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昨夜暴雨的痕迹尚未完全褪去,空气里弥漫着清新又略带凉意的气息。
林风起得很早。或者说,他几乎一夜未眠。
不是因为伤口的疼痛——额角和腹部的淤青在异能悄然改善的身体恢复力下已经好了大半——而是因为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和迫切感。
整整一夜,他仿佛一个发现了新玩具的孩子,不知疲倦地“玩”着他的新能力。
语文需要背诵的古诗文、文言文注解?目光扫过一遍,如同拍照般清晰烙印,甚至能自动分析文章结构和作者深意。 英语3500词汇和语法难点?快速浏览,所有单词的拼写、发音、多重含义、固定搭配瞬间掌握,融会贯通。 理综的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生物知识点?不再是孤立枯燥的符号,而是变成了可以随意调用、组合、推演的活工具。
他甚至翻出了从高一到高三所有的课本和笔记,以一种恐怖的速度“扫描”着,疯狂填补着过去三年留下的巨大知识窟窿。大脑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贪婪地吞噬着一切信息,并将其分门别类、构建成一张无比庞大、精密且互联的知识网络。
直到天色微亮,他才勉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小憩了片刻。但大脑依旧保持着一种高度清醒的活跃状态,没有丝毫疲惫。
吃完母亲准备的简单早餐(他甚至能尝出粥里小米的年份和咸菜的腌制时间大概差了几天),林风背上那个用针线简单缝补了一下、依旧显得破旧的书包,走出了家门。
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世界在他的感知中焕然一新。鸟鸣的频率、树叶的脉络、路人交谈的片段信息、远处广告牌上的文字……无数细节涌入,又被大脑高效处理,让他对周围环境的掌握达到了一个微观的程度。他甚至能下意识地规避地上的小水洼和迎面走来的人群,步伐流畅而精准。
来到教室,时间尚早,只有零星几个住校的学生在埋头看书。
他的出现,引来了一些目光。主要是因为他额角那块依旧明显的淤青和破损的书包。但那些目光大多只是一瞥,便很快移开,带着惯常的漠视。一个差生的狼狈,并不值得过多关注。
林风平静地走到自己的角落座位坐下,没有任何异常举动。他拿出一本英语单词书,假装翻阅,实则目光快速扫过,已经将后面几十页的内容瞬间记忆理解。
同学们陆陆续续到来,教室渐渐嘈杂起来。关于昨天考试成绩的议论、对即将到来的课堂测验的抱怨、还有对昨晚那场骇人雷电的讨论交织在一起。
“听说了吗?三班那个学霸张薇,数学好像考了149!” “真变态……我及格都悬。” “昨晚那雷真吓人,我家小区一棵树都被劈了!” “林风好像又垫底了?老王昨天发好大火……”
听到自己的名字,林风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他们讨论的是另一个不相干的人。
第一节课,就是班主任王老师的数学课。
上课铃响,王老师板着脸走上讲台,将教案重重一放。教室瞬间安静下来,气氛变得有些压抑。大家都知道,昨天考试的成绩风暴尚未完全过去。
“把昨天发的试卷拿出来!”王老师的声音冷硬,“有些题目,我以为就是送分题!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错!甚至有些人,居然敢给我交大片空白!”
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灯,再次扫过林风的方向,意味不言自明。
林风面无表情地拿出那份已经被他抚平、但依旧布满褶皱和污渍的试卷,放在桌上。那满卷的红叉和刺眼的分数,此刻在他眼中不再刺目,反而像是一份等待修订的草稿。
“我们先看选择题最后一题,这道题全班错了将近一半!”王老师开始讲题,语气带着不满,“涉及二次函数根的分部和参数讨论,有点难度,但绝不是无法下手……”
他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开始讲解标准解法。
大部分同学都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低头记着笔记。
王老师讲完,习惯性地问了一句:“都听懂了吗?有没有其他问题?”
教室里一片安静。这种压轴题,能跟上思路就不错了,谁敢说有其他解法?
然而,就在这片安静中,一个平静的声音从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响了起来。
“老师。”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所有人都是一愣,齐刷刷地回头望去。
说话的人,是林风。
王老师也皱起了眉头,语气不耐:“林风,你又有什么事?是不是根本没听懂?”他下意识地认为林风是要提出低级问题。
在全班目光的聚焦下,林风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黑板:“老师,这道题除了您刚才讲的分类讨论方法,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利用函数图像和韦达定理的变形,可以避免繁琐的讨论,直接确定参数范围。”
“……”
教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林风。
他在说什么? 更简便的方法? 避免繁琐讨论? 这还是那个连公式都记不住的林风吗?
