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3)
马秀英:“下面的事儿,我实在不想听了。”
朱元璋:“我也不想听。”
朱标:“下面是不是要说于谦入狱的事儿了?我也不想听。”
朱允炆:“这事儿都过去好几百年了,还是听一听呗。@朱祁钰 你给讲讲呗。”
朱祁钰:“建文帝,别呀,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故意揭我哥伤疤呢。”
朱由校:“怕啥?海瑞又不在群里。”
朱厚熜:“海瑞可是我嘉靖朝的,我都不怕,你们怕啥?”
秦良玉:“各位皇上,别跑题,咱们本来在说于少保于大人,咋扯到海瑞海大人身上去了。”
朱祁镇:“那我来说吧。1457年,也就是我弟弟朱祁钰的景泰八年,我弟弟病重。正月壬午这天,石亨、曹吉祥、徐有贞跑到南宫把我接出来,恢复了我的帝位。
等向朝臣宣告这事之后,马上就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抓进监狱了。他们诬陷于谦等人和黄竑(同“红”音)一起发表不轨言论,还说于谦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谋划着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
石亨他们就咬定这个说法,还教唆那些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理后定罪,给于谦扣上谋反的帽子,判处死刑。”
朱翊钧:“嚯,这罪名可够离谱的,谋反?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嘛!”
朱厚照:“这群人可真能整事儿,为了把于谦弄进去,啥损招都使出来了。”
朱瞻基:“石亨他们这帮家伙,就是想踩着于谦往上爬,拿于谦当垫脚石。”
朱祁钰:“哎,我当时病得厉害,哪顾得上这些事儿,结果就被他们钻了空子。”
朱聿键:“于大人一辈子精忠报国,就这么被他们诬陷,真气人!”
戚继光:“于大人保卫北京城,那可是力挽狂澜啊,立下那么大的功劳,最后竟落得这样的下场。”
徐达:“想当年我为大明出生入死,也没见过这么颠倒黑白的事儿。”
马秀英:“这帮人简直没良心,于大人一心为大明,他们咋下得去手啊。”
朱元璋:“哼,要是我还在世,定要狠狠惩治这些奸佞小人,竟敢对于谦下这种毒手。”
朱标:“爸爸别气坏了身子,事都已经这样了,咱们也只能为于大人感到惋惜了。”
秦良玉:“真没想到于大人居然被以谋反罪下狱。那后来呢?”
于谦:“当时大学士王文受不了这种诬陷,急着争辩,我就笑着说,这就是石亨他们故意的,辩解又有啥用?”
朱厚熜:“于少保这心态,都这时候了还这么看得开,不愧是守过北京城的。”
朱厚照:“是啊是啊,换我可忍不了,必须得跟他们理论清楚。”
秦良玉:“于大人心里明白,这背后是石亨等人故意搞鬼,辩白也没用。”
朱祁镇:“当时徐有贞的奏疏呈上来后,我还有点犹豫,就说于谦是有功劳的。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事儿就名不正言不顺,我这才下定决心。”
朱翊钧:“我滴个乖乖,徐有贞这话够狠呐,直接把你逼到墙角了。”
朱由校:“得嘞,这么一说,英宗你也没办法啊,为了复辟能‘名正言顺’,只能牺牲于谦咯。”
朱祁钰:“@朱祁镇 哥,你当时咋就听他的,于谦对大明那可是忠心耿耿,你咋忍心?”
朱祁镇:“我……我这不是被徐有贞忽悠住了嘛,后来我也后悔了。”
朱瞻基:“唉,不管咋说,于谦这罪名定得太冤了,最后咋判的?”
于谦:“最后判了个斩立决。正月二十三日,我就被押到崇文门外,就在这座我拼命保卫过的城池前,被斩首示众了。”
马秀英:“哎呀,这真是造孽哟,这么好的人,就这么被冤杀了,老天爷咋就不长眼!”
朱元璋:“气死我了,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竟出了这种糊涂事儿,要是我在,徐有贞、石亨这些人都得被我扒皮抽筋!”
朱标:“爸爸别气了,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现在说啥都晚了。”
戚继光:“于大人落得如此下场,真让人痛心,他为大明百姓,为江山社稷,啥都付出了。”
朱厚熜:“可见这朝堂之上,人心险恶,为了利益,什么缺德事儿都干得出来。”
朱厚照:“俗话说,捉贼捉赃,干啥都得讲究证据,就没搜搜于大人家产吗?咋就这么把人给杀了?”
朱祁镇:“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就发誓要和敌人势不两立。他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都不回家。
他一直有痰症的毛病,我弟弟就派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去看望他。
听说他的衣服、用的东西特别简单,就下诏让宫里做了些赐给他,连醋和菜都有。
还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子取汁赐给他。有人说我弟弟太宠于谦了,兴安他们就说,他日夜为国家操心,都不关心自己的家产,要是他不在了,朝廷上哪儿还能找到这样的人?
等到抄家的时候,发现他家没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锁得紧紧的。打开一看,只有我弟弟赐给他的蟒袍、剑器。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的人都觉得他冤枉。有个叫朵儿的指挥,本来是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洒在于谦死的地方,大哭一场。
曹吉祥发火了,鞭打他。可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把酒洒在地上祭奠于谦。
都督同知陈逵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过了一年,于谦的养子于康把他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脚下。
陈逵是六合人,曾被推举为有将领之才,是从李时勉门下举荐的。皇太后一开始不知道于谦死了,听说之后,伤心地叹息哀悼了好几天。后来我也后悔了。”
朱翊钧:“嚯,家里就这点东西,也太清廉了吧,那些人还好意思污蔑他,良心不会痛吗?”
朱由检:“就是说啊,于大人一心为国,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那些搞事的人就不怕遭报应?”
朱厚照:“这陈逵和朵儿倒是有情有义的人,不像石亨、徐有贞那俩家伙,简直就是大明的败类。”
朱瞻基:“唉,只可惜于大人已经不在了,不过他的忠义和功绩,后人肯定不会忘记。”
朱祁钰:“@朱祁镇 哥,你看看你干的这叫啥事,就因为徐有贞那番话,就把于大人给杀了,你这……”
朱祁镇:“我后来不也后悔了嘛,当时脑子一热,就听了他的,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朱聿键:“于大人的死是大明的损失,不过他的精神倒是激励了不少后人,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戚继光:“没错,于大人的气节和智慧,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那些奸佞小人,迟早会被历史唾弃。”
秦良玉:“唉,真希望这样的悲剧别再发生,咱们大明能多出点像于大人这样的忠臣良将才好。”
马秀英:“是啊,要是朝堂上多些一心为国的人,少些争权夺利的小人,我心里也能舒服点。”
朱元璋:“哼,都怪后来这些子孙不争气,要是都像我和标儿一样,哪会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朱标:“爸爸,这都过去好几百年了,咱们也只能惋惜了。”
于谦:“我现在知道英宗皇上有后悔的心,我也能安息了。”
秦良玉:“于大人这胸怀,良玉佩服。”
于谦:“@秦良玉 (露出两排洁白牙齿表情包)”
徐达:“那后来给于谦翻案了吗?总不能一直冤枉他吧。”
秦良玉:“徐元帅,关于翻案的事儿,明天接着说哈。”
朱见深:“没错,最后我透露一点,是我登基后给于大人翻案的,嘿嘿。”
“啪!”
秦良玉:“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