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首页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赘婿即鹿桃运无双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山河血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大明官抗日之兵魂传说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8章 婉议藩策,隐患初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琼州密信带来的振奋,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林霄心中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那三艘初具雏形的战船,那五百日夜操练的水手,那场虽小却意义非凡的海战胜利,以及王弼、俞通源等人渐次安定的消息,都让他胸中积压已久的阴霾为之一散。他反复咀嚼着信中的每一个字,如同品味着琼州海风送来的微咸希望,那支在遥远海岛上悄然壮大的力量,是他在这诡谲朝局中,唯一能攥在手中的、实实在在的筹码。

然而,这份欣喜并未持续太久,便被更深的思虑所取代。“驼爷”信中提及的隐患——粮秣消耗日巨、火炮短板难解、基地规模渐显恐难隐匿——如同三根冰冷的芒刺,扎在心头。尤其是最后一点,随着琼州基业的扩张,被发现的风险只会与日俱增。如何应对?伪装成大型商号?土绅联合的垦荒团?这些设想在脑海中盘旋,却都觉不够稳妥。他需要时间,更需要一个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让琼州得以喘息、积蓄。

目光从南方那片蔚蓝的海域收回,重新落回眼前这方波谲云诡的京城棋局。北疆的疑云并未消散,朱元璋那道加强布防的诏令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在燕王朱棣的头顶。皇帝对这位手握重兵、雄踞北疆的亲子,猜忌之深,已昭然若揭。朱标虽病情暂时稳定,皇太孙朱允炆的地位也得以确立,但这看似稳固的储位,在朱元璋日益衰老、而诸王年富力强且手握兵权的现实面前,又能维系多久?林霄深知,历史的惯性何其巨大,朱棣绝非甘于雌伏之人,那场席卷整个帝国的风暴,或许只是被朱标的“好转”暂时推迟了爆发的时间。

“标储位稳,帝心属意……”林霄低声咀嚼着这个判断,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弧度。这表面的平静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朱元璋越是着力巩固以朱允炆为核心的继承体系,对燕王等手握兵权的藩王的防范和猜忌只会越深。而藩王们,尤其是那位雄才大略的燕王,面对一个年幼且缺乏根基的储君,心中的野望又岂会轻易熄灭?这看似稳固的局面,实则脆弱不堪,只需一点火星,便能引爆那积压已久的矛盾。

三日后,一方素雅的信笺,再次通过那位与苏家略有交情的老翰林之手,悄然递到了林霄案头。信笺角落,那枚用朱砂点出的梅花印记清晰可见——依旧是最高优先级的暗号。展开临帖,娟秀字迹间隐藏的密文被迅速破译:“西山梅信,寒香愈浓。听松亭畔,雪泥鸿爪。明日巳时,盼君再临。”

又是西山卧佛寺,又是听松亭。苏婉再次选择了这个僻静之地。林霄心中微动,她必有极其重要之事相商。或许是关于宫中动向?亦或是她察觉到了什么新的危险?

翌日,天光微熹,林霄便已悄然离城。冬日清晨的西山,积雪未融,山道寂寥,唯有寒风掠过松林的呜咽。他谨慎地绕行,确认无人尾随后,方才加快脚步,踏着积雪向听松亭而去。

亭中,炭火已燃,铜壶里水汽氤氲。苏婉裹着一件素色斗篷,正凝望着亭外几株含苞待放的老梅,侧影在晨光中显得沉静而坚定。听到脚步声,她转过身,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却在看到林霄的瞬间,化作了暖意。

“霄郎。”她轻声唤道,为他斟上一杯热茶。

“婉儿。”林霄接过茶盏,暖意透过杯壁传来,驱散了山间的寒意。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信中所言‘寒香愈浓’,可是指京中又有变故?”

苏婉轻轻摇头,示意他坐下:“变故倒未必,但寒意确实更重了。父亲昨日被召入宫,参与议定明年开春后,诸王轮替回京朝觐的仪程与护卫规制。”

林霄心中一动。诸王朝觐,本是常例,但在这个敏感时期,朱元璋特意召大臣商议护卫规制,其用意不言自明——皇帝对藩王的戒备,已从北疆的军事布防,延伸到了京畿的安全层面。他问道:“陛下可有特别谕示?”

