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首页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历史追光者大唐第一少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寒门崛起笔趣阁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无敌天下抗日之兵魂传说不让江山扶明录极品贴身家丁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科场森严,笔走龙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日子在极度煎熬与疯狂充实的苦读中飞逝,仿佛只是转眼之间,秋去冬来,院落里那棵老槐树早已落光了最后一片枯叶,只剩下干瘦嶙峋的枝桠,倔强地刺向灰蒙蒙、仿佛永远也不会放晴的冬日天空。春节的喧嚣与喜庆与林霄彻底无关,紫禁城的钟鼓笙歌被高墙阻隔,传到他耳中只剩模糊遥远的回响。他的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这方寸小院,以及桌上越堆越高的笔记、越磨越短的墨锭,和窗外那两名无论风雨寒暑都如同铁铸般沉默守卫的锦衣卫。

那本意外得来的《策问精要》给了他难以估量的帮助。里面摘录的策论观点和那些一针见血的评析,仿佛在他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对当前朝堂真正关注的焦点、皇帝可能留意的方向以及策问回答的切入角度和深度,有了前所未有的、具体而清晰的把握。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如同无头苍蝇般在故纸堆里乱撞,而是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疯狂地模仿、练习那些切中肯綮、务实而又不失格局的论述方式。

虽然八股文所需的那种“代圣贤立言”的独特“神韵”,他自觉仍欠了不止一把火候,但至少“形”已经模仿得七八分相似,格式套路娴熟了不少。而在更为重要的策论方面,他感觉自己有了脱胎换骨般的进步,下笔时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骨架和血肉。他甚至开始尝试着,小心翼翼地将自己来自现代的一些宏观见解和管理理念,用完全符合这个时代语境的、极为隐晦的方式,巧妙地融入文章之中,使其既显出新意,又不至于显得突兀骇俗。

期间,那小太监又奉命送来过几次“学习资料”,有时是经过朱批的某位大臣关于某项政策的奏疏抄录本,有时甚至是翰林院新修《实录》的某些草稿片段。林霄心下雪亮,这依旧是朱元璋不动声色的考验,看他能否从这些经过筛选的官方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那至高无上的“圣意”所在。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分析、揣摩,并将自己的心得和理解仔细记录下来,反复咀嚼。

“老朱这私教课开得...真是让人压力山大!又是送书又是送内部资料的,这要是考不好,岂不是更对不起这‘隆恩’?不对,考不好就直接对不起我的脑袋了...拼了!”

考试的日期终于由钦天监择定,礼部颁告天下:洪武八年春闱,定于二月初九日举行。

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林霄的心反而奇迹般地渐渐平静下来。是生是死,是龙是虫,终须一搏。所有的恐惧、焦虑,都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所取代。

二月初八夜里,他强迫自己早早躺下,却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脑海里如同走马灯般,不受控制地闪过自穿越以来的种种画面:破茅屋中的绝望等死、午门外的惊险一搏、诏狱中的阴冷窒息、武英殿里的天威难测、以及这小院中近百个孤灯下的枯坐苦熬...最终,所有这些纷乱的影像都凝聚、压缩为一个无比坚定、炽热的念头:

活下去!必须活下去!

初九凌晨,天色未明,北风呼啸,寒意刺骨,呵气成霜。小太监准时送来一套崭新的、用细棉布制成的青色襕衫——这是朝廷赐予有秀才功名者参加会试的礼服。

林霄在冰冷的空气中,仔细地穿戴整齐,对着一盆结着冰碴的冷水照了照,里面映出的人影消瘦、面色苍白,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破釜沉舟的决绝光芒。

在那名锦衣卫一如既往的冰冷“护送”下,他一步步地走出了囚禁他数月之久的小院,如同水滴汇入大海般,融入了前往贡院的、浩浩荡荡的人流之中。

此时的京城,仿佛被一种无形而极其肃穆、紧张的气氛所笼罩。

通往贡院的各条主要街道上,密密麻麻满是提着考篮、身着清一色青色襕衫的学子。

人潮汹涌,却异乎寻常地安静。

有的考生面色惨白,嘴唇翕动,口中念念有词,还在进行最后的背诵;有的故作镇定,与相熟的同伴低声交谈,声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更多的则是沉默寡言,眼神复杂地望向贡院方向,那里面充满了对功名的渴望、对命运的敬畏、以及巨大的、几乎令人窒息的焦虑。

林霄沉默地走在其中,切身感受着这股庞大而压抑的、足以扭曲空气的能量场。这就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就是决定无数人一生命运的战场!

