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蜀军大营的帅帐内,舆图上的红黑标记密密麻麻——红色代表蜀军,已在长安外围形成合围;黑色代表魏军,寿春方向的箭头正不断向城池逼近,而东南方的空白地带,却藏着庞统最深的顾虑。
“魏延。”庞统手指点在舆图上的寿春,声音沉稳,“你领一万精锐,即刻出发驰援寿春。记住,不必与司马懿死战,只需帮张嶷守住城池,拖延曹真援军即可——待我拿下长安,便领兵与你们汇合。”
魏延抱拳领命,目光却带着一丝急切:“军师,长安这边眼看就能破城,此时调我去寿春,万一曹真拼死来攻……”
“长安守军已是强弩之末,没了曹真的援军,曹叡掀不起大浪。”庞统打断他,羽扇轻挥过东南方向,“倒是寿春,若被司马懿夺回,我们东线门户大开,反而会陷入被动。你去了,我才能放心。”
魏延心中一凛,不再多言,转身去点兵。帐内只剩下庞统与参军马良,马良看着舆图上的东南方,低声道:“军师是担心孙权?”
“孙权此次突围损兵折将,却丢了寿春这块肥肉,心中必然不甘。”庞统指尖在江东与寿春之间划了一道线,“他若趁我军分兵,从濡须口出兵,既能袭扰魏军,也能暗中盯着寿春——若我们与曹魏打得两败俱伤,他定会再来抢城,坐收渔翁之利。”
马良点头:“那需派一员得力将领去东线设防,只是眼下能独当一面的将领,魏延去了寿春,赵云守着祁山道,剩下的……”
“让吴懿去。”庞统沉声道,“吴懿久在蜀地,熟悉水战,且心思缜密。让他领五千兵力,驻守庐江,一方面防备东吴偷袭寿春,另一方面也能牵制魏军东线兵力——告诉吴懿,若东吴军动,只守不攻,先派人来报,切不可擅自开战,坏了同盟大局。”
马良拱手应下,刚要转身传令,却被庞统叫住:“再加一句,让吴懿多派斥候,密切关注孙权的动向。孙权此人,看似鲁莽,实则精于算计,我们既要防他背后捅刀,也要留一线同盟情面,不可把事情做绝。”
很快,两道军令传遍蜀军大营。魏延领着一万精锐,快马加鞭向寿春赶去,队伍中带着充足的粮草和攻城器械,沿途还留下斥候,探查魏军动向;吴懿则带着五千兵力,乘船顺江而下,直奔庐江,刚到驻地,便下令加固城防,在江边布置暗哨,监视东吴的船队。
而此时的建业宫,孙权果然如庞统所料,正与诸葛瑾商议出兵之事。“如今蜀军分兵援寿春,魏军又被拖在寿春,庐江必然空虚。”孙权手指敲着案几,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若我们领兵拿下庐江,既能逼近寿春,又能在日后与蜀汉谈判时多份筹码——你觉得如何?”
诸葛瑾却摇头:“主公,吴懿已领兵驻守庐江,且蜀军斥候遍布江边,我们若贸然出兵,不仅未必能拿下庐江,还会破坏与蜀汉的同盟,让曹魏有机可乘。”
孙权脸色一沉,却也知道诸葛瑾说得有理。他望着窗外的长江,心中满是不甘——庞统早已料到他的心思,提前布下防线,让他连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都没有。
长安帅帐内,庞统收到吴懿发来的密报,得知孙权按兵不动,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走到舆图前,看着寿春、长安、庐江三个方向的红黑标记,轻声道:“双线布防,既保寿春,又防东吴——这盘棋,该轮到我们主动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