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春,荆州牧刘备在彻底消化了荆襄之地,兵精粮足,民心归附之后,终于将目光投向了隆中对策中至关重要的下一步——益州。卧龙诸葛亮所描绘的“跨有荆益”蓝图,如同指路的明灯,照亮了刘备集团未来的方向。
襄阳州牧府内,气氛庄重而隐含激动。核心文武齐聚一堂,商议西进大计。
刘备端坐主位,虽已年过半百,但眼中锐意不减反增,他环视众人,沉声道:“今荆州已定,然北有曹操虎视,东有孙权觊觎,终非久安之地。隆中对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今,当行第二步,兵发益州!诸君以为如何?”
军师将军诸葛亮羽扇轻摇,从容不迫地分析道:“主公所言,正合天时。益州牧刘璋,暗弱无能,政令不修,民有菜色而府库空虚,贤才抑郁而奸佞当道。更兼其与汉中张鲁,有杀母之仇,连年征战,民疲师老。此真乃天赐良机也!”
他走到巨大的西川地图前,继续道:“然益州险塞,剑阁、葭萌关天下雄关,若强攻,必损失惨重,旷日持久,恐曹操、孙权乘虚而入。亮有一计,可不费太多兵力,名正言顺入川。”
“哦?计将安出?”刘备身体微微前倾。
诸葛亮微微一笑:“刘璋性疑,且惧张鲁如虎。我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入川,陈说利害,言主公愿念在同宗之谊,提兵相助,共讨张鲁。刘璋为解眼前之危,必会应允。届时,我军便可借道入川,以助战为名,徐徐图之。待其醒悟,大势去矣!”
张合、文丑等将领闻言,皆露兴奋之色。张合抱拳道:“军师妙计!末将愿为先锋,为主公夺取头功!”
文丑亦大声道:“某这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正好去会会那西川的将领!”
刘备见麾下士气高昂,谋臣有妙策,心中大定,遂下定决心:“好!便依孔明之计!宪和(简雍),你素来能言,此番便由你为使,携我亲笔信与厚礼,前往成都,面见刘季玉(刘璋)!”
简雍入川,刘璋纳客
简雍领命,带着刘备言辞恳切的书信和丰厚的礼物,一路跋涉,抵达成都。信中,刘备极力渲染同宗之情,痛斥张鲁“米贼”祸乱汉室,表示愿尽起荆州之兵,助刘璋扫平汉中,永绝后患,事成之后,刘备愿退回荆州,益州之地尽归刘璋。
刘璋本就为张鲁之事焦头烂额,麾下谋士如张松、法正等人,早已对刘璋失望,暗中倾向刘备。在张松、法正等人的极力劝说下,刘璋果然中计,大喜过望,不顾黄权、王累等忠直之臣的拼死劝谏(王累甚至以死相谏,自悬于城门),决意迎刘备入川。
他不仅回信答应了刘备的“好意”,更派法正为使,返回荆州,正式邀请刘备率军入蜀,并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军资,约定刘备军至涪城(今四川绵阳)相会。
荆州点兵,卧龙定策
接到刘璋的回信和法正带来的详细情况,刘备再不迟疑,立刻在荆州点兵。
以诸葛亮总揽荆州留守事宜,总督南郡、襄阳、江夏等地军政,以、张合、文丑及大将霍峻(原刘表部将,善守)辅之,留下精兵三万,严防北面的曹操与东面的孙权。诸葛亮深知责任重大,向刘备保证必保荆州无虞。
刘备则自为主帅,以庞统(凤雏)为随军军师,以黄忠、魏延(原荆州将领,此时已归刘备)、陈到(刘备亲军白毦兵统领)等为大将,起马步军兵四万,号称五万,择吉日誓师,浩浩荡荡,沿长江逆流而上,经巫峡,入巴郡,正式踏上了夺取益州的征程。
初入西川,涪城会盟
刘备大军一路西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宣扬仁义,安抚地方,与刘璋麾下军纪败坏的部队形成鲜明对比,赢得了不少巴蜀士民的好感。
抵达巴郡重镇江州(今重庆)后,稍作休整,便继续北上,抵达涪城。刘璋早已在此等候,亲自出城迎接。两人相见,执手言欢,仿佛至亲兄弟。刘璋设宴款待刘备及其麾下将领,席间气氛融洽,宾主尽欢。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场面下,暗流已然涌动。庞统于席间暗中观察刘璋及其麾下文武,见刘璋确实暗弱,其麾下如张任、刘璝、泠苞、邓贤等将领虽对刘备抱有警惕,但亦难挽大局。而法正、张松等人,则与刘备方面眉目传情,暗通款曲。
涪城会盟后,刘璋返回成都,留下部分军队归刘备“节制”,并提供粮草,催促刘备北上攻打张鲁。
刘备则率军进驻葭萌关(今四川广元西南),此地乃入川咽喉,北拒张鲁,南望成都。他并未立刻对张鲁用兵,而是以此为基地,厚树恩德,收揽民心,同时与法正、张松等人密谋,等待一举夺取益州的最佳时机。
刘备兵发益州,标志着天下鼎足之势的最终一角,开始了激烈的铸造。荆州的猛虎,已然将爪牙探入了富庶而险要的西川盆地。一场决定西南归属,也深刻影响未来天下格局的大戏,正式在巴山蜀水间拉开了帷幕。刘璋的昏聩,刘备的隐忍,诸葛亮的运筹,庞统的奇谋,以及西川本土势力的向背,都将在这片土地上激烈碰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