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11 章:泉州码头截私货,火铳对决显锋芒
嘉靖二年(1526 年)8 月 6 日午后,泉州港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得码头边的帆布猎猎作响。往日里热闹的码头,今日却透着几分诡异 —— 除了几艘停泊的渔船,唯有五辆黄绿色卡车停在废弃码头的仓库旁,车厢上的遮雨棚紧闭,帆布垂落遮住了车厢内部,几名蒙面人正扛着沉甸甸的木箱,匆匆往卡车上搬。
“动作快点!再过一个时辰,潮汐便会涨到最佳位置,船队一到就能立刻装货!” 李岩站在仓库门口,焦躁地从怀中掏出一块黄铜怀表 —— 表盘上刻着细密的纹路,表链是鎏金材质,这是早年西洋商船传入大明的稀罕物,后来军工总院与工部合作拆解研究,仿制出一批在京城富商与官员间销售,李岩托关系才买到一块。他打开表盖,指针正指向未时三刻,连忙合上怀表揣回怀中。身旁的倭寇首领握着一把仿制火铳,警惕地扫视着码头四周:“李大人,还是小心些好,昨夜锦衣卫突袭过一次,万一他们再回来……”
“怕什么!” 李岩打断他,从怀中掏出那张伪造的 “车辆检修文书”,晃了晃道:“有这张工部批文,就算遇到盘查,也能说是‘奉命运输官用器械’。再说,我们的人都带着火铳,有效射程能到一百来米,就算锦衣卫来了,也未必是对手!” 话虽如此,他还是忍不住朝码头入口的方向望去 —— 那里是通往城外的唯一道路,一旦有动静,便能第一时间察觉。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车辆行驶的轰鸣声。李岩心中一紧,连忙让蒙面人停下动作,躲到卡车旁的集装箱后。轰鸣声越来越近,三辆黑色乘用车与两辆黄绿色卡车出现在码头入口,车头上 “大明军工” 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为首的乘用车车门打开,藏锋队海疆组指挥佥事李斌快步走下车 —— 他身着贴身的黑色劲装,外面裹着一层用黑布严密包裹的薄钢板防护衣,仅护住正面躯干,最后再套上深灰色战术马甲,马甲将防护衣完全遮盖,从外看与普通劲装无异。他手中握着一把嘉靖一世步枪,这是军工总院最新研发的利器,有效射程可达 500 米,远超普通火铳;马甲上的弹夹袋鼓鼓囊囊,8 个步枪弹夹、64 式与 1911 式手枪弹夹整齐排列,腰间的威龙格斗匕首鞘闪着冷光。身后跟着的 30 名藏锋队精锐,着装顺序与李斌完全一致,皆是 “劲装→黑布防护衣→战术马甲” 的搭配,刚下车便迅速散开,将五辆黄绿色卡车包围在中间。
这薄钢板防护衣,是早前陆砚昭在京城查户部侍郎贪腐案时,考虑到对手可能持有火铳,特意让赵小匠赶制的一批,总共只做了 100 多件,仅配给枭龙卫核心精锐,能有效抵御普通火铳弹丸的冲击,今日派上了用场。
“奉镇国公令,核查所有过往卡车!” 李斌的声音洪亮,透过海风传到李岩耳中,“请车上人员出示车辆调度文书与身份令牌,若有违抗,以走私通敌论处!”
李岩躲在集装箱后,手心冒出冷汗 —— 他没想到藏锋队来得这么快,更没察觉对方身着防护衣,只当是普通劲装打扮。身旁的倭寇首领压低声音:“大人,他们手里的步枪看着不一般,怕是射程比我们的火铳远,硬拼怕是不行!”
