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前训练营的气氛,和之前打夏季联赛时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说夏季联赛像块热闹的试金石,到处都是想抓住机会的毛头小子和边缘人,那训练营就是真正的战场——空气里飘着的不是兴奋,是严肃到发紧的专业感,还有藏不住的残酷。在这里,没人再把“试试水”当回事,保罗·加索尔、詹姆斯·波西、洛伦岑·赖特、贾森·威廉姆斯这些名字,以前林凯只在电视转播和体育杂志上见过,现在却能和他们穿同款训练服,在同一个球场上跑位、对抗。
白巧克力威廉姆斯运球时手腕翻飞,球像粘在手上似的,随便一个变向就能把人晃得找不着北;加索尔在低位接球,背身靠住人,一个缓慢却扎实的转身,指尖轻轻一挑,球就顺着篮筐内沿滚了进去;波西防守时像块贴上来的膏药,不管对手怎么变向,他总能踩着碎步跟住,胳膊肘还时不时顶一下,用小动作干扰节奏。
林凯站在场上,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职业”和“业余”之间的鸿沟有多宽。
他的日子比夏季联赛时难过多了。
在NbA级别的对抗下,【幻影存在】那点效果几乎被磨平。这些老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就算偶尔被他诡异的跑位晃一下神,也就半秒钟的功夫,马上就能调整过来,甚至还会反过来预判他的下一步。身体对抗上的差距更明显,进攻时他想靠一下对手,结果自己先被撞得趔趄;防守时对手稍微发力扛一下,他就像被推了一把的稻草人,脚步直接乱了。
有次队内分组对抗,林凯被分到防替补控卫厄尔·沃特森。沃特森拿球后根本不跟他虚晃,就凭着速度和力量,一步就从他身边冲了过去,轻松上篮得分。下一个回合,沃特森更直接,拿球后故意用肩膀顶着林凯往里推,像台小推土机似的,硬生生把他顶到篮下,然后起跳造了他一个犯规。
罚球的时候,沃特森站在罚球线上,低头看了眼站在旁边的林凯,嘴角勾了下,语气带着点戏谑:“菜鸟,欢迎来到NbA。”
林凯攥着拳头,指甲掐进掌心,没说话。他知道,这不是羞辱,是每个新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在这里,没人会因为你是“菜鸟”就手下留情。
训练师很快给林凯制定了专属的增肌和力量训练计划。从那天起,他成了健身房里待得最久的人。早上球队合练结束,别人去休息、聊天,他抱着哑铃做弯举,一组接一组,直到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下午战术训练完,他又扎进力量房,练深蹲、练卧推,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饮食也变得单调。早餐是水煮蛋、鸡胸肉和燕麦,午餐是烤牛肉、西兰花和糙米饭,晚餐还是鸡胸肉配蔬菜,连点酱油都很少放。那些以前爱吃的汉堡、可乐,现在只能远远看着。有时候他嚼着没味道的鸡胸肉,嘴里发苦,却还是逼着自己咽下去——他知道,想留在这儿,就得先把身体练起来。
除了练身体,林凯还迷上了看录像。他把自己训练和比赛的录像反复看,找出每次跑位失误、传球不到位的地方,记在小本子上;更常看的是那些NbA顶级无球高手的比赛录像——雷吉·米勒如何在三分线外绕着掩护跑位,如何在防守人贴上来的瞬间突然加速甩开;理查德·汉密尔顿怎么利用队友的掩护切入,接球后如何调整节奏投篮;甚至连未来才会大红大紫的克雷·汤普森的录像,他也找出来看,研究他无球时的站位和接球投篮的稳定性。
【幻影存在】的能力他也没放下,只是不再执着于“让自己消失”。他开始琢磨怎么把那点“视线诱导”用在细节上——比如队友过来挡拆的瞬间,他故意放慢半拍脚步,让防守人误以为他要绕掩护,结果他突然变向,从另一边切进去;或者在无球空切时,他手臂稍微动一下,像是要往左边跑,等防守人重心偏移,他马上往右边切。
这些细微的操作,需要极致的专注力和对球场的洞察力。他经常在训练结束后,一个人留在球馆里加练。拿着球在场上跑,模拟比赛中的场景,一遍遍地试,失败了就重新来,直到能熟练做出那个动作,才收拾东西离开。
他的努力,没逃过一些老将的眼睛。
有次训练结束后,詹姆斯·波西路过场边,正好看到林凯在练防守脚步,停下来看了一会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你现在还防不住我,但你跟人的时候像块牛皮糖,甩都甩不掉。保持这个劲。”
保罗·加索尔则温和多了。有次队内传球训练,林凯给加索尔传了个击地传球,角度很刁钻,正好避开了防守人的手,加索尔接球后轻松得分。训练间隙,加索尔走到林凯身边,笑着说:“你的传球很有想法,就是有时候不够稳定。继续练投篮,下次我在低位要位,等你来传。”
