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原来结识的新兴生态公司的王总。介绍了一位朋友,说是中铁建的王总。王总提到了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安徽的一个造林项目。他详细地介绍了这个项目的情况,包括项目的地点、规模以及招标控制价等重要信息。据他所说,这个项目位于安徽某林区,是一个大规模的造林工程,招标控制价高达 7900 万元。商务评分标准如下:
1、企业业绩:自2021年1月1日(含)以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独立投标人完成一个单份的合同金额为4000万元以上(含4000万元)的造林工程施工业绩(已竣工验收),提供1个符合要求的业绩,作为投标资格门槛;在此基础上,另提供一个单份的合同金额为5600万元以上(含5600万元)的造林工程施工业绩(已竣工验收),另得2分,最多另得2分。本项满分2分。
2、项目经理:独立投标人拟派本项目的项目经理,需具有林业类或园林类专业高级工程师以上(含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需体现林业类或园林类专业。
实际上,我对这种项目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光听名字就知道,这多半是个接缝的项目。以我过往的经验来看,这种并非由我们主导的项目,尤其是那些来自上级拨款的计划内项目,往往会有很多人插手干预。毕竟涉及到资金来源和上级领导的关注,绝不是县级领导能够说了算的。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种从设计规划阶段就开始参与,组织相关人员共同编制的项目。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全面掌控项目的各个环节,确保其按照我们的设想顺利推进。而且,当县委书记出面让县级平台与我们合作时,这种模式就变成了c(咨询)+F(投资)+Epc+o(运营),大家都是股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存在招标的问题,因为项目的主导权完全在我们手中。
即使有领导想要打招呼干预,那也只能是针对新成立的SpV公司。而SpV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些项目分包出去,这样既能够满足各方的需求,又不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展和质量。
然而,鉴于新兴生态的独特关系,我不仅与保利的刘总联系,请求他寻找百环和顺鑫工程公司,还让小关去接触贵州方面的相关公司。此外,我自己也积极与山西林草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提出了诸多具体要求。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原本对这个项目充满信心。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结果却是被省里领导干预,上海园林成功中标。
事实上,就在前几天,刘总还跟我发过牢骚呢,他抱怨说中铁的王总光让提供资料,可这并不一定就能中标啊。所以呢,他觉得下次要是再碰到这种事,要公司出资质的话,得收点费用才行。
今天中铁的王总打来了电话,正式通知我们安徽的那个项目已经被上海园林给中标啦!我也只能安慰安慰王总,跟他说这种需要跟别人接拼缝的事情啊,十有八九都是成不了的,毕竟我们又不能主导这个项目。然后呢,我就跟刘王总提议说,要不咱们一起跟县委书记去编个项目吧,规模别太大,5到10个亿就行,然后再跟地方平台合作成立个项目公司。这样一来,咱们就能自己掌握主动权啦!
等我挂了和中铁王总的电话之后,新兴生态的王总也发来了微信留言。我呢,就给他回了条差不多的消息,说大家保持联系,以后有机会多设计一些项目,最好能自己主导。
在当今时代,要成功地开展一个项目,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项目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大型的专业国央企业的参与。这些企业通常具有雄厚的实力、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能够为项目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项目的立意和需求必须能够被地方政府所接受。这意味着项目不仅要符合当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还要能够解决地方政府面临的实际问题,满足当地人民的需求。此外,还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包括明确的路径和合适的人员配置,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最后,项目的实施需要多个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各个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进行合理的分工,共同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这种协同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公司的优势,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总之,要想成功地开展一个项目,不能仅仅依靠等待、依靠或索取,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培育和发掘项目。项目的立意应该与地方的发展高度契合,不求规模庞大、面面俱到,而是要注重小而精,突出主体项目的核心价值。同时,要确保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能够有机统一,既有内在的实质内容,又有外在的良好形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金山碎光杂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