人或许会用尖锐的树枝叉鱼,但效率极低,只有织出细密的渔网,才能大规模捕获鱼类。
“轩神!”熟悉的声音从楼下传来,石提着一把刚打磨好的石斧,快步走到石楼前,身后还跟着几个扛着猎物的族人。今日狩猎队运气不错,捕获了两头狍子,石第一时间就想将新鲜的猎物送到张轩这里。
张轩下楼,目光落在石手中的石斧上——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部落人打磨石器的手艺已有长进,石斧的刃口比之前更加锋利,但依旧是简单的砍砸工具。他接过石递来的狍子腿,指尖感受到肉质的鲜嫩,随即说道:“石,冬季快到了,狩猎会越来越难,我们得想办法从河里找食物。”
“河里?”石愣了一下,疑惑地看向不远处的河流,“轩神是说……吃鱼?可鱼在水里游得太快,用石矛叉不了几条啊,以前部落也试过,忙活一天也就能抓两三只小鱼,不够塞牙缝的。”
“用矛叉当然不行,”张轩摇了摇头,伸手在地上用树枝画出一张网的形状,“我们要做这个东西,叫‘渔网’,用它撒进河里,就能困住很多鱼,比用矛叉快十倍、百倍。”
石盯着地上的图案,眉头紧锁,仔细琢磨着“网”的形状:“这东西……能用吗?看起来就是一堆绳子缠在一起,鱼不会从缝里跑掉吗?”不仅是石,周围的族人也围了过来,看着地上的图案,满脸都是不解——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坚硬的石器、锋利的骨刀才能捕猎,用“绳子”做的东西,怎么可能抓住滑溜溜的鱼?
张轩没有直接解释,而是笑着说道:“能不能用,试过就知道。想要做渔网,首先得找做网的材料,你们跟我来,我们去山林里找找。”他知道,对于从未见过渔网的原始人来说,空口解释不如亲自带他们寻找材料、演示制作,只有让他们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能真正信服。
石虽然仍有疑惑,但对张轩的信任早已深入骨髓,立刻招呼身边的族人:“都放下东西,跟着轩神去山林里找材料!”族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猎物和工具,跟在张轩身后,朝着部落后方的山林走去。队伍中,几个负责采集的女族人也跟了上来,她们常年在山林里寻找野果、野菜,对植物分布更为熟悉,其中一个名叫“叶”的女族人,是部落里采集技术最好的,总能找到最饱满的野果和最鲜嫩的野菜。
山林里的树木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张轩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植物,他需要两种核心材料:一种是坚韧且有弹性的藤蔓,适合作为渔网的主绳;另一种是纤细且柔软的树皮纤维,能用来编织渔网的网眼。
“大家看,这种藤蔓就很好。”张轩停在一丛攀爬在树干上的藤蔓前,伸手扯了扯藤蔓的枝条——这种藤蔓名为“葛藤”,茎秆粗壮,表面光滑,且富含纤维,拉力极强,即使承受成年人的重量也不易断裂。他用力将一根葛藤从树干上扯下来,递给身边的石:“你试试,拉一拉,看看它结实不结实。”
石接过葛藤,双手抓住两端,用力向两边拉扯。葛藤被拉得笔直,却没有丝毫断裂的迹象,甚至连明显的变形都没有。石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又试着将葛藤缠绕在树干上,用力拉扯,依旧纹丝不动。“轩神,这东西太结实了!比我们平时用来捆猎物的藤条结实多了!”石的语气里满是惊喜,他能想象到,用这种藤蔓捆猎物,再也不用担心猎物挣扎时藤条断裂。
“这只是第一步,”张轩笑着说道,“大家分头行动,收集这种葛藤,记住要选粗细均匀、没有虫蛀的,尽量长一点,最少要一人高。收集的时候小心点,别被藤蔓上的刺划伤。”
族人们立刻分散开来,在山林里寻找葛藤。叶带着几个女族人钻进灌木丛,她们动作灵活,很快就发现了几丛长势茂盛的葛藤。叶伸手摸了摸葛藤的茎秆,确认没有虫蛀和损伤后,才用随身携带的石刀将葛藤从根部割断,小心翼翼地卷起来,避免藤蔓被折断。“大家都仔细点,选这种颜色深、摸起来硬实的,才够结实。”叶一边收集,一边提醒身边的女族人——长期的采集经验,让她对植物的好坏有着敏锐的判断。
张轩则继续在山林里寻找第二种材料——树皮纤维。他走到一棵桑树前,桑树的树皮厚实且富含柔韧的纤维,是制作细绳的绝佳材料。他用石斧在树干底部轻轻划开一道口子,然后用手慢慢剥离树皮,露出里面白色的纤维层。“大家看,这种树皮里面的纤维,特别适合做细绳子,”张轩将剥下来的树皮递给身边的族人,“我们要的不是外面的硬皮,而是里面这层软纤维,把它撕下来,晒干后就能用来编织。”