“有。”苏婉压低声音,“陛下特意强调,诸王护卫,除王府仪仗外,所携亲兵甲士,不得超过三百之数,且入京后需统一驻扎于城外指定卫所,不得擅入内城。随行将领名单,需提前一月报备兵部核准。”

三百亲兵!林霄暗自冷笑。这与其说是护卫,不如说是象征性的仪仗。朱元璋此举,无异于将诸王在京畿之地彻底置于朝廷的严密监控之下,防备之心,已近于苛刻。他沉吟道:“诸王……尤其是燕王殿下,对此可有反应?”

“这正是我忧心之处。”苏婉的眉头微蹙,“父亲言道,燕王府递来的初步名单中,将领皆是王府旧人,看似中规中矩。但据宫中一位与燕王府有些交情的内侍私下透露,燕王殿下接到谕旨后,在王府书房独坐良久,面色沉郁,最终只说了句‘儿臣遵旨’,再无他言。那内侍说,他伺候燕王多年,从未见过殿下如此压抑。”

压抑?林霄心中一凛。以朱棣的性情,这种压抑绝非屈服,而是暴风雨前的死寂。朱元璋步步紧逼的防范,只会不断刺激这位雄主的逆鳞。“陛下对太子殿下与皇太孙的护卫,可有新规?”

“太子东宫六率,皇太孙幼军,皆按旧例,未有削减,反增精锐。”苏婉的回答印证了林霄的猜测。朱元璋在极力强化中枢力量的同时,对藩王力量的限制已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这种明显的厚此薄彼,落在朱棣这等心高气傲、且自认功勋卓着的藩王眼中,无异于一种羞辱和猜忌的叠加。

亭内一时陷入沉默,唯有炭火噼啪作响,铜壶水沸之声咕咕。山风穿过松林,带来阵阵寒意。

林霄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目光投向亭外苍茫的远山,缓缓道:“婉儿,你如何看待陛下所定这‘诸王守边’之策?”

苏婉微微一怔,显然没料到林霄会突然问及如此宏大的国策。她略作思索,秀眉微蹙,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此策……立意本为固守国门,以亲王之尊,统重兵于要害之地,震慑外虏,拱卫社稷。太祖高皇帝雄才伟略,分封诸子,本意或在于此,使朱家江山,永固无虞。”

她顿了顿,话锋却是一转:“然则,此策之隐患,亦如双刃之剑,悬于国祚之上,其锋甚利,其危甚深。”

“哦?愿闻其详。”林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鼓励她说下去。

“其一,权柄过重,尾大不掉。”苏婉的声音清晰而冷静,“诸王开府建衙,手握重兵,节制一方军务民政,形同国中之国。如燕王殿下,坐镇北平,拥兵何止十万?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其势已成,非朝廷一纸诏令所能轻易撼动。此等局面,若遇雄主在位,或可压制;若主少国疑……”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然明了。

林霄点头:“不错。藩屏太重,则中枢易弱。此乃历代分封之痼疾。”

“其二,血缘羁绊,难敌权欲。”苏婉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洞察世事的悲凉,“陛下以骨肉至亲守边,本意是以亲情维系忠诚。然则,天家无亲,唯有社稷。至高权柄之前,父子兄弟之情,又能维系几何?观史册所载,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祸,皆因宗室强盛,觊觎神器而起。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她看向林霄,目光清澈而锐利:“如今陛下在时,诸王或慑于天威,不敢妄动。然陛下春秋已高……一旦山陵崩,新君年幼,威望未立,而诸王年富力强,手握雄兵,坐镇要冲。彼时,若有人不甘雌伏,振臂一呼,以‘清君侧’之名行问鼎之实……这‘诸王守边’之利刃,恐将反噬朝廷,酿成滔天大祸!”

