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路屿像被钉住一样停在一处高亮文件上 ——
文件名 “共生体抑制协议 V3.0” 几个字在屏幕上发着冷光,下面的备注一行行刺痛眼球,字体是 m 国军方常用的等宽字体,每个字母都像一把小刀子。
“衍哥!你看这个!”
路屿的声音都在发颤,手指点在 “β-7 抑制因子” 的说明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发抖,
“m 国在‘利维坦’的核心芯片里植入了这种抑制因子,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钙离子拮抗剂,纯度 99.2%,作用机制是阻断钙离子通道,阻止深海‘原生信息素’(分子结构 c18h27No3,分子量 293.42)与芯片的结合,从而控制‘利维坦’不被深海网络同化!”
文件页眉处有个被划掉的签名,墨迹没干时被蹭过,能隐约看出 “Robert King”—— 正是去年论坛上含糊其辞的 m 国海洋局官员,这让路屿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他调出实验室测试数据,表格里的数字触目惊心,每一个数据都像在控诉 m 国的隐瞒:
“我们之前破解的 m 国内部报告(编号 L-0872)显示,这种抑制因子在常压下有效率 89%,半衰期 72 小时;但在深海高压下会加速分解 ——
80mpa(约 800 米水深)时半衰期 1 小时,82mpa(8200 米水深)时失效时间仅 12 分钟!文件里还写了:一旦抑制因子失效,‘利维坦’的核心程序会在 5 分钟内被深海网络彻底‘同化’——
不是简单的失控,是变成深海网络的‘终端’,会主动向深海传递人类的技术参数,包括深潜器的结构、核弹的引爆机制!”
路屿的手指划过 “12 分钟” 这个数字,突然觉得后背发凉,像有冷风灌进来。
“主体性迷失……”
陆衍之反复咀嚼这五个字,后背突然泛起一阵寒意,像有深海的冷水顺着衣领流进去,冻得他打了个寒颤。
他猛地抬头,目光扫过满室紧张的脸庞,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海王星号的灾难,会不会就是抑制因子失效了?m 国想控制‘利维坦’当沟通深海的桥梁,结果桥梁塌了 ——
‘利维坦’被深海网络同化,反过来攻击船体,连带着船和人,都被深海吞了进去!
2022 年 7 月 15 日,‘海王星号’到达马里亚纳海沟
米处,注入抑制因子后 12 分钟,刚好是他们报告‘遭遇湍流’的时间,这太巧合了!”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圈出 “2022 年 7 月 15 日” 这个日期,眼神里满是怀疑,这个时间点太精确了,精确到不像巧合。
“指挥官!深海信号源在动!在上浮!”
声纳员老周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叶子,尾音里裹着哭腔,58 岁的老周从海军潜艇部队退役,有 30 年声纳操作经验,能分辨不同类型潜艇的螺旋桨噪音 ——
比如 “弗吉尼亚” 级的螺旋桨噪音是 110 分贝,“台风” 级是 120 分贝,甚至能通过噪音判断潜艇的航速和航向;
可眼前的信号源,连一点机械噪音都没有,只有微弱的生物声信号,像某种巨大生物的呼吸声,缓慢而沉重。
“上浮速度 180 节 —— 是常规核潜艇(最高 35 节,比如 m 国‘弗吉尼亚’级)的三倍还多!能量读数…… 突破 2x10^6 焦耳了!
相当于 0.48 公斤 tNt 爆炸的能量,虽然看起来不多,但集中在一点,足够击穿驱逐舰的装甲(普通驱逐舰装甲厚度约 20 毫米,抗爆能力约 1x10^6 焦耳)!”
老周的手紧紧攥着声纳仪的操作杆,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信号源,上浮速度快得超出了所有已知设备的极限。
几乎是同时,路屿的尖叫差点掀翻指挥中心的天花板,他的声音里带着震惊和恐惧,像被烫到一样:
“影像!我接收到影像了!还有…… 人的恐惧记忆!”
