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惑众案”的告破,在平安县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三名黑心商贾锒铛入狱,得到了应有的惩处。笼罩县城多日的恐慌阴云彻底散去,市井街巷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与活力,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不再是诡异的“狐影”,而是官府破案的神速与那几个商人的歹毒心肠。
县衙内自然也少不了一番庆贺。李县令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对赵雄及其手下褒奖有加,甚至特批了一笔银钱让刑房众人自行安排酒食。当晚,刑房内灯火通明,笑语喧哗,郑龙端着海碗,挨个与人拼酒,嗓门比平时还大了三分;吴文也卸下了连日来的凝重,面带微笑,与同僚小酌畅谈。
林小乙坐在角落,面前也放着一碗酒,他小口啜饮着,脸上带着符合他年龄和身份的、略显腼腆的笑容,听着郑龙粗声大气地吹嘘自己如何神兵天降擒住“泥鳅”,看着吴文与同僚分析案卷中的精妙之处。氛围热烈,人心舒畅。
然而,在这片喧闹之中,赵雄却显得异常沉静。他虽也举杯与众人同饮,但目光深邃,似乎思绪早已飘远。酒过三巡,他悄然离席,对正被郑龙拉着灌酒的林小乙使了个眼色。
林小乙会意,找了个由头脱身,跟着赵雄走出了喧闹的刑房,来到后院一处僻静的石亭下。
夜空澄澈,月朗星稀,微凉的夜风吹散了酒意,也带来了几分清醒。亭内只有他们二人,远处刑房的喧哗隐约传来,更显得此地静谧。
赵雄负手而立,望着檐角悬挂的一弯新月,沉默了许久,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此案,看似已了,实则凶险,尤甚于刀兵相见。”
林小乙垂手站在一旁,静静聆听。
“刀兵之险,明枪易躲。”赵雄转过身,目光落在林小乙身上,那目光不再是平日的锐利审视,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感慨与欣赏,“人心之险,暗箭难防。此番若非……我们恐怕真要栽在这无形的刀剑之下。”
他没有明说,但林小乙知道,那省略的部分,指向的是自己提出的“受益者”角度、舆论反击的建议,以及最后关头锁定陈记酒坊的关键推断。
“小乙,”赵雄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你可知,在此案中,你所立之功,在何处?”
林小乙心中微动,面上却露出适当的茫然,低声道:“小的……小的只是侥幸,听了些闲话,胡乱猜了猜……”
“非是侥幸。”赵雄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郑龙勇武,可破顽凶;吴文细致,可查物证。这些都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本。但你不同……”
他向前一步,月光照亮了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也照亮了他眼中毫不掩饰的激赏:“你之能,在于洞察人心,在于审时度势,在于……于无声处听惊雷!你能从市井闲谈中品出恐慌分布之异,能从犯人细微神态中窥见其心虚实,更能想出‘以谣制谣’之法,引导舆情,稳定民心。这份对人心、对世情的洞察与把握,是比任何武功、任何仵作之术,都更为稀缺、更为珍贵的才能!”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打在林小乙的心上。他知道,这是赵雄对他最直接、最深刻的肯定。这不再是“福将”的运气,而是被认可的、实实在在的“智谋”。
赵雄看着他,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如师如父般的谆谆告诫:“经此一役,你在县衙之内,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往后,会有更多人注意到你,会对你抱有更高期望,亦可能……会招来更多不必要的关注乃至嫉恨。你需谨记,戒骄戒躁,藏锋守拙。你的这份‘眼力’与‘心力’,要用在正途,用在关键时刻。”
“小的谨记捕头教诲!”林小乙深深一揖,心中暖流涌动,亦感责任重大。赵雄这是在为他铺路,也是在保护他。
“好了,回去歇息吧。”赵雄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往后的案子,只怕会更复杂,更需要你用‘心’去办。”
林小乙直起身,再次行礼,转身离去。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修长,那背影虽依旧单薄,却仿佛蕴藏着难以估量的潜力。
赵雄独自站在亭中,望着林小乙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许久,才轻轻吐出一口气,低声自语:
“璞玉初琢,锋芒已露。平安县这方池塘,怕是快要容不下这条即将化龙的潜蛟了……”
《妖言惑众案》至此,彻底落下帷幕。它留下的,不仅是一个被澄清的真相,更是一个团队内部信任的巩固,以及一颗智谋新星的冉冉升起。林小乙的捕快生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妖言惑众案》全案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现代神侦探古代小捕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