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魏军临时营寨的帅帐内,司马懿捏着从洛阳送来的密信,枯瘦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信中只有一句话:“已遣使者携庐江、九江二郡地图,往建业见吴侯,许以淮南之地,换其罢兵。”
“将军,若孙权真肯背弃蜀汉,与我朝议和,那蜀军就成了孤军,我们的困境就解了!”夏侯霸脸上露出喜色。
司马懿却未立刻松气,他盯着帐中舆图上的建业与淮南,沉声道:“孙权此人,唯利是图。庐江、九江二郡是他垂涎多年的地盘,曹叡这步棋,算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但他未必会立刻答应,定会先试探我们的诚意。”
他顿了顿,对夏侯霸道:“传令下去,让淮南的曹爽按兵不动,只派小股兵力袭扰吴军粮道——既让孙权看到我们的‘实力’,也让他觉得,与曹魏合作,比跟蜀汉虚与委蛇更划算。”
与此同时,建业吴宫的偏殿内,气氛微妙。曹魏使者董昭正将一卷地图摊在孙权面前,指着上面的庐江、九江二郡,语气恭敬却带着诱惑:“吴侯,此二郡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若吴侯肯与我朝罢兵,不再与蜀汉结盟,这两地便即刻归吴所有。此外,我朝还愿每年向吴国提供粟米十万石,以表诚意。”
孙权的目光在地图上停留许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一旁的诸葛瑾低声道:“陛下,庐江、九江乃淮南要地,若能得之,我吴国力大增。只是……背弃蜀汉,恐落人口实。”
“口实?”孙权冷笑一声,“当年赤壁之战,若不是朕出兵,刘备早成了曹操的阶下囚。如今蜀汉北伐,不过是想借朕的势牵制曹魏,何曾真心与朕结盟?”他看向董昭,语气放缓,“使者先回驿馆歇息,朕需与大臣商议一番,三日内给你答复。”
董昭会意退下,诸葛瑾却忧心忡忡:“陛下,若与曹魏议和,蜀汉定会震怒。庞统此人智谋过人,若他转头来攻吴国,怎么办?”
“他不会。”孙权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长江,“庞统现在一心在关中与司马懿死磕,若朕撤了疑兵,曹魏分回兵力,他自顾不暇,哪有精力来伐吴?再说,曹魏许了这么大的好处,朕没有理由拒绝。”
三日后,吴宫传出消息:孙权接受曹魏的条件,下令撤回濡须口的三万水师,同时遣使前往祁山蜀军大营,告知“因粮草不济,暂罢出兵合肥之议”。
消息传到蜀军大营时,庞统正与杨仪商议突袭魏军大营的细节。听闻东吴撤兵,杨仪猛地拍案而起:“孙权这小人!我们给了他粮草,借了他名头,他竟临阵倒戈,投靠曹魏!”
庞统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走到舆图前,看着濡须口的位置,手指微微收紧。他早料到孙权不可靠,却没算到曹魏会下这么大的血本,更没算到孙权会如此干脆地背弃盟约。
“先生,现在怎么办?”杨仪急道,“司马懿若知道东吴撤兵,定会调回淮南的兵力,我们之前的部署就全白费了!”
庞统沉默片刻,突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果决:“不等了,即刻发动总攻!”
他对杨仪道:“魏延那边,让他不用再佯攻上邽,直接率军猛攻魏军后侧;你率步兵从正面推进,我亲自率中军骑兵,直插司马懿的大营!”
“可我们兵力不足,若司马懿集中兵力反扑……”
“他不会。”庞统打断他,“孙权刚与曹魏议和,曹魏使者还在建业,司马懿未必能立刻收到消息。我们要趁这个时间差,打他个措手不及!”
而此时的魏军大营,司马懿果然收到了曹爽的书信——信中说吴军已撤兵,淮南无虞。可他刚松了口气,帐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将军!蜀军杀过来了!”亲兵慌张来报。
司马懿猛地站起来,冲出帐外,只见蜀军的旗帜如潮水般涌来,骑兵、步兵配合默契,朝着大营猛攻。他心中一沉,瞬间明白过来——庞统竟趁他消息未通的间隙,发动了总攻!
“传令下去,死守大营!”司马懿嘶吼着,拔剑冲向战场。
祁山脚下,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庞统骑着战马,手持令旗,指挥着蜀军冲锋。他知道,东吴的背弃让北伐的局势陡变,但此刻,已没有退路,唯有向前,方能破局。
而建业的吴宫,孙权正看着曹魏送来的庐江、九江二郡的印信,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不知道,他这一步“趋利避害”的棋,不仅让蜀汉陷入险境,也让曹魏暂时稳住了阵脚,更让这三方角力的棋局,再次走向了未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