“慌什么!” 李岩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从集装箱后走了出来,脸上堆着假笑:“这位将军,在下是工部派来的押运官,奉命运输官用器械,不知将军为何拦路?” 说着,他将伪造的 “车辆检修文书” 递了过去。
李斌接过文书,快速浏览一遍 —— 文书上的工部官印虽模仿得逼真,但字体的间距与官方文书略有不同。他不动声色地将文书递给身旁的亲兵,目光落在那五辆黄绿色卡车上:“既是官用器械,为何要在废弃码头装卸?且按规定,运输官用器械需有枭龙卫随行护卫,你的护卫在哪里?”
“这……” 李岩心中一慌,随即辩解道:“护卫在仓库里清点货物,马上就来!至于为何在废弃码头,是因为这里僻静,不易引人注意,毕竟官用器械运输需保密。”
李斌冷笑一声,抬手示意:“既然如此,便请李大人打开卡车车厢,让本将查验一番 —— 若真是官用器械,本将即刻放行;若有隐瞒,休怪本将不客气!”
李岩脸色瞬间变了 —— 车厢里装满了火铳零件与私盐,一旦打开,便会暴露无遗!他后退一步,手悄悄摸向腰间的手枪:“将军这是不信任在下?要知道,质疑工部的押运官,便是质疑朝廷!”
“朝廷的押运官,绝不会在废弃码头偷偷摸摸装卸货物,更不会拿不出真实的调度手令!” 李斌话音刚落,身后的藏锋队精锐便举起了嘉靖一世步枪,枪口对准了李岩与躲在集装箱后的蒙面人。步枪上的可拆卸枪刺闪着寒光,在海风的吹拂下,战术马甲上的弹夹袋轻轻晃动,始终没人发现马甲下的防护衣。
“敬酒不吃吃罚酒!” 倭寇首领见状,猛地从集装箱后冲出,举起仿制火铳对准李斌扣动扳机 —— 此时两人相距约 80 米,在火铳有效射程内,“砰” 的一声枪响,子弹朝着李斌的胸口飞去。李斌早有防备,却也未完全躲闪,只微微侧身调整姿态,子弹 “咚” 的一声击中他的正面马甲,被黑布下的薄钢板防护衣牢牢挡住,仅让他身形晃了晃,并未受伤。几乎同时,李斌扣动了嘉靖一世步枪的扳机 —— 此时他与倭寇首领相距 80 米,也在步枪 500 米有效射程内,子弹瞬间击穿了倭寇首领的肩膀,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手中的火铳掉落在地。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李岩与蒙面人都愣住了 —— 明明击中了对方胸口,怎么会毫发无损?而且对方的步枪,竟能在这么远的距离精准命中!
“动手!” 李岩见势不妙,也顾不上多想,大喊一声,躲在集装箱后的蒙面人纷纷举起火铳,朝着藏锋队射击。此时蒙面人与藏锋队相距约 150 米,已超出火铳 100 - 120 米的有效射程,子弹大多落在藏锋队脚下的地面上,偶尔有几颗飞到近前,也只是 “咚咚” 地打在藏锋队的正面马甲上,被薄钢板防护衣牢牢挡住,最多让精锐们后退半步。而藏锋队的嘉靖一世步枪,在 500 米有效射程内精准度极高,每一声枪响,都有一名蒙面人倒下 —— 射程上的巨大差距,再加上防护衣的加持,让蒙面人根本无法对藏锋队造成实质伤害,只能在原地被动挨打。
“李大人,束手就擒吧!” 李斌一边射击,一边朝着李岩逼近,胸口刚又挨了一颗火铳子弹,他伸手拍了拍马甲,若无其事地说道:“镇国公早已料到你会用伪造文书蒙混过关,特意让苏州制造的赵总管绘制了‘焊接点纹路图’,你根本没有胜算!”