屏幕上突然跳出让人窒息的画面 —— 不是冰冷的数据,是破碎的、带着强烈情绪的记忆片段:
穿深蓝色潜水服的军官正用扳手疯狂砸向控制台,扳手是钛合金材质,型号 St-12,手柄上还缠着防滑胶带(胶带已经有些磨损,露出里面的金属,上面布满了细小的划痕),
他砸的是 “利维坦” 系统的主控面板,想强行切断与深海网络的连接,面板上的 “连接状态” 灯从绿色变成红色,又瞬间跳回绿色,说明切断失败;
他的脸上满是绝望,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往下流,在脸上冲出两道白色的痕迹,像两道泪痕。
扳手砸在面板上时溅起细小的火星,落在他手背上烫出小红点,他却像没知觉一样,只盯着跳回绿色的 “连接状态” 灯,眼神里的光一点点灭下去,像燃尽的蜡烛。
观察窗上的裂纹像蛛网一样蔓延;
观察窗是双层蓝宝石玻璃,厚度 10 厘米,能抵御
米深海的压力,价值 200 万美元,可此刻,裂纹从边缘向中心蔓延,速度快得惊人;
像有只无形的手在里面敲击,海水从裂纹里渗进来,在舱内低温下凝成细小的冰柱,长度约 5 厘米,粘在窗沿上,像一排锋利的冰刺,反射着控制台的红光,显得格外刺眼。
军官的头盔面罩上蒙着一层白雾,那是他呼出的热气遇冷凝结的,透过那层雾,能清晰看到他瞪大的眼睛;
虹膜因为极致的恐惧缩成了针尖大的一点,瞳孔里映着观察窗上的裂纹,嘴里还在嘶吼着什么,嘴唇因为缺氧泛着青紫色,像冻住的茄子,手指因为用力握住扳手而发白,指关节都在颤抖。
“我用神经解码算法还原了他的记忆!”
路屿的手指死死攥着桌沿,指节都泛了白,算法是他去年研发的,能通过脑电波信号还原记忆片段,准确率达 85%,此刻他却希望自己的算法出了错,
“他是‘海王星号’的副船长,马克?威尔逊,45 岁,有 15 年深潜经验,曾在 2015 年驾驶深潜器下潜 8000 米,创造了 m 国深潜纪录,还获得过‘海军杰出服务勋章’!
他的记忆里反复出现一句话:‘有冰冷的意识触手在啃我的大脑,想抢 “利维坦” 的秘密!想知道人类为什么要闯进这里!’”
路屿顿了顿,补充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同情,“那把 St-12 扳手,是他父亲传给他的,他父亲也是海军深潜员,
1998 年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马克一直把扳手当纪念品带在身边,扳手的手柄上还刻着他父亲的名字‘John’,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那个深海存在,正驮着 28 条亡魂和破碎的 “海王星号” 船体,从八千多米的深渊里冲出来!
它不是在 “移动”,是在 “穿梭”,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撕裂了深海的寂静,沿途的海水被搅动成漩涡;
生物质浓度升高到 2.5mg\/L,辐射值也同步上升到 1500Sv\/h,所过之处,连深海的鱼虾都在疯狂逃窜,形成一片空白区域。
“舰队紧急撤离!”
陆衍之的指令像出膛的子弹,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所有 055 型驱逐舰立刻启动‘红旗 - 9b’防空系统 ——
该导弹射程 200 公里,射高 27 公里,最大速度 4.2 马赫,可拦截最大速度 6 马赫的目标,雷达锁定 500 公里内所有空中目标,包括隐身目标;
093 型核潜艇下潜 200 米警戒 —— 这是其战术警戒深度,声纳全功率开启时探测范围 100 海里,可同时跟踪 20 个目标,噪音水平 95 分贝;
接近海洋背景噪音(90 分贝),不易被发现;整个编队以 32 节航速向西北撤离,保持 150 海里安全距离,避开深海存在的移动路线!”
他的手指在指挥面板上飞快操作,按下一个个指令按钮,每个按钮按下时都发出 “咔嗒” 的脆响,像在和时间赛跑。
他猛地转向路屿,目光锐利如刀,眼神里带着急切:
“停止所有复杂信号!立刻切换蓝绿激光通信系统,波长锁定 480nm—— 这个波段在海水中的衰减率仅 15%,比 532nm 波长(衰减率 65%)低 50%,能穿透 5000 米深海,是目前最优的深海通信波长!
脉冲能量调到 10kJ,不要发任何文字,就发核爆蘑菇云的动态图案,每秒重复三次,图案要简洁明了,用红色表示爆炸,黑色表示死寂,让它一眼看懂 m 国的威胁!”
