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受封横江将军、北府水师都督,手握刘衍赋予的全权,心中激荡着知遇之恩与证明自己的强烈渴望。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他那些同样桀骜不驯却水性精熟、战技彪悍的“锦帆旧部”,奔赴青州水师基地——东莱及朐县(今连云港附近)等地,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铁血训练。
移植江东筋骨,重塑北水魂魄
甘宁深知,北方水卒虽不乏勇力,但缺乏系统性的水战理念和娴熟的舟船操控技巧。他带来的,是一整套源自江东、并经他本人实战锤炼的训练体系。
1. 根基:操舟弄浪。甘宁下令,所有水军士卒,无论新老,首先必须过了“水性”和“操舟”这两关。他摒弃了以往只在近岸平静水域训练的方式,直接将船只驶入外海、大泽,在风浪中练习舵橹操控、帆桅使用、船只转向与协同。士卒们每日与风浪搏斗,呕吐晕船是家常便饭,但甘宁与他的老部下亲自示范,同吃同住,用近乎残酷的手段,硬是在短时间内让北地健儿们逐渐适应了颠簸,掌握了在动荡船体上保持平衡和战斗的基础。
2. 战技:弓弩接舷。甘宁结合北方军队擅长弓弩的特点,强化水上射击训练。他设计了特殊的移动靶船,让士卒在颠簸的船上练习精准射击。同时,他将自己擅长的接舷跳帮战术列为重点,训练士卒使用钩拒、长索,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船只靠拢、飞跃敌船、进行白刃格斗的能力。他带来的老部下作为教官,将那种亡命徒般的悍勇之气传染给了北方士卒。
3. 阵法:协同出击。甘宁摒弃了北方水军以往略显呆板的阵型,引入了江东水军灵活多变的战法。训练小船队之间的掩护、穿插、分割、包围,以及大小战舰的配合作战。他强调速度和突然性,号令旗帜与锣鼓号角相结合,要求各部反应迅捷,如臂使指。
以身作则,悍将风范
训练场上,甘宁永远身先士卒。他能站在最颠簸的船头纹丝不动,张弓搭箭,百步穿杨;他能亲自挥舞铁链钩拒,演示如何精准地钩住敌船;他能赤膊跳入冰冷的海水中,救起失足落水的士卒。其勇猛与豪爽,很快赢得了底层士卒的敬畏与拥戴。虽然他训练手段严苛,动辄打骂,但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且与士卒同甘共苦,使得这支新生的北府水师迅速凝聚出了一股强悍的向心力。
初见成效,龙吟初现
经过数月近乎不眠不休的操练,北府水师的面貌焕然一新。船只调度井然有序,士卒操舟娴熟,弓弩射击精准度大幅提升,接舷战术也演练得有模有样。甘宁甚至组织了数次小规模的实战演练,模拟袭击沿海“匪巢”(实为设定的目标),检验训练成果,新水师展现出的攻击性和协同能力,让观战的于禁、张辽、颜良等宿将都暗自心惊。
这一日,刘衍携郭嘉、贾诩等人亲至朐县水寨视察。但见碧海之上,数十艘战船劈波斩浪,变化阵型如行云流水。号旗挥舞间,舰船时分时合,弓弩齐发,覆盖精准;模拟接舷时,士卒们吼声震天,动作迅猛,俨然已有一股精锐之气。
甘宁驾着一艘快船,如飞鱼般靠岸,跃上码头,对刘衍抱拳,声若洪钟:“主公!北府水师,已成雏形!虽尚不及江东水师久经战阵,然假以时日,必可为主公横锁大江,踏平吴会!”
刘衍望着眼前精神抖擞、肤色黝黑的水师将士,再看向自信勃发的甘宁,心中大悦:“兴霸辛苦了!有此水上雄师,何愁天下不定!继续加紧操练,所需钱粮物资,一概优先供给!我要的,是一支能在大江之上,与周瑜一较高下的无敌舰队!”
“诺!末将领命!”甘宁眼中燃烧着熊熊斗志。
暗流涌动,天下瞩目
北府水师在甘宁手中脱胎换骨的消息,不可能完全保密。细作将情报传回江东,周瑜闻之,沉默良久。他深知甘宁之能,更知刘衍给予的支持是何等巨大。
“甘兴霸……北水已成气候矣。”周瑜对鲁肃叹道,“将来江上,必有一场恶战。”
而在西蜀,诸葛亮接到此讯,亦在隆中对策的基础上,更加紧迫地督促刘备加强荆州水军建设,并思考着如何利用这新出现的三角关系。
甘宁的训练,不仅是在打造一支军队,更是在搅动整个天下的棋局。北方水师的崛起,标志着刘衍的争霸战略进入了新的阶段,长江天险,在未来,或许将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一只由北方猛虎武装起来的蛟龙,正磨砺着它的利爪与尖牙,准备向江南和巴蜀,发出震撼世界的咆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