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话,却像给林凯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他知道,这些老将的认可,比任何赞美都管用。
季前赛很快开始了。
林凯获得的出场时间很少,大多是在垃圾时间——比如比赛最后几分钟,双方分差已经拉开二十分以上,主力都下场休息了,教练才会叫他的名字。
他的数据依旧不好看,有时候一场比赛下来,可能就得了2分,或者抢了1个篮板,甚至还有过0分0篮板0助攻的“三无”表现。但偶尔,他也能打出点亮眼的操作——比如一次快攻中,他看到队友在篮下被人防住,突然把球往篮板上一抛,另一个队友跟进扣篮得分;或者一次无球跑位,他借着掩护甩开防守人,接球后马上出手,三分球空心入网。
这些瞬间虽然短暂,却总能让场边的教练和队友眼前一亮。
季前赛的客场之旅也让林凯吃了不少苦。背靠背比赛的时候,打完一场,连夜坐飞机赶往下一个城市,第二天早上就要起来训练,晚上又要比赛。肌肉酸痛得厉害,睡眠也不够,有时候在飞机上靠着窗户就能睡着。
但也正是在这种高强度的节奏里,林凯感觉自己对【幻影存在】的掌控力在慢慢提升。被动效果越来越自然,不用刻意去想,就能在跑位时轻微干扰防守人的视线;主动施展“视线诱导”时,虽然精神消耗还是很大,但成功率比以前高了一些——以前十次可能只能成功两次,现在大概能成功三次。
他能感觉到,【幻影存在】正在从LV1的“初学乍练”,慢慢朝着“初窥门径”靠近。
一天晚上,球队在盐湖城打完一场季前赛,住进了酒店。林凯洗完澡,躺在床上,浑身酸痛,却怎么也睡不着。他随手拿起床头柜上的时尚杂志——这是酒店提供的,他平时没事的时候会翻一翻,一方面是想了解这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潜意识里,或许也是在找关于“特定高魅力、高知名度异性”的线索。
杂志翻到中间一页,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吸引了他的目光。
女孩站在阳光下,笑容很甜,眼神清澈,气质又清新又优雅,正对着镜头比了个轻轻的招手动作。旁边的文字写着,她是正在崛起的好莱坞新星,凭借《公主日记》系列电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美国甜心”。
安妮·海瑟薇。
林凯的心跳莫名快了几拍。
他想起了斯嘉丽·约翰逊——当初就是因为接触到斯嘉丽那种“神秘、冷艳”的特质,他才触发了【幻影存在】。那安妮·海瑟薇这种“清新、优雅、像公主一样”的特质,如果能触发“双修”能力,会带来什么?
是更精准的投篮?毕竟“优雅”的特质,似乎和投篮的稳定性很搭;还是更灵活的篮下脚步?像公主跳舞一样,在篮下穿梭;甚至,会不会是某种能提升团队士气的能力?比如在场边的时候,能让队友的状态更好?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生了根似的,怎么也压不下去。
林凯自嘲地笑了笑——他现在就是个随时可能被球队裁掉的边缘球员,一场比赛只能打几分钟,连名字都没几个人知道;而安妮·海瑟薇是好莱坞新星,走到哪儿都有记者围着,粉丝成群。他们之间的差距,比NbA球场到好莱坞的距离还远,简直是天堑。
可转念一想,当初遇到斯嘉丽的时候,他不也只是个刚打夏季联赛的菜鸟吗?那时候谁能想到,会触发【幻影存在】这种能力?
这么看来,这个看似荒谬的想法,好像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只是,想接触到安妮·海瑟薇那个层次的人,他首先得变得更强,更有名气。至少,得先在NbA站稳脚跟,成为一个能稳定出场的球员,而不是随时可能卷铺盖走人的菜鸟。
一个新的目标,带着点香艳,又充满了挑战,悄悄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但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想这些遥远的事。
季前赛已经接近尾声,球队裁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训练馆里的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每个人都在拼命表现,生怕自己是被裁掉的那个。
林凯摸了摸口袋里的训练计划表,指尖传来纸张的粗糙感。他知道,决定他能不能留在NbA的时刻,很快就要到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NBA之双修大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