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4)
朱聿键:“家人们,今天接着聊于谦哈。”
朱厚熜:“隆武还挺积极。”
朱厚照:“积极得跟你似的,天天想着修仙炼丹。”
朱厚熜:“你不也一样,一天到晚就知道到处瞎玩,除了玩还是玩。”
朱允炆:“海瑞,快出来管管。”
海瑞:“@朱厚照 @朱厚熜 二位皇上,注意一下言行,群规可不许互相揭短、怼来怼去的。大家都文明发言,接着聊于谦。”
于谦:“还让不让我说话了?”
海瑞:“你们要是再这样,我可就不客气了啊。”
朱祁镇:“@海瑞 你想咋?”
海瑞:“实行太祖皇上的剥皮制度。”
朱元璋:“不是说不翻旧账嘛?”
秦良玉:“让于少保开始摆嘛。”
于谦:“1450年,也就是景泰元年三月,总兵朱谦上奏说有三万敌兵围攻万全,朝廷就命令范广当总兵官去抵抗敌军。
没过多久,敌人就退了。我就提议,咱们得在居庸关驻兵,敌人来了就出关去打,敌人退了就回京师守着。
大同参将许贵上奏说,北面有三个人到镇上,想让朝廷派使者去讲和。我就说,以前派指挥季锋、岳谦去讲和,结果也先紧接着就打过来了。后来又派通政王复、少卿赵荣去,连太上皇的面都没见到就回来了。
很明显,这和谈靠不住啊。再说了,我们跟他们那可是仇深似海,从道理上讲就不能和谈。
万一和谈了,他们要是提一堆没完没了的要求,答应吧,咱可就麻烦大了,不答应又得闹事,这形势根本就不能和谈。
许贵一个武臣,居然这么胆小怕事,怎么能让大家同仇敌忾?按律法都该处死。
我就发文书狠狠批评了他。从那以后,边境将领都主张坚决防守作战,没人再敢提和谈这事儿。”
朱见深:“于大人这一番话,那叫一个干脆有力,把许贵怼得哑口无言。”
朱厚熜:“确实厉害,这气势,一般人还真压不住。”
朱厚照:“要是我当时在,肯定跟于大人一起,好好骂骂那许贵,孬种一个!”
朱祁镇:“当时我要是清醒着,肯定也支持于大人,坚决不搞和谈。”
朱允炆:“听于大人这么一说,当时局势太凶险了,稍微出点岔子,后果都不堪设想。”
马秀英:“于大人一心为咱大明着想,真是忠心耿耿,老身佩服。”
朱标:“于大人考虑事情长远,眼光独到,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徐达:“想当年我南征北战,于大人这气魄,还真有点我当年的风范。”
戚继光:“于大人对局势分析得这么透彻,我们自愧不如。”
朱聿键:“没错没错,就冲这一点,于大人就足以名垂青史。”
朱厚熜:“要我说,于大人这能力,要是生在我那时候,肯定能帮我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海瑞:“@朱厚熜 嘉靖皇上,别假设,咱们就讨论当时的情况。”
于谦:“其实当时也没别的路可走,和谈就是死路,只有打,才能保咱大明安稳。”
秦良玉:“于大人有勇有谋,我一个巾帼都佩服得不行。”
徐达:“于少保,接着说吧。”
朱祁镇:“当初也先提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要求,好多都是喜宁出的主意。于是我就想办法,让镇守大同的将领抓住喜宁,把他给杀了。
又给王伟出主意,让他把奸细小田儿给诱杀了。还利用间谍离间他们,特别请求释放了忠勇伯把台家,答应给他封爵位,让他在里面想办法。
这之后,也先就有点想放我的意思了,还派使者到京师联系,京师的防备这才稍微松了点。”
于谦:“然后我就上奏说,南京可是重要地方,得有人去安抚稳定。中原地区有好多流民,要是遇上灾荒年,他们互相一呼应,聚在一起,那可就麻烦了。
得让内外守备和各处巡抚都上点心,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把派到内地去招募发兵的文武官员召回来,让他们镇守中宫。”
朱见深:“于大人这一步步谋划,简直神了!既能除掉敌方的狗头军师,又能提前想到中原流民的事儿,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朱厚照:“对对对,明英宗这借刀杀人玩得太溜了,喜宁那家伙终于遭报应了。而且连中原流民这种事儿都能提前考虑到,于大人这脑子咋这么好使呢!”
朱聿键:“还是让于谦接着说吧。”
朱祁钰:“到了八月,我哥在北方都待了一年了。也先看咱大明没啥事儿,就更想讲和了,使者一个接一个来,说要把我哥送回来。
大臣王直他们商量着派使者去迎接,我心里可不乐意了,我本来就不想当这个皇帝,当时是被大家推上来的。”
朱祁镇:“现在我不是回来了嘛,这皇位本来就是我的。”
朱元璋:“是不是又要吵起来了?”
秦良玉:“于大人,接下来你咋说的?”
于谦:“我当时很淡定地跟景泰皇上说,帝位已经定下来了,不会再变了,不过从情理上应该赶紧把太上皇接回来。万一他真有啥阴谋,咱也有话说。”
朱祁钰:“我看着于少保,立马就改了脸色说,听你的、听你的。”
朱见深:“后来先后派了李实、杨善去,终于把我爸接回来了,这可都是于谦的功劳。”
朱厚照:“于大人这一番话,一下子就给景泰帝吃了颗定心丸,牛啊!”
朱厚熜:“确实,要不是于大人说得这么明白,景泰帝估计还得纠结好久。”
朱祁镇:“说起来还真得谢谢于大人,不然我都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朱允炆:“于大人在这件事上处理得太到位了,既顾全了大局,又保住了皇家的面子。”
马秀英:“于大人这智慧,老身越听越开心,不愧是咱大明的顶梁柱。”
朱标:“于大人考虑事情周全,不管是军事还是朝堂上的事儿,都能应对得很好,真是大才啊。”
徐达:“想我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于大人在朝堂上运筹帷幄,这能力也是不相上下。”
戚继光:“于大人对局势的把握,对人心的了解,真让我们佩服。”
秦良玉:“没错没错,于大人这一顿操作,我是真心佩服,不愧是咱大明的栋梁。”
朱聿键:“于大人这一系列操作,为大明的稳定立下了大功。”
马秀英:“@秦良玉 妹子,该拍板了。”
“啪!”
秦良玉:“欲知详情,请看明天下一章!”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