越靠近贡院,气氛越发凝重得如同实质。高大的、黑沉沉的贡院辕门下,无数兵丁林立,盔甲鲜明,刀枪如林,在稀薄的晨光中反射着冰冷彻骨的寒光。

负责搜检的礼部吏员和衙役们面色严肃如铁,眼神锐利如刀,对所有考生进行着极其严格、甚至堪称侮辱性的搜查——解开发髻、脱去外衣、仔细搜检全身每一处可能夹带的地方,考篮中的每一件物品,包括笔管、饼饵、蜡烛,都要被掰开、捏碎、仔细检查,以防有任何夹带作弊的可能。

队伍缓慢地、一寸寸地向前移动着,空气中弥漫着几乎令人呕吐的紧张和不安。突然,前方一阵骚动,一名考生因被发现在鞋底夹带小抄而被当场擒拿,呵斥声、哭嚎求饶声、革除功名的宣告声...如同冰冷的警钟,敲在每一个考生的心上,令人头皮发麻,股栗欲堕。

林霄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本就身无长物,考篮里只有朝廷发放的笔墨纸砚和一些最简单不过的吃食。

轮到他时,搜检的吏员对他的态度似乎比对其他人稍显“客气”一丝,动作虽同样严格、毫不留情,却少了几分刻意折辱的粗暴。

林霄心下明了,这定是得了某些不能明说的吩咐的缘故。

“特权阶级的滋味...嗯,虽然是被严密监视的特权,但此时此刻,真香!”

通过严苛的搜检后,他按照手中的号牌,如同沙丁鱼般,被人流推挤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号舍”。

所谓号舍,其实就是一排排低矮狭窄、如同鸽子笼般的砖瓦小隔间,每间深不过四尺,宽不过三尺,高勉强能让人站立。里面只有两块可以支起的木板,一高一低,高的作桌,低的为凳,便是全部的“家具”。墙角放着一个散发着骚臭气的瓦盆,供考生解手之用。其条件之简陋、环境之恶劣,足以让任何现代人崩溃。

林霄弯腰钻了进去,顿时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汗臭、墨臭、尿臊以及陈旧木头霉味的憋闷之气扑面而来,几乎令人作呕。他放下考篮,稍稍整理了一下那狭窄得可怜的空间,便蜷缩着坐在冰冷刺骨、坚硬无比的木板凳上,努力忽略周遭其他号舍传来的压抑的咳嗽声、沉重的叹息声以及木板摩擦发出的“吱呀”怪响,强迫自己静心凝神,等待决定命运的试卷下发。

天光在漫长的等待中逐渐亮起,贡院内终于响起三声沉重、悠长、仿佛能穿透灵魂的云板声!

“咚——咚——咚——!”

余音在空旷的考场上空回荡,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随后,有穿着礼部官服的吏员走到甬道中央,拖长了声音,高声唱喏,宣读冗长而严厉的考场规则,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肃杀。

接着,沉重的时刻到来——考题发了下来!

林霄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屏住呼吸,用微微颤抖的手展开那卷决定他生死的纸张。他直接跳过前面的小经义,目光死死地盯向了最重要的第二场“论”和第三场“策问”。

经义题出自《论语·为政》,题目中规中矩:“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要求阐述德政的重要性以及为政者修德的影响。

林霄略一思索,心下稍安。这种题目最是稳妥,不易出错。他定了定神,研磨铺纸,静心凝神,开始严格按照八股的格式进行破题、承题、起讲...他刻意控制着文辞,不求奇险华丽,但求平稳扎实,将过去数月死记硬背模仿的那些经典套路、起承转合一一用上,中间再巧妙地穿插一些从《策问精要》里看来的、关于“德政”需“吏治清明”方能落实的论述,整篇文章写得四平八稳,虽无惊艳之处,但也算中规中矩,挑不出大毛病。

写完经义题,时间已然过去大半日。他感到饥肠辘辘,喉咙干得冒烟,匆匆就着冷水啃了几口早已冻得硬邦邦的饼子,又活动了一下几乎冻得失去知觉、僵硬如同木棍的手指,便将全部注意力投向了最后,也是他最重视的策问题。

当他的目光落到策问题上时,心脏猛地一阵狂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策问题赫然写着:“问:当今盛世,海内承平,然吏治未清,民困未苏,缘何?当以何策革除积弊,以固国本,以副圣天子爱养元元之至意?”

这题目——这简直像是为他量身定做!

与他那日在午门外冒死叩阙所谏之言、与他这数月来废寝忘食苦苦钻研的方向、与那本《策问精要》的核心关注点,不谋而合!巨大的惊喜如同电流般瞬间窜过全身。

但狂喜之后,是极度的、冰水浇头般的冷静。

他知道,机会来了,天大的机会!但必须把握好分寸,一个字,一句话都不能错!

这既是通天梯,也是通往真正地狱的催命符!

