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轮电子的日子过得比想象中快,转眼就到了周三。
早上走进车间时,阳光已经透过玻璃幕墙洒在工位上,李师傅正拿着扳手调试机器,见我来,笑着朝我招手:“小飞,今天你试试单独上岗,我在旁边看着。”
我心里有点发紧,却还是点了点头,穿上灰色工衣,戴上白色手套,走到属于我的靠窗工位前。
面前的零件摆得整整齐齐,新型组装机的按钮泛着淡蓝色的光,不像在迪克公司时,机器总蒙着层油污,按钮按下去还会吱呀响。
深吸一口气,我按照李师傅教的步骤,先检查零件型号,再校准机器刻度,指尖触到零件时,比第一次操作稳了太多 —— 这几天的练习没白费。
机器运转起来的声音很轻,只有零件卡进卡槽时的 “咔嗒” 声,清晰又利落。
我盯着流水线,手里的动作越来越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收工时才发现,自己组装的零件比昨天多了十个,李师傅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不错,比我预期的还快,照这个进度,月底能拿奖金。”
食堂里,王磊已经占好了位置,见我过来,把一碟青菜推到我面前:“多吃点素,整天对着机器,眼睛得顾着点。”
我笑着接过,想起在迪克公司时,食堂的菜总是油乎乎的,顿顿都是肥肉,哪有这样清清爽爽的搭配。
吃饭时,工友们聊起月底发工资的事,有人说要寄回家给孩子交学费,有人说要给自己买件新外套,我扒着米饭,心里也悄悄盘算起月底的计划 —— 去看德林和娜姐,再跟孟浩然他们聚聚。
下午上班时,车间里的氛围依旧轻松。
有工友哼着老家的小调,有人边干活边跟旁边的人唠家常,没人像迪克公司的领班那样,动不动就扯着嗓子骂人。
我组装零件时,偶尔会想起在迪克的日子:昏暗的厂房,震耳欲聋的机器声,还有德林胳膊被砸伤时,苍白的脸和咬着牙的模样。
那时候总觉得日子压抑得喘不过气,连笑都不敢大声,可现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却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 大概是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连空气都变轻快了。
晚上回宿舍,我坐在书桌前,拿出纸笔,把月底要带的东西一一列出来:给德林买条新毛巾 ,上次去看他,他用的毛巾都破了洞;给娜姐带包红糖 ,她总熬夜看店,红糖能补补;再给孟浩然他们带几包烟,都是他们平时爱抽的牌子。
写完清单,又想起在迪克时,我们几个总在下班后去夜市王姐摊上吃炒粉,孟浩然总抢我碗里的豆芽,王姐就开我们几个玩笑。
那些日子虽然苦,却藏着最真的热闹,现在想起来,心里满是盼头。
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听着宿舍里此起彼伏的呼吸声,我想起刚到广州时的慌神。
第一次站在广州站的广场上,看着密密麻麻的人流,不知道该往哪走。
第一次在迪克公司上班,被领班骂得躲在厕所里偷偷抹眼泪。
第一次在天桥上过夜,看着远处的霓虹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这座城市扎根。
可现在,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新的朋友,还有了牵挂的人,那些压抑许久的心情,终于像被风吹散的云,豁然开朗。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比平时早,沿着宿舍区的小路慢跑。
路边的梧桐树叶子上还沾着露水,空气里带着淡淡的草木香,不像城中村那样,满是油烟味和机器的轰鸣声。
跑了两圈,浑身都热乎乎的,心里的劲头更足了 。
好好干活,好好攒钱,月底就能见到想见的人,以后还要带着德林来扶轮看看,让他也知道,广州还有这么好的厂,还有这么好的日子。
上班时,李师傅教我学新的操作技能 —— 调试机器参数。
他说学会这个,以后就能当技术工,工资能再涨点。
我听得格外认真,记笔记的手都不敢停,心里想着:多学一点,就能多挣一点,就能早点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也能多帮衬帮衬身边的人。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月底。
发工资那天,我拿着工资条,心里又惊又喜 —— 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奖金,比在迪克公司多了300多块。
下班后,我直奔宿舍附近的超市,照着清单买了给德林和娜姐的东西。
回到宿舍,我把东西收拾好,装在一个崭新的帆布包里 —— 这是我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想着以后去看他们时,用新包提着东西,也显得精神。
我知道,这个周末一定会很热闹,我们会像以前一样,坐在夜市的小摊前,吃着炒粉,喝着啤酒,聊着各自的日子,那些苦过的、累过的、慌过的日子,都会变成最珍贵的回忆。
而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因为我们都在努力,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往前走,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希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们都在拼命的活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