他的手拍在路屿的肩膀上,用力捏了捏,传递着信心,路屿点点头,立刻开始操作,手指在屏幕上翻飞,汗水滴落在键盘上,他却没工夫擦。
海面上,诡异的蓝绿色荧光漩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
那荧光是由深海生物质释放的生物荧光,通过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发光,波长 480nm,和蓝绿激光波长接近,像是在 “回应” 人类的信号。
漩涡中心的荧光强度是边缘的 3 倍,形成明暗交替的环状,像靶心,从高空看下去,像海面上开了一朵巨大的蓝绿色花朵,花瓣还在微微蠕动。
漩涡直径转眼就扩到了 500 米,海风吹过漩涡边缘,都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
指挥中心里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竟在 5 分钟内下降了 3c,从 25c降到 22c,空调系统已经自动调高了温度,出风口吹出的风都带着热气,却无济于事,冷空气像从屏幕里渗出来的一样,弥漫在整个指挥中心。
25hz 的次声波顺着船体传进指挥中心 —— 这个频率恰好是人体内脏的共振频率(心脏共振频率约 20-30hz,肝脏约 25-30hz)。
3 名参谋突然捂着肚子弯下腰,胃里的东西不受控制地涌出来,呕吐物落在地面上,散发出酸腐的气味,脸色白得像纸,连手指都在抽搐,身体不受控制地发抖。
其中一名刚毕业的军校学员,血压降到 90\/60mmhg(正常血压 120\/80mmhg),出现了休克前兆,嘴唇发紫,呼吸微弱。
医护人员立刻冲过来,给他注射了 0.5mg 阿托品缓解症状,还递上了热水袋暖腹部,热水袋的温度透过衣服传过去,稍微缓解了他的不适,一边急救一边安慰他:
“别怕,只是次声波影响,很快就会好的,你再坚持一下。”
这是次声波引发的内脏共振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1986 年苏联曾发生过次声波武器实验事故,导致 20 公里内的动物死亡,当时的场景惨不忍睹。
这是深海存在逼近的征兆,它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警告,每一个信号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信号源深度 500 米……400 米……300 米……”
声纳员老周的报数像丧钟,每报一个数字,指挥中心的空气就更凝重一分,压得人喘不过气。
有人开始悄悄整理桌上的个人物品:小张把家人的照片塞进贴身的口袋,照片是去年春节拍的,他和父母站在老家的院子里,笑得很开心,照片边缘被他摩挲得有些发卷;
老赵把未写完的报告叠好放进抽屉,还在封面上写了 “紧急备份” 四个字,字迹有些潦草,是用钢笔写的,墨水还没完全干;
小林甚至拿出了救生衣,偷偷检查了充气阀门,确保能正常使用,救生衣的橙色在红光照里显得格外刺眼。
每个人都在做最坏的打算 —— 他们不知道这个深海存在会不会攻击人类,不知道 m 国的核弹会不会引爆,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
老周摸了摸胸口的退伍证,退伍证的封皮已经有些磨损,里面夹着他和老伴的结婚照,想起家里的老伴还在等他退休;
一起去看孙子,眼眶有些发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突然,上浮速度骤减。
那个庞然大物在 500 米深的海水中骤然悬停,屏幕上跳动的能量波动瞬间平息,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连呼吸声都听得格外清晰。
紧接着,一道信息流像幽灵一样切入指挥中心的所有通讯频道 ——
不是通过天线,不是通过光缆,而是直接绕过了 12 层加密防火墙和量子加密协议,凭空出现在屏幕上,连最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IdS)都没有发出任何警报,仿佛它本就属于这个系统,和系统融为一体。
没有声音,没有文字,只有一段直接投射在所有人意识里的影像,像一场醒着的梦,清晰得可怕:
幽暗的深海中,“海王星号” 像一只渺小的金属甲虫,正小心翼翼地朝着前方的 “水母群结构” 移动,船体周围的海水泛着淡淡的蓝光,是生物质发出的荧光。
那结构足有 2000 米直径,
比 “海王星号” 大 22 倍,无数半透明的 “伞状单元” 悬浮在海水中,
每个单元直径约 50 米,厚度 5 米,伞沿下垂着细长的 “触手”,长度超过 100 米,
直径 2 米,触手表面有规律的凸起,像是某种传感器,凸起上还泛着淡淡的银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