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的话犹如一根刺扎进他们的心里,全场所有人为之一惊。
文官全都齐齐下跪,高呼道:“陛下,臣等绝无此意,还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眼神平静的望着在场的众人,内心却对张云产生了惊讶,靠着一己之力将这些文官给喷的体无完肤。
怪不得是能够想出牛痘之法以及大明日报的人,还有上次标儿提的大明宝钞,难不成真的有大问题?
看来要找机会好好的问一问这小子。
“咳咳...看在你们都是为了咱大孙的份上,这才就饶过你们了,都起来吧。”
“我等谢过陛下!”文官全都拱手谢恩,缓缓站起身。
张云眼神冰冷的望着那些文官,这帮狗日的刚刚弹劾自己,现在单单一个求饶就想将这件事揭过,他可不答应。
随即,张云上前两步,开口道:“陛下,我大明的将领都是保家卫国的忠臣,他们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这帮文官单靠自己的猜测和胡言乱语便肆意污蔑大明将领,若是不加以重罚,武将何以立足?”
“大明的儿郎该是多么的寒心,他们为了大明抛头颅洒热血,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差点死在这些只知道夸夸其谈文官的污蔑下。”
“不罚不足以正朝纲,不罚不足以安民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罪其一。”
“有国才有家,雄鹰殿下是未来的储君,雄鹰殿下的家事便是国事,这帮文官却避重就轻死抓我等闯东宫却不问缘由。”
“此种行为将雄鹰殿下的脸面置于何处?将我们这些救驾心切的臣子置于何地?”
“此罪其二,两罪合并此乃大逆不道混淆视听,请陛下重罚!”
随着张云的声音落下,那帮原本还憋屈的淮西武将眼神全都亮了起来。
他们本来还以为陛下随便两句就把他们给打发了,他们虽然内心不舒服,但是却也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没想到张云这小子竟然站出来了,而且还给这帮文官罗列了两大罪,有理有据,言辞犀利。
这实在是大大的超乎了他们的预料,随即内心便是狂喜,对张云充满了好感。
李善长这个老狐狸反应最快,“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嗷嗷直叫的大声哀嚎道:“上位,臣已经年迈,也没有多少日子活了。”
“臣这一生虽然没有什么耀眼的功绩,但是自认为也没有做出什么错事,臣实在是不想带着冤屈入了地底,还请上位给臣主持公道啊!”
他早就想打压这些江南文官,现在抓到了机会,肯定要好好的咬对方一口。
朱元璋的眼神中浮现出一抹怒火,他都想要息事宁人了,不料张云这个小子竟然又将事情扩大。
这是一点都不给他面子啊!
要不是这小子跟标儿的关系,并且给咱献了这么多的对策,咱一定砍了他!
随着李善长跪地,在场的淮西武将全都跪地嗷嗷直叫起来。
其中声音最大的莫过于蓝玉。
“呜呜...上位啊!俺蓝玉没有啥本事,只是当年鄱阳湖大战的时候给你挡了两刀,这刀疤现在还在俺的背上。”
“俺蓝玉不在乎,能给上位挡刀是俺蓝玉的荣幸,但是这帮御史大夫欺人太甚啊!”
“俺蓝玉实在是受不了这等污蔑啊!”
“还请上位给俺做主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蓝玉话音刚落,众多武将纷纷开始哀嚎起来。
现场瞬间秒变大型菜市场,那闹的都是不可开交,这帮武将吵架不行,但是演技那叫一个惟妙惟肖。
一个个哭的那都是跟死了亲爹似的。
朱元璋望着地上的这帮武将,脑门上已经布满了黑线,一群在战场上能把敌人吓尿的骄兵悍将,结果现在全趴在他的脚下嗷嗷大哭。
这种场面......
本来他想要息事宁人,但是现在看来,肯定是不行了。
随后,他看向左都御史詹徽,朝着对方使了个眼色。
意思很简单,事是你们挑起来的,你们自己解决。
而此时,詹徽的脸色却愈发的阴沉下来。
他跟蓝玉傅有德等开国功臣都积怨颇深,本来想着抓到了机会,就令手下的御史开始弹劾对方。
结果没想到不仅没有弹劾成功,还被对方倒打一耙,偷鸡不成蚀把米。
想到这里,他看向张云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杀意,都是这个不知死活的毛头小子害的!
当真是该死!
不过,现在陛下已经将难题抛给了自己,若是自己再不站出来,那局势已经对自己不利了。
想到这里,詹徽走上前朝着朱元璋拱拱手,淡淡道:“陛下,臣等事先没有查清缘由便给蓝玉等人定罪,这是臣之过也。”
“但是臣等都是御史,又有弹劾百官之权,就是要揭发文武百官之错,臣自认为臣等没有做错。”
“若是弹劾百官是错,那我等御史还有何存在的必要?”
“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臣一天活着,那便会履行自己的职责。”
“若是弹劾百官是为罪,那臣甘愿受罚!”
随着詹徽的话落下,在场的众人内心一凉,怪不得能够做到左都御史,就这番言论就足以推翻张云所说的二罪。
将罪责上升到国家层面,这番言论实在是高啊!
这个时候张云若是否认对方,那便是否认整个御史体系。
李善长眼神微微眯起,已经开始想对策了。
而朱元璋则是在内心狂笑,咱的左都御史可不是什么浪得虚名的。
咱就是想要看看你小子该如何反驳。
张云冷笑一声,淡淡道:“詹大人此言差矣!”
“我从未说‘弹劾百官是错’,而是说未查清缘由、滥定罪名是错。”
“御史有弹劾之权,却更有据实弹劾之责,陛下设御史台,是要你们揪出真错,而非凭臆测罗织罪名!”
“若不分青红皂白便定罪,那便不是履职,而是乱政!”
“詹大人口称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可曾想过:今日你等不查缘由便冤枉百官。”
“日后是不是也能不查缘由,随意愿望朝中官员?再往后,是不是连地方百姓也能被随意罗织罪名?”
“御史是百官的耳目,不是构陷的利器,若凭权势胡乱弹劾,百姓要这御史何用?大明要这御史何用?”
“今日若按您的说法,只要顶着‘履职’的名头,哪怕冤了人、乱了法也无过,那日后百官人人自危,谁还敢实心为大明做事?”
“还请陛下重罚!莫要让人借着刚正、责任来博取美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