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社”的冰山一角被强行撬开,露出了其下隐藏的狰狞轮廓。然而,那最核心、最神秘的“砚主”,依旧藏身于迷雾之后,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操纵着一切,却不留痕迹。
致仕的礼部员外郎被秘密监控,但其老奸巨猾,行事谨慎,短期内难以抓到实质把柄。其他几名暴露的士林成员,层级较低,对“砚主”的身份也是语焉不详,只知代号,未见其人。
案件似乎又陷入了僵局。抓住了虾兵蟹将,却摸不着龙王庙门。
县衙值房内,气氛凝重。郑龙显得有些焦躁,来回踱步:“这‘砚主’难不成真是个神仙?能掐会算,每次都快我们一步?”
吴文整理着厚厚的卷宗和口供,试图从中找出被忽略的关联,但收获甚微。
赵雄沉默着,目光却再次投向了林小乙。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年轻的捕快已经成了他破解迷局时,最为倚重的智囊。
林小乙没有参与讨论,他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摊开着所有与“墨社”相关的记录——从陈运来案发现场的描述,到听松别院密室、藏书楼机关的细节,再到被捕成员的供词,甚至包括那些查抄来的、与“墨社”成员相关的诗文手稿。
他在进行一场庞大的心理侧写。
高逸前世作为刑侦专家,深知要找出一个精心隐藏的首脑,不能仅仅依赖物证和口供,必须深入其行为模式,理解其心理动机,勾勒出其“人格画像”。
他闭目凝神,在脑海中重构“墨社”的每一次行动:
· 选择目标:盯上陈运来祖传的秘密,说明其对平安县历史、对前朝遗事有极深了解。
· 行动风格:处处设置机关谜题(画、谱、鼎、楼),偏好雅致而繁复的伪装,享受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智力优越感。这不是普通谋财害命者的思维。
· 资源调动:能驱使如面具人、黑衣死士这等武力,能渗透士林,甚至可能影响到致仕高官。这需要极高的声望、人脉或者威慑力。
· 隐匿能力:至今不留任何直接指向其身份的线索,心思缜密,耐性极佳。
一个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在平安县,尤其是在文化圈内,会是谁?
他的身份必然受人尊敬,有足够的文化底蕴设计那些谜题;他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资源网络;他熟悉县学、藏书楼等文化场所;他年纪可能不小,拥有足够的耐心和威望;同时,他内心深处,必然隐藏着与表面德高望重截然不同的、巨大的贪婪或权力欲。
几个可能的人选在他脑中闪过,又被他逐一排除。
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几份从不同“墨社”成员处查抄的诗文抄本或笔记上。这些文稿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在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时,都表现出对唐代诗人王维,尤其是其《山居秋暝》 中“空山新雨后”这一意境的格外偏爱。这本身并不稀奇,王维的诗本就备受文人推崇。
但林小乙注意到,在提到这句诗时,有两人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相同的、略显生僻的异体字来书写“空”字(比如将“穴”字头写得极其夸张,带有某种符号性)。这种细微的、近乎个人标志性的书写习惯,通常源于长期模仿某位师长或权威的笔迹。
是谁,能同时影响这么多士林文人,形成如此统一的细微习惯?
他的脑中,瞬间闪过一个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衫,面容清癯肃穆,眼神看似古井无波,却在偶尔扫视学生课业时,会流露出一丝极致苛刻与掌控欲的老者形象——
县学学正,周道安!
那位以学问渊博、品行端方、教导严厉着称,在平安县士林享有极高声誉,连李县令都对其礼敬三分的老人!
会是他吗?
林小乙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这个想法太过骇人听闻!周学正几乎是本地道德文章的化身!
他强迫自己冷静,将周道安代入“砚主”的角色进行验证:
· 知识与能力:完全符合。他精通经史子集,对书画、金石、音律皆有涉猎,甚至可称大家,完全有能力设计出那些精妙的机关谜题。
· 资源与人脉:身为县学学正,门生故旧遍布平安县乃至州府,与致仕的礼部员外郎有同窗之谊,调动士林资源、安插人手易如反掌。其表面上的清贫与低调,更是完美的掩护。
· 行为模式:其教导学生时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苛与对“秩序”的追求,与“墨社”层层设卡、考验筛选的行为模式隐隐吻合。那是一种隐藏在道德面具下的、极强的控制欲和智力优越感。
· 动机:表面清高,内心或许对财富和隐藏在幕后的权力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乌枢”矿脉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潜在影响力,足以让一个看似无欲无求的老学究心动乃至疯狂!
· 那个异体字!林小乙猛然想起,他曾偶然见过周学正批阅的一份学生试卷,在批注中,就曾用过那个独特的“空”字写法!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最终都指向了那个最不可能,却又最符合逻辑的人!
林小乙深吸一口气,走到赵雄面前,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在值房中炸响:
“头儿,我可能……知道‘砚主’是谁了。”
赵雄、郑龙、吴文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脸上。
“谁?”赵雄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林小乙一字一顿地说道:“县学学正,周道安。”
“什么?!”
郑龙第一个跳了起来,眼睛瞪得滚圆,“周学正?那个古板得掉渣的老头?小乙,你疯了不成?!这怎么可能!”
吴文也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周学正德高望重,乃是全县士子楷模……这……这太惊世骇俗了!”
就连赵雄,瞳孔也骤然收缩,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震动。他死死盯着林小乙,仿佛要确认他是否清醒。
这个指控,太过颠覆!如同指认寺庙里的佛像才是窃贼!
“依据?”赵雄的声音沙哑,带着千钧重压。
林小乙毫无惧色,迎着三人震惊、怀疑、探究的目光,将他刚才的推理过程,条分缕析,清晰地道来。从行为模式、资源能力,到那关键性的、细微的书写习惯关联,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他身处文化核心,却设计如此机巧近乎炫技的谜题,享受掌控感;他表面清贫,却能调动庞大资源;他门生故吏遍布,却无人知其另一面;最关键的是,那个独特的书写习惯,将他和他的核心成员无形中联系在一起。”林小乙最后总结道,“除了他,我想不出平安县内,还有第二个人能同时满足所有这些条件,完美地隐藏在所有视线之下。”
值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死寂。
郑龙张着嘴,说不出话。吴文扶着眼镜,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思索。
赵雄缓缓坐回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内心经历着惊涛骇浪。理智告诉他,林小乙的推理无懈可击,甚至完美解释了之前许多难以理解的疑点。但情感上,他依旧难以接受,那位备受尊敬的老人,竟是这一切阴谋的黑手。
许久,他抬起头,眼中已恢复了锐利与冷静,但深处却燃烧着被背叛的怒火与凛然的决心。
“郑龙。”
“在!”
“撤掉对员外郎的部分监视,加派最得力的人手,秘密监控周道安!我要知道他每时每刻的行踪,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
“是!”
“吴文,重新梳理所有卷宗,重点查找与周道安可能相关的、任何细微的间接证据!”
“明白!”
“小乙,”赵雄看向林小乙,眼神极其复杂,有赞赏,有震撼,更有一丝决绝,“准备一下。若真是他……这场戏,该收场了。”
谁是砚中仙?答案已呼之欲出。林小乙以其对人心的深邃洞察,撕开了道德文章下最伪善的面具。一场针对这位“士林楷模”的终极较量,即将展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现代神侦探古代小捕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