族人们纷纷效仿,寻找树干粗壮、树皮完好的树木——除了桑树,他们还发现杨树、构树的树皮也有类似的软纤维。大家小心翼翼地用石斧划开树皮,再用手剥离纤维层,将剥好的纤维层堆放在一起。一开始,有人用力过猛,把树皮连同树干的木质部分一起剥了下来,张轩看到后,立刻上前示范:“划口子的时候不能太深,只要能把树皮分开就行,太用力会伤到树干,以后就再也长不出好树皮了。”
叶在剥离树皮纤维时,展现出了女族人特有的细心。她没有用石斧,而是用手指轻轻抠开树皮的边缘,一点点将纤维层撕下来,这样既能保证纤维的完整,又不会损伤树干。“用手慢慢撕,比用石斧更稳妥,你们看,这样撕下来的纤维又长又完整。”叶一边演示,一边教身边的族人,很快,女族人们剥离纤维的速度就超过了男族人。
在众人的努力下,很快就收集了一大堆葛藤和树皮纤维。石看着堆在地上的材料,疑惑地问道:“轩神,这些藤蔓和纤维,怎么才能变成你画的‘渔网’啊?藤蔓这么粗,纤维又这么散,根本连不起来。”
“别急,我们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处理,”张轩指着地上的葛藤,“第一步,要把葛藤外面的硬皮去掉,只留下里面的纤维芯,这样既轻便又柔韧;第二步,把树皮纤维晒干,然后搓成细绳子;第三步,用搓好的细绳子,编织成网眼。”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根葛藤,用石刀将外面的硬皮慢慢刮掉——葛藤的硬皮很容易剥离,只要顺着藤蔓的纹理刮,很快就能露出里面乳白色的纤维芯,摸起来柔软且有弹性。
石看着张轩手中的动作,立刻明白了过来,也拿起一根葛藤,用石刀尝试刮皮。一开始,石刀总是刮到纤维芯,把纤维芯刮得坑坑洼洼,张轩看到后,握住石的手,手把手地教他:“刀要放平,用力均匀,顺着藤蔓的方向刮,就像给猎物剥皮一样,不能太用力。”在张轩的指导下,石渐渐掌握了技巧,很快就刮好了一根葛藤的硬皮,看着手中光滑的纤维芯,石脸上露出了笑容:“轩神,原来这么简单,我学会了!”
族人们见状,也纷纷拿起石刀,开始处理葛藤。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刮葛藤皮,一边聊着天,山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叶坐在女族人中间,她刮皮的动作又快又好,很快就处理好了一堆葛藤纤维芯。“大家刮的时候,把刮下来的硬皮收集起来,晒干后可以用来引火,别浪费了。”叶说道——在物资匮乏的原始部落,任何有用的东西都不能轻易丢弃,这是族人们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法则。
太阳渐渐升到头顶,秋老虎的热浪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让人格外燥热。张轩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地上已经处理好的一堆葛藤纤维芯和树皮纤维,说道:“大家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下午我们继续处理材料,还要教大家搓绳子。”
族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拿出随身携带的熏肉和野果,坐在树荫下休息。石走到张轩身边,递过一块用树叶包着的熏肉:“轩神,你也吃点,今天找的这些材料,真的能做成渔网吗?要是真能捕到很多鱼,这个冬天我们就不用愁了。”
张轩接过熏肉,咬了一口,肉质虽然不如新鲜肉鲜嫩,但经过熏制后,带着独特的香味。他点了点头,说道:“肯定能。等渔网做好了,我们去河边试试,保证能让大家吃到足够的鱼。冬天的时候,就算河面结冰,我们也能凿冰捕鱼,再也不用怕冬天没食物了。”
石听了,眼睛一亮,激动地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以前冬天,部落里的老人和孩子总是吃不饱,要是能有鱼吃,大家就能安安稳稳过冬了。”他转头看向其他族人,大声说道:“大家都听到了吗?轩神说,用我们找的材料做成渔网,冬天也能有鱼吃,大家加把劲,把材料处理好!”