“清君侧……”林霄喃喃重复着这三个字,心头剧震。苏婉的分析,竟与他对未来靖难之役的预判不谋而合!她虽不知历史细节,却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对人性的洞察,精准地指出了“诸王守边”制度下最致命的隐患——它赋予了藩王挑战中枢的实力和合法性,至少在起兵时!她甚至点出了未来可能的导火索——主少国疑!这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能有的见识。

“婉儿高见!”林霄由衷赞叹,“此策之弊,确如你所言,其患在将来。然则,陛下深谋远虑,岂能不知?何以仍行此策?”

苏婉轻叹一声:“陛下乃开国之君,雄视天下,自信能驾驭诸子。且北元未靖,九边烽火时燃,非至亲重臣,不足以托付如此重任。此乃时势使然,亦是陛下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她眼中忧色更浓,“陛下能驾驭,后世之君呢?燕王殿下……他甘心永远只做一个戍边的藩王吗?”

亭内再次陷入沉默。炭火映照着两人的面庞,苏婉的忧虑清晰可见。她提出的问题,直指大明未来最大的政治危机。

林霄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婉儿所言,句句切中要害。这‘诸王守边’之策,实乃饮鸩止渴。北虏之患,或可暂解;然藩王之祸,恐为后世埋下倾覆之根。燕王……绝非池中之物。陛下如今步步紧逼,限制其兵权,隔绝其与京畿联系,看似防范,实则可能适得其反,如同不断收紧的弓弦,终有绷断之时。”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我观史书,深知削藩之难。削之过急,则逼其反;削之过缓,则养痈成患。如今陛下在世,或可压制;一旦……新君继位,无论削与不削,都可能是点燃干柴的那颗火星。而首当其冲者……”他没有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那必然是实力最强、距离最近、也最有能力和野心的燕王朱棣。

“那……可有解法?”苏婉忍不住问道,眼中带着一丝希冀。

林霄苦笑摇头:“此乃国本之策,牵一发而动全身。解法?谈何容易。或许……唯有在陛下有生之年,以雷霆手段,彻底解决藩王权重之弊。然此举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是天下大乱。陛下……恐怕也在权衡,也在犹豫。”他想起朱元璋晚年对朱标的培养和对朱允炆的扶植,以及对朱棣的防范,无不显示这位开国皇帝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或许……”林霄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了几分,“我们该考虑的,不是如何解决这无解之局,而是……当那场因藩王而起的滔天巨浪真的席卷而来时,我们,以及我们在琼州的那点微末基业,该如何自处?如何在这乱世洪流中,觅得一线生机?”

他将话题巧妙地引向了琼州。苏婉闻言,眼中忧虑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关切:“琼州那边……可有新消息?”她知道林霄一直在等待琼州的音讯。

林霄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轻松:“收到了。虽历经波折,但总算站稳了脚跟。”他简略地将密信中的好消息——船只、人员、小胜海寇、王弼俞通源等人情况——告知了苏婉,隐去了具体的隐患细节,只道:“总算是在那蛮荒之地,扎下了一根钉子。只是根基尚浅,犹如幼苗,还需时日成长,更需……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

苏婉听罢,眼中绽放出光彩,由衷地为林霄感到高兴:“太好了!霄郎苦心经营,终见成效。琼州悬于海外,远离中原是非之地,若经营得当,未必不能成为一方乐土,乃至……乱世中的诺亚方舟。”她聪慧地领会了林霄的言外之意。

“方舟……”林霄咀嚼着这个词,目光投向南方,“但愿如此。只是,这方舟要真正能经得起风浪,还需更多的准备。粮秣、军械、尤其是能震慑四方的火器……都非一朝一夕之功。而眼下最大的威胁,并非海寇,而是朝廷的目光。基地渐成规模,人员往来增多,难保不会引起地方官府乃至朝廷的注意。”

“霄郎是想……”苏婉若有所思。

“未雨绸缪。”林霄沉声道,“必须提前想好应对之策。伪装成商行?垦荒团?这些或许能瞒过一时,但若朝廷有心探查,恐难持久。我在想,或许……可以主动寻求某种程度的‘合法’外衣。”