李岩心中彻底沉了 —— 他这才明白,对方早有万全准备,不仅有远超火铳的射程优势,还有防护利器,自己的火铳在对方面前如同废铁!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蒙面人,又看了看越来越近的藏锋队精锐,知道大势已去,转身便想往仓库里跑。可刚跑两步,便听到身后传来 “哗啦” 一声 —— 一名藏锋队精锐用威龙格斗匕首劈开了卡车的帆布,露出了车厢里的木箱。
“将军!找到火铳零件了!” 那名精锐打开木箱,里面整齐排列着火铳的枪管与枪托,“还有私盐!这些卡车的车厢底板,果然有私自切割焊接的痕迹!”
李斌快步走到卡车旁,拿出赵磊绘制的 “焊接点纹路图” 比对 —— 原厂焊接的 “鱼鳞纹” 清晰规整,而车厢底板的焊接点则是杂乱的 “直线纹”,与图上标注的 “私自改造痕迹” 完全一致。“李岩,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李岩看着木箱里的火铳零件,又看了看围上来、连火铳都打不透且步枪射程远超自己的藏锋队精锐,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 他知道,自己的阴谋彻底败露了。
就在此时,码头入口传来一阵马蹄声。李斌抬头望去,只见泉州锦衣卫指挥使带着一队锦衣卫赶来,手中拿着一张密信:“李佥事!镇国公急报,李岩的同伙在泉州城内还有一处秘密工坊,专门仿制火铳零件,镇国公令我们即刻前往查封!”
李斌点头,对身旁的亲兵道:“你带 10 人看守李岩与被抓获的蒙面人,将卡车与私货押回泉州府衙,仔细核查车厢的改造情况,记录在案后上报镇国公;其余人随我与锦衣卫前往秘密工坊,务必将所有仿制设备与零件查封,绝不能让它们流入市场!”
“遵命!” 亲兵齐声应下,开始押解李岩与蒙面人,同时检查卡车的车厢 —— 他们用赵磊调配的特殊颜料涂抹在焊接点上,颜料瞬间从蓝色变成红色,清晰地显示出改造痕迹。
李斌与锦衣卫指挥使带着众人,朝着泉州城内的秘密工坊赶去。路上,指挥使看着李斌胸口马甲上的弹痕,惊讶道:“李佥事,你刚才中了火铳怎么没事?而且你们的步枪,怎么能在那么远的地方打中目标?” 李斌这才掀开马甲一角,露出黑布包裹的防护衣,又晃了晃手中的嘉靖一世步枪:“这防护衣是镇国公早前让赵小匠赶制的,能防火铳弹丸,总共就 100 多件;这步枪是军工总院的新家伙,有效射程能到 500 米,比普通火铳远多了。若不是有这两样,今日怕是真要受伤了。” 指挥使恍然大悟,连连称赞陆砚昭考虑周全,大明军工技术先进。
两人说话间,已来到秘密工坊所在的小巷。工坊的大门紧闭,里面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李斌示意众人隐蔽,然后对一名锦衣卫道:“你去敲门,就说‘李大人让来取货’,引他们开门。”
锦衣卫应声上前,敲响了工坊的大门:“开门!李大人让来取货!”
片刻后,大门打开一条缝隙,一名工匠探出头来:“李大人呢?怎么是你?”
“李大人在码头等着,让我们先把货取过去。” 锦衣卫一边说,一边悄悄给李斌使了个眼色。李斌见状,挥手示意众人行动 —— 藏锋队精锐与锦衣卫一同冲进工坊,手中的嘉靖一世步枪对准了里面的工匠。工坊内的工匠们也举着火铳反抗,可他们与藏锋队相距约 130 米,超出火铳有效射程,子弹根本打不到人,而藏锋队的步枪在 500 米射程内精准打击,很快便将工匠们全部制服。
一名看似头领的人见状,拿起一把仿制火铳便想反抗,却被李斌一枪击中手腕,火铳掉落在地 —— 此时两人相距约 100 米,正处于步枪精准射程内。“都不许动!官府查抄走私工坊,反抗者以通敌论处!”