族人们听了,都兴奋起来,原本有些疲惫的身体仿佛又充满了力量。他们纷纷加快了吃饭的速度,恨不得立刻就把材料处理好,开始制作渔网。叶也对身边的女族人说道:“我们下午好好学搓绳子,早点把渔网做出来,让小孩子们冬天能吃饱饭。”
下午,阳光依旧炽热,但族人们的热情更高。张轩先教大家处理树皮纤维:将收集到的树皮纤维摊开,铺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石板上,让阳光将其晒干。“一定要晒透,不然纤维会发霉,就用不了了,”张轩一边翻动着纤维,一边说道,“晒的时候要经常翻动,让每一面都能晒到太阳。”
女族人们主动承担起晾晒纤维的工作,叶带领着大家,将纤维均匀地铺在石板上,每一块石板都铺得薄薄的,确保纤维能快速晒干。“大家分着来,一人负责几块石板,定时翻动,别让纤维晒糊了。”叶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女族人们分工明确,很快就将所有纤维都晾晒妥当。
另一边,男族人们则继续处理葛藤,将刮掉硬皮的纤维芯按照粗细分类:粗一点的纤维芯用来做渔网的主绳,细一点的则用来辅助编织。张轩还教大家将葛藤纤维芯浸泡在河里——经过水的浸泡,纤维芯会变得更加柔韧,不易断裂。“浸泡一个时辰就行,不能泡太久,不然纤维会变软,没有拉力了,”张轩站在河边,看着族人将纤维芯放进水里,“泡好后,拿出来晾干,然后就可以开始搓绳子了。”
浸泡纤维芯的间隙,张轩开始教大家搓绳子。他拿起几根晒干的树皮纤维,将纤维的一端对齐,用左手固定,右手握住纤维,向一个方向用力搓动。随着手部的转动,原本松散的纤维渐渐拧成一股,形成了一根细细的绳子。张轩一边搓,一边讲解:“搓的时候,要用力均匀,让纤维拧得紧一点,这样绳子才结实。一根绳子不够粗,可以把几根细绳子合在一起,再搓一遍,就能变成粗绳子了。”
族人们看得认真,纷纷拿起树皮纤维,模仿着张轩的动作搓了起来。一开始,大家的动作很生疏,要么用力过猛,把纤维扯断,要么拧得太松,绳子一拉就散。石尝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搓出一根像样的绳子,不由得有些急躁,把纤维扔在地上,说道:“这东西怎么这么难搓?手都酸了,还是搓不好。”
张轩走过去,捡起地上的纤维,重新递给石,笑着说道:“别急,慢慢来,一开始都这样。你看,左手要把纤维固定好,不能让它动,右手搓的时候,要跟着纤维的纹理走,不是用蛮力。”他再次握住石的手,手把手地教他搓绳子,感受着手部的力度和转动的节奏。
这一次,石慢慢找到了感觉,手中的纤维渐渐拧成了一根细细的绳子,虽然不算太均匀,但总算是成型了。石看着手中的绳子,兴奋地说道:“轩神,我搓成了!我真的搓成了!”他像个孩子一样,举起绳子向其他族人展示,脸上满是自豪。
其他族人受到鼓舞,也更加用心地练习。叶学得很快,她的手比男族人更灵巧,手指轻轻转动,纤维就听话地拧成一股,很快就搓出了一根均匀且结实的细绳子。“大家看,搓的时候手指要灵活点,跟着节奏转,别太用力,”叶一边演示,一边教身边的女族人,“你们看,这样搓出来的绳子又匀又结实。”在她的指导下,女族人们搓绳子的技巧进步很快,搓出来的绳子质量也越来越高。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林里,将树叶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经过一天的忙碌,族人们收获颇丰:处理好的葛藤纤维芯堆成了小山,晒干的树皮纤维也有了不少,还搓出了一大批粗细不一的绳子。张轩看着地上的成果,满意地点了点头:“今天大家做得很好,材料差不多够了,明天我们就开始编织渔网。大家回去后,把今天搓好的绳子收好,别弄湿了,明天一早,我们还在这里集合。”
族人们纷纷应和,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他们扛着处理好的材料,提着搓好的绳子,慢悠悠地向部落走去。石走在张轩身边,看着手中的绳子,感慨地说道:“轩神,以前真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藤蔓和树皮,还能做成这么有用的绳子。等渔网做好了,我们一定能捕到很多鱼!”
“不止是捕鱼,”张轩说道,“绳子还能用来捆东西、建房子、做陷阱,以后用处多着呢。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身边的很多东西,都能变成有用的宝贝。”
回到部落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石楼和厕所旁的夜光石开始散发柔和的光芒,照亮了部落的小径。女族人们将搓好的绳子挂在石楼的屋檐下,避免被露水打湿;男族人们则将葛藤纤维芯和树皮纤维堆放在干燥的山洞里,用树叶盖好,防止受潮。
叶回到山洞,还在想着白天搓绳子的技巧。她拿出自己剩下的一点树皮纤维,借着窗外夜光石的光芒,继续练习搓绳子——她想明天能带领女族人们织出更细密的网眼,帮部落多捕些鱼过冬。
张轩回到石楼,坐在客厅的木椅上,喝了一口温热的开水。他看着窗外夜光石的光芒,听着部落里渐渐平息的喧闹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织网只是为过冬做准备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教大家编织渔网、设置捕鱼陷阱、学习冰下捕鱼的技巧……但他并不着急,他有足够的耐心,一点点引导部落走向更好的生活。
夜色渐深,部落里的族人都已入睡,只有夜光石的光芒依旧柔和地亮着,守护着这片刚刚开始走向文明的土地。张轩躺在床上,脑海中勾勒着渔网织成后,族人在河边捕鱼的热闹场景——男人们撒网,女人们分拣鱼获,孩子们在河边嬉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张渔网,更是部落走向安稳生活的希望,是他用天启之力,为这片原始大陆带来的又一份温暖与生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