“合法外衣?”苏婉微微蹙眉。

“嗯。”林霄解释道,“比如,利用朝廷鼓励移民实边、开发琼州的政策,将我们的部分产业和人员,包装成响应朝廷号召的垦荒移民,甚至争取到一些官府的认可或默许。又或者,利用海贸之利,与广东布政使司乃至市舶司的某些官员建立联系,以‘繁荣海疆,增加税赋’的名义,获得一定的活动空间。当然,这一切都必须极其谨慎,核心部分必须深藏不露。”

苏婉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此法可行,但需步步为营。父亲在广东布政使司倒是有几位旧识,虽非位高权重,但或可提供一些地方上的消息和门路。另外,苏家在岭南也有些许生意往来,或许可以借此做点文章。”

“婉儿!”林霄心中感动,握住她的手,“又要让你涉险了。”

苏婉反手握住他,目光坚定:“你我之间,何分彼此?琼州不仅是你的退路,也是……我们的希望。京城有我,岭南之事,我也会尽力周旋。”

“京城有我”——再次听到这四个字,林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苏婉的存在,是他唯一的慰藉和支撑。

两人又就琼州发展的细节和京城局势交换了看法,苏婉也分享了她在宫中听到的一些关于北疆军报和藩王动态的零星传闻。时间在高效的商议中悄然流逝,壶中的茶水添了又添。

看看日头西斜,山风愈寒,两人虽有不舍,却也知道必须离开了。此次会面,风险极大,不宜久留。

临别前,林霄再次叮嘱:“婉儿,诸王之事,尤其是燕王动向,务必多加留意。此乃未来大变之关键。然一切探听,务必以自身安危为第一要务,切不可强求。”

“我明白。”苏婉郑重点头,“霄郎在京中,亦需万分小心。陛下心思深沉,近来对朝臣奏对,愈发苛察。”

两人并肩走出听松亭,踏着积雪,向山下走去。一路无言,却心意相通。到了山脚岔路口,即将分别。

林霄停下脚步,看着苏婉被寒风吹得微红的脸颊,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路上小心,保重。”

苏婉回望他,眸光如水,轻轻点头:“霄郎亦是。琼州虽远,心念常在。”

看着苏婉的身影消失在另一条山道的拐角,林霄才转身,大步向城中走去。寒风凛冽,但他的心却比来时更加坚定。

西山议策,隐患已明。藩王权重,如同悬于帝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落下之时,必将石破天惊。而他和苏婉,这对在乱世阴影中相互扶持的伴侣,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关注着北方藩王的利爪,一个经营着南方海岛的方舟,都在为那场无法避免的风暴,做着最隐秘、也最坚韧的准备。

回到城中租赁的小院,闩好房门,林霄并未立刻休息。他点亮油灯,铺开纸笔,却并非书写公文,而是取出了那本厚厚的“读书笔记”。他需要将今日与苏婉的谈话,尤其是关于藩王隐患的分析和对琼州未来的谋划,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和隐语记录下来。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昏黄的灯光将他的身影拉长,投在斑驳的墙壁上。窗外,是应天府沉寂的冬夜,而林霄的心中,却翻涌着南海的波涛与北疆的风云。

“诸王守边,遗祸深远……燕王朱棣,潜龙在渊……琼州水师,初露锋芒……”他一边书写,一边在心中默念。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亿万暖婚之夫人甜又拽至尊修罗尹素婳莫君夜【完】遭遇色大叔:霸道前夫来找茬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医道狂尊林阳苏颜阴阳诡探龙婿陆凡全文免费十月蛇胎医路逍遥最强升级我的美女俏老婆烈火集团:早安腹黑BOSS杀鬼破邪回到过去当女神至尊神位混沌天帝诀全文阅读上门神医武炼阴阳武神纪元
经典收藏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风流小太监老鼠公爵绵绵诗魂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寒门巨富攻略情敌手册[快穿]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回到三国收猛将回到古代做皇帝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高贵大清挖坑人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幻之盛唐绝世极品兵王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洗尽铅华
最近更新双经问渡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跛王爷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暗尘明月楼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