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前面好像有动静。阿碧突然拉住周易的衣袖。她这半年来武功精进,耳力已远超常人。
周易凝神细听,前方百丈外的树林中,确实传来兵刃相交之声。他眉头微皱:去看看。
三人加快脚步,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十余名黑衣汉子正围攻一辆翻倒的马车。车旁站着个三十出头的文士,手持一柄青锋剑,虽招式生疏,却透着一股浩然正气。更令人心惊的是,一个粗布衣衫的车夫倒在血泊中,身下还护着个十一二岁的孩童。
住手!段誉怒喝一声,凌波微步施展到极致,眨眼间已冲入战团。他右手少泽剑轻点,三名黑衣人应声倒地。
周易身形如鬼魅般闪动,苍青剑气纵横交错,瞬间又制服五人。阿碧则趁机救下那孩童,退到安全处。
剩余黑衣人见势不妙,呼啸而退。段誉正要追击,却被周易拦住:救人要紧。
那文士惊魂未定,拱手道:在下黄裳,多谢三位义士相救。
周易心头一震。黄裳!未来《九阴真经》的创作者!眼前这个略显文弱的进士,竟然是黄裳?
车夫伤势极重,胸口一道刀伤深可见骨。黄裳跪在他身旁,声音发颤:郭大哥是为救我而伤,他全家都...
车夫艰难地睁开眼:黄...黄大人...小虎子...
阿碧怀中的孩子哭喊着,扑到车夫身上。猎户用最后的气力摸了摸孩子的头,便再无声息。
这帮贼人,是冲着在下所携的《万寿道藏》编纂手稿而来。黄裳悲愤道,可怜郭大哥无辜受累...
周易蹲下身,轻按车夫腕脉,摇头叹息。他看向哭成泪人的孩子:这孩子...
我收养他!黄裳不假思索道,随即又面露难色,只是此番汴梁述职,路途遥远...
不如让他跟着我吧。周易突然开口,我观这孩子根骨不错,可传他些防身之术。
黄裳大喜过望,再三拜谢。那孩子名唤郭岩,才十二岁,却已显露出猎户之子的坚韧。他跪在周易面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感谢恩公收留。
当夜,众人在破庙中暂歇。黄裳取出随身携带的部分道藏手稿,与周易秉烛夜谈。
周先生,在下虽中进士,却始终醉心道法。黄裳抚摸着书稿,这《万寿道藏》包罗万象,尤重柔弱胜刚强之理...
周易心中一动,这不正与逍遥派武学理念相通?他略作思索,便道:黄大人可曾想过,道法自然,为何能衍生出绝世武功?
黄裳一怔:这...
天地万物,皆有其。周易以指代笔,在地上勾画太极,水至柔,却能穿石;风无形,却能拔树。逍遥派武学精髓,便在顺势而为四字。
黄裳如醍醐灌顶,连连称妙。二人论道至天明,从《道德经》谈到《南华经》,又及《黄帝阴符经》。周易将逍遥派部分武学理念融入道理解析,听得黄裳如痴如醉。
周先生真乃奇人!黄裳由衷赞叹,他日若有机会,定当再请教益。
次日分别时,黄裳将部分手稿赠予周易:此乃在下对《阴符经》的批注,权当谢礼。。
郭岩换上阿碧为他改小的衣衫,默默跟在周易身后。这孩子虽年纪小,却异常沉稳,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看着黄裳渐渐远去的马车:听说汴梁是大宋京城,非常繁华,我们不去江南了,北上汴梁
周大哥,咱们不去江南了?段誉还在想着他的王姑娘,周易不在身边,好像追王姑娘的底气都弱了一点。
周易笑嘻嘻的看着段誉“段公子,你天资聪颖,际遇不凡,未来成就不可限量。一切随心所遇即可,是你的总归会是你的”
段誉仿佛明白了啥“周大哥,我还是决定南下,在此跟你辞别,一个去曼陀山庄去找王姑娘”
阿碧对自己公子的秉性有些了解,心知自家公子是想暗中保护那位黄大人:公子似乎对那位黄大人格外看重?
此子非凡。周易轻声道,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郭岩突然开口:恩公,我能拜你为师么?
周易摸了摸郭岩的小头“我们逍遥派不轻易收徒,你还是跟阿碧一样叫我公子吧。”
郭岩跪地不起“公子,那我可以跟你学武功为爹爹报仇么”
周易蹲下身,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学武不为报仇,而为守护。记住你爹爹是怎么死的——他为救人而死,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郭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却攥得紧紧的。
周易潇洒一笑“这样吧,此去汴梁旅途遥远,也不能一直走路,你替我们赶马车,我先教你一些吐纳的方法”
告别段誉之后,周易让阿碧去买了一辆马车。
一行人沿着官道渐行渐远。谁也不会想到,这次偶然的相遇,已在黄裳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数十年后,这颗种子将长成《九阴真经》这棵参天大树,影响整个武林百年气运。
而那个名叫郭岩的马夫之子,也将在这乱世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逍遥传人,我让乔峰多活百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