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订单成功的喜气,像一瓢滚水,泼在“林记”这锅将沸未沸的油茶上,滋啦啦地腾起一片欢实的油花儿,香气四溢。厂院里,连那老槐树新发的嫩叶,都仿佛比往日更水灵了几分。工人们走起路来,脚下生风,嗓门也亮堂了,言语间透着股扬眉吐气的劲儿。
可这喜气底下,晓燕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亮堂里透着几分审慎。吴技术员信里那几句关于“甜度”、“色差”的提点,像几根看不见的丝线,牵着她那不敢完全放松的神经。南边的市场,笑脸背后是挑剔的眼光,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何况,“南北货栈”那“深度合作”的由头,像天边一抹捉摸不定的云,不知会带来甘霖,还是风雨。
约定的日子说到就到。这天晌午刚过,那辆熟悉的、印着“南北货栈”字样的半旧吉普车,便再次吭哧着停在了“林记”的厂门口。下来的不只是吴技术员,还有一个穿着藏蓝西装、打着领带、约莫三十出头的年轻男人,手里提着个黑色的公文包,眼神活络,透着股不同于吴技术员的精明干练。吴技术员介绍,这是“南北货栈”市场部的陈经理。
晓燕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热情地将两人迎进厂里。寒暄几句,便引着他们直接去了车间。这一次,吴技术员看得比上回更细,尤其是在那口加了简易导流板的吊炉前,停留了许久,又是测温,又是观察火苗,还让沈技术员搬来梯子,查看了炉膛内部的改动情况。
“热效率有提升,”吴技术员依旧是那副平铺直叙的腔调,指着炉壁上几个新画的粉笔记号,“但不同区域温差还是超过十五度。可以考虑在这里,”他点了点炉门上方一个位置,“加个小风门,手动调节,能进一步改善。”
沈技术员连忙拿着本子记下,如同得了圣旨。
陈经理则更关注产品和流程。他拿起新包装的点心,翻来覆去地看,又仔细询问了原料的来源、成本,甚至掰着指头跟晓燕算起了单块点心的物料和人工。他那双眼睛,像是自带算盘,滴溜溜地转着,透着生意人特有的精明。
“林厂长,”陈经理放下点心,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首批试销,效果不错,证明‘林记’这老牌子,在南边是有市场的。我们高总很重视,所以派我和吴工一起来,就是想跟贵厂建立起更稳定、更深入的合作关系。”
他顿了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新的合同草案,递到晓燕面前:“这是我们拟定的长期供货协议草案,林厂长可以先看看。除了保证每月的采购量,价格上也比试订单有所上浮。更重要的是,”他加重了语气,“我们希望能与‘林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战略合作?”晓燕接过那份厚厚的草案,心里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对。”陈经理侃侃而谈,“所谓战略合作,就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了。我们将把‘林记’作为我们‘传统精品点心’系列的核心供应商,投入资源进行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同时,我们也会在技术升级、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提供更深入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林记’提升整体竞争力,共同把市场做大。”
他话锋一转,指向了那份合同草案里的具体条款:“比如,为了保证产品品质的绝对稳定和标准化,我们希望‘林记’能逐步引入更精确的计量设备,建立更严格的原物料检测体系。还有这包装,”他拿起一个点心盒,“设计可以更统一,更系列化,突出‘林记’的品牌标识。这些,我们都可以提供支持。”
晓燕翻看着合同草案,里面条条框框,写得密密麻麻,许多名词她都是头回见——“最低采购保障”、“排他性供货条款”、“品牌使用规范”、“联合市场推广”……看着看着,她的眉头渐渐锁了起来。这“战略合作”,听着光鲜,可里头的门道,似乎比想象中更深,牵涉也更广。尤其是那“排他性”和“品牌使用”几条,隐隐让她觉得,像是要把“林记”更深地绑在“南北货栈”这条船上。
“陈经理,”晓燕合上草案,抬起眼,语气平和却带着试探,“贵公司的诚意,俺感受到了。只是这‘战略合作’,牵扯不小,尤其是这品牌、这排他性……俺得跟厂里大伙儿,好好琢磨琢磨。”
陈经理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却锐利了些:“当然,当然!合作是大事,慎重是应该的。不过林厂长,市场不等人啊。南边那边,我们已经开始前期宣传,消费者对‘林记’的期待很高。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供应,这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恐怕……机会转瞬即逝啊。”
这话,听着是提醒,却也不乏施加压力的意味。
一直沉默的吴技术员,此时也开了口,话是对着沈技术员说的,意思却是说给晓燕听:“标准化是规模化生产的基础。没有稳定的品质和可控的成本,再好的产品,也难有大的发展。我们提供的技术和管理支持,是为了帮助‘林记’走得更远。”
晓燕听着,心里像是开了锅。陈经理画出的饼,又大又圆,充满了诱惑;可那饼里包裹的条款,却又像是无形的绳索。她既渴望借助“南北货栈”的力量,让“林记”真正走出困境,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又害怕在这合作中,一步步丧失自主,最终沦为别人的附庸。
她把目光投向一直蹲在车间角落、默默抽烟的李师傅。李师傅也正看着她,那混浊的老眼里,没有什么激烈的情绪,只有一种深沉的、洞悉世事的平静,仿佛在说:丫头,这章程,得你自个儿掂量。
送走了陈经理和吴技术员,晓燕没有立刻回办公室,而是独自一人,又来到了那口养着老面肥的粗陶缸前。缸里的面肥,在春日暖阳下,散发着宁静而醇厚的气息。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冰凉粗糙的缸壁,仿佛能从中汲取到某种古老而坚定的力量。
这吴工带来的新章程,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林记”或许真能乘风而起;用不好,也可能伤筋动骨。
她想起顾知行曾经说过的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或许,在签下这份沉甸甸的合同之前,“林记”最需要做的,不是急着攀附谁,而是先把自家的“筋骨”,锤炼得更强健些。
风从敞开的车间大门吹进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也带来了远方模糊而喧嚣的市场回响。
晓燕攥紧了拳头,心里渐渐有了决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