王老师也明显愣住了,脸上写满了错愕和难以置信。他推了推眼镜,盯着林风:“你说什么?更简便的方法?林风,现在是上课时间,不要胡说八道捣乱课堂秩序!”
他的第一反应是荒谬和不信。一个考了450分的学生,来指点他怎么做压轴题?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没有胡说八道。”林风的语气依旧平静,甚至带着一种冷静的自信,“您看,我们可以将方程理解为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位置问题。构造辅助函数f(x)=x2-ax+1,原问题等价于f(x)=0的两根分别在区间(0,1)和(1,2)内。根据韦达定理和二次函数图像性质,只需要满足f(0)>0, f(1)<0, f(2)>0,同时判别式大于零,即可直接解出参数a的范围是(2, 5\/2)。这样可以避免对对称轴位置的三种情况分类。”
他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一步步将自己的思路阐述出来。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推导,都严谨无误,直指核心。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只剩下林风清晰的声音在回荡。
同学们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怀疑,逐渐变成了茫然、震惊。
虽然很多人一时没完全跟上他的思路,但那严密的逻辑和流畅的表达,根本不像是一个学渣能编造出来的!而且,听起来……好像真的很有道理?
王老师脸上的不耐烦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他是内行,瞬间就听懂了林风的方法,而且立刻意识到,这种方法确实比他讲的分类讨论更简洁、更优美!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一时没能发出声音。他再次低头看了看自己教案上准备的三种分类情况,又抬头看看站在那里神情自若的林风,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学生。
“你……你……”王老师的声音有些干涩,“你是怎么想到的?”
“昨晚回去看了一下书和错题,偶然想到的。”林风轻描淡写地回答,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偶然想到的?
所有人嘴角都抽搐了一下。这种巧妙的解法,是“偶然”能想到的?
王老师深深地看了林风一眼,眼神复杂无比,有震惊,有疑惑,还有一丝被打断教学节奏的尴尬和恼怒。他最终挥了挥手:“……坐下吧。方法……确实可以。但是考试的时候,还是以稳妥为主!”
这话说得有些勉强,相当于变相承认了林风方法的正确性,却又想维护自己的权威。
林风依言坐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教室里的气氛,已经彻底变了。
所有看向他的目光,都充满了不可思议和探究。窃窃私语声再次响起,这一次,话题的中心毫无疑问是林风。
“我靠……他真的假的?” “那方法好像是对的?老王都没反驳……” “他昨晚吃什么了?开窍了?” “蒙的吧?肯定是提前在哪本参考书上看到的……”
怀疑和猜测居多,但毫无疑问,那个一直被视为透明人和笑料的学渣林风,在这一刻,用一种极其突兀和震撼的方式,重新闯入了所有人的视野。
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打破了教室里诡异的气氛。
王老师几乎是立刻收拾好东西,脸色不太自然地快步离开了教室,甚至忘了让林风交家长签字的试卷。
而林风刚站起身,还没走出座位,就被几个人围住了。
不是张龙那样的混混,而是班里的几个成绩中游、平时对他爱搭不理的同学。
“林风,你刚才说的那个方法,再给我讲细一点呗?” “对啊对啊,那个f(0)>0,f(1)<0, f(2)>0,为什么就行了?” “你真是自己想的?”
他们的脸上带着好奇、质疑,以及一丝想要蹭取“秘籍”的急切。
林风看着围过来的同学,目光平静地扫过他们的脸。
曾经,他渴望融入,渴望被认可,却总是被无视和排斥。
而现在……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可以。”他淡淡地说道,拿起一支笔,“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对二次函数图像的理解和边界条件的应用……”
他开始讲解,语气不疾不徐,思路清晰透彻,甚至比王老师讲的更容易理解。
围过来的同学越听眼睛越亮,不时发出“原来如此”、“还能这样”的惊叹。
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过来,将他小小的角落围得水泄不通。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照在林风平静而专注的侧脸上。
一场风暴,已然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异能觉醒:从学渣开始逆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