他再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先在那粗糙的草稿纸上,用最快速度列下了几条核心纲要:

1. 颂圣定性:开篇必须肯定“盛世”,将问题归咎于“执行层”的吏治腐败和“历史遗留问题”,先把高帽子给皇帝戴稳。

2. 指陈时弊:重点突出胥吏之害(贪墨、欺压、盘剥)、赋税征收过程中的不均与弊端、下情不能上达的信息壁垒。

3. 献策建言:提出相对务实、看似可行的对策——严格考成法监督官员及“厚俸养廉”以绝贪念、加强监察力度,尤其强调暗访、广开言路但强调需核实,避免被指煽动。

4. 表忠归结:最后一定要归结到“陛下圣明,烛照万里,必有洞鉴”,以及“臣子唯尽心竭力,为君分忧”的绝对忠心上。

思路清晰后,他再次研墨,这一次,思绪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在具体论述时,他巧妙地将《策问精要》里的那些精辟观点作为骨架,再填充进自己从现代视角出发的一些思考,用最符合这个时代语境、最“忠君爱国”的语言精心包装起来,显得既切中时弊,又完全站在维护皇权、巩固国本的立场上。

他写得极其投入,物我两忘。

手腕因持续书写而酸麻肿痛,他顾不上;腹中饥饿再次袭来,他感觉不到;号舍外呼啸的寒风,他似乎也听不见。全部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那支笔、那张纸、那些关乎生死存亡的文字之上。

文章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论证扎实,提出的建议既有一定高度和前瞻性,又显得颇为务实,并非空中楼阁,充分展现了他“留心实务”的特点。

然而,在文辞和修辞上,他依旧刻意保留了几分“拙朴”。他没有刻意堆砌华丽却空洞的骈俪句式,偶尔甚至冒险用上一两个稍显“粗俗”但极为形象生动的比喻,比如在深入论述胥吏欺上瞒下、盘剥百姓时,他写道:“...此辈犹如硕鼠藏于仓廪,昼伏夜出,窃食肥己,而守仓之吏或玩忽职守,酣然瞌睡,或竟与之暗中交通,坐地分赃,致使国库仓廪日虚而主事者犹不自知,岂不痛哉!...”

“嗯,‘硕鼠’之喻出自《诗经》,不算犯忌。既形象易懂,又能显得咱关心农事民生,接地气!完美!老朱应该好这口!”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他长长地、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只觉得浑身虚脱,仿佛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冰凉地贴在皮肤上。

他强撑着精神,仔仔细细、一字一句地检查了一遍草稿,确认没有任何可能犯忌的言论、字眼和典故,这才小心翼翼、极其工整地将答卷誊抄到正式的正卷之上。每一个字都力求端正,每一笔都仿佛凝聚着他全部的生命重量。

交卷的时辰终于到了。贡院内再次响起那穿透人心的云板声!吏员们开始面无表情地依次收卷。

林霄拖着几乎麻木的双腿,艰难地挤出那狭小的号舍,混入了神情各异、如同经历了一场大战般的考生人群之中。

有人满面红光,兴奋地与人讨论着考题;有人面色灰败,如丧考妣;有人则目光呆滞,仿佛魂魄尚未归位。

初春的阳光勉强穿透云层,照在脸上,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他却感到一阵强烈的恍惚,仿佛刚才那场耗尽心神、决定命运的考试,只是一场光怪陆离、漫长而疲惫的梦。

就在这精神恍惚之际,他眼角的余光似乎不经意间,又瞥见了那个绝不可能认错的、深刻于脑海中的身影——青衣方巾,清瘦挺拔,气质卓然,正随着散场的人流,走向另一个出口。

似是感应到他专注的目光,那人也微微侧过头来。视线隔着喧嚣攒动的人头,与他在空中短暂地、无声地对上了一瞬。

依旧是那双清澈平静、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看不出丝毫的喜怒情绪,只是极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朝着他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随即,那身影便如同水滴融入江河,被人潮彻底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霄猛地停下脚步,怔怔地望向那人消失的方向,心中刹那间五味杂陈,波澜涌动。那本神秘的《策问精要》,这个更神秘的点头...

这一切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意味?

是鼓励?

是认可?

还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更深层次的纠葛的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老婆是双胞胎(超级兵王在都市)孝婷恋续文:罪爱书剑盛唐武神风暴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我的美女俏老婆学渣妹子又搞事情了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我们是兄弟女神的上门贵婿全文免费阅读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斗破之风起青山上门神医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一代天骄拜见大魔王逆天丹帝杀手房东俏房客爱潜水的乌贼作品
经典收藏红楼欢歌风流小太监凤临天下:一后千宠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金融帝国之宋归高贵许愿穿古:续命行医黄天之世满江红:武穆重生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小将很嚣张大魏芳华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一世浮城大秦长歌三国之乖乖田舍郎
最近更新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祖宗们,时代变了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解差传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闲话清史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