工匠们见状,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跪倒在地。李斌走上前,查看机器上的零件 —— 这些零件与码头卡车上的火铳零件一模一样,显然是出自同一批仿制。“将所有工匠与设备、零件都押回府衙,仔细审讯,查明他们与李岩的关联,以及是否还有其他秘密据点!”
锦衣卫与藏锋队开始押解工匠、查封设备,李斌则拿出纸笔,写下一封密信,派人快马送往京城 —— 他要将泉州的情况,包括防护衣与 500 米射程步枪发挥的关键作用,一并上报给陆砚昭。
此时,京城的徐阁老府内,陆砚昭正与徐阁老商议沿海防务。桌上还放着一块军工总院与工部合作生产的怀表,表盖敞开着,指针指向申时初。一名亲兵拿着李斌的密信赶来,递到陆砚昭手中。陆砚昭快速浏览一遍,看到 “防护衣抵挡住火铳攻击,500 米射程步枪精准打击,无一人受伤” 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徐阁老,泉州传来好消息,李岩已被抓获,秘密工坊与私自改造的卡车也已查封,连早前让赵小匠做的防护衣,还有那批 500 米射程的嘉靖一世步枪,都在实战中发挥了大作用。”
徐阁老闻言,抚须笑道:“镇国公果然有远见,提前备好先进武器与防护工具,双管齐下,才能如此顺利破获此案。只是,李岩背后的李嵩,我们该如何处置?毕竟他曾是户部尚书,在朝中还有不少旧部。”
陆砚昭眼神一沉:“李嵩虽未直接参与走私,但他弟弟李岩借着他的名义拉拢官员,还暗中提供银两,他难辞其咎。待泉州的审讯结果出来,便按律将他革职查办,以儆效尤。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朝中官员的核查,防止还有人与走私团伙勾结。”
徐阁老点头:“镇国公所言极是。明日早朝,老夫便将泉州的情况上奏陛下,同时提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焊接点纹路图与特殊颜料,再让军工总院多造些防护衣与 500 米射程的嘉靖一世步枪,配给沿海防务的将士。”
陆砚昭起身:“如此甚好。徐阁老,今日便先商议到这里,本公还要去枭龙卫,安排后续的核查工作。待泉州的审讯结果出来,我们再一同商议如何处置李嵩。”
说完,陆砚昭便带着随从离开了徐阁老府,登上黑色乘用车,朝着枭龙卫衙门的方向而去。车窗外,京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华景象。陆砚昭看着窗外,心中暗道:大明的江山,绝不能让走私团伙与贪官污吏破坏,唯有依靠先进的军工技术,备好万全之策,严加管控、严惩罪犯,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长治久安。
而在泉州府衙的审讯室里,李岩正被绑在柱子上,面对锦衣卫的审讯,他紧闭牙关,拒不交代与李嵩的关联。锦衣卫指挥使看着他,冷笑道:“李岩,你以为不说话就能蒙混过关?你那有效射程才一百来米的火铳,连藏锋队的防护衣都打不透,更别说对抗人家 500 米射程的步枪了,还想顽抗到底?我们已经查到,你多次利用李嵩的名义拉拢泉州的官员,若你再不交代,便将你弟弟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他在朝中颜面扫地!”
李岩身体一颤,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 他不怕自己受罚,却怕连累哥哥李嵩。就在他挣扎之际,审讯室的门被推开,一名锦衣卫拿着一份供词走了进来:“大人,从秘密工坊抓获的工匠已经招供,李嵩曾暗中给李岩提供过银两,用于购买仿制火铳的设备!”
李岩听到这话,彻底崩溃了,他瘫倒在地,声音嘶哑地说:“我说…… 我什么都说……”
一场围绕着走私与私自改造卡车的风波,看似即将平息,却不知在遥远的南洋,一股更大的势力正盯着大明的军工技术 —— 包括 500 米射程的嘉靖一世步枪与薄钢板防护衣,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