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河之战,阵型之利
寒风卷过三河平原,枯草低伏,天地间肃杀之气弥漫如实质。
孙元化屹立于指挥车上,千里镜紧贴眼眶。镜片中,后金军阵如黑云压境,八旗骑兵奔腾如潮,马蹄声震耳欲聋,连脚下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禀督师,建虏中军距我前沿已不足三里!”斥候飞马来报,声音却沉稳有力,不见丝毫慌乱。
孙元化微微颔首,放下千里镜。他目光扫过严阵以待的明军阵线,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信心。这与昔日辽东战场上明军一触即溃的景象截然不同,眼前这支新军,是他与陛下心血凝聚的利刃。
“传令各营,依预定计划,静待号令。”孙元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便让建虏见识何为真正的火器之威!”
命令通过旗号迅速传递全军。明军阵型呈独特的“刺猬”布局——这是孙元化结合西方棱堡防御与车阵机动性所创。外围是改良偏厢车相连形成的移动壁垒,车上架设虎蹲炮与佛朗机速射炮;车后是三列燧发枪兵,间隔中夹杂长矛手护卫;阵心则是二十四门重型红夷大炮,炮口已调整至最大射程。
曹文诏率三千骑兵隐于右翼一片枯木林后,人马衔枚,蹄裹厚布。他紧握缰绳,目光如炬地盯着逐渐逼近的后金主力。这位骁将历经萨尔浒惨败,今日誓要一雪前耻。
“曹将军,督师有令:待中军红旗三展,即刻出击截断敌退路。”传令兵悄然而至。
曹文诏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笑意:“回报督师,末将定不负所托!”
与此同时,后金军中军,皇太极驻马高坡,远眺明军阵势,眉头微蹙。
“禀大汗,明军阵型古怪,车辆相连如城墙,前所未见。”正白旗旗主多铎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然南人软弱,我八旗铁骑一冲便破!”
皇太极却不似弟弟这般乐观。他注意到明军阵中异常——旗帜鲜明,各部井然有序,士兵静立如松,毫无以往临战前的骚动惶恐。更令他不安的是,那些火炮似乎比宁远城头的更为粗长,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冽青光。
“传令莽古尔泰,先以汉军旗火铳手试探,蒙古轻骑两翼骚扰。”皇太极沉声道,“让巴牙喇护军准备,若明军阵脚松动,即刻中路突破!”
号角长鸣,战鼓擂动。后金军阵中分出数股部队,如毒蛇吐信,试探着扑向明军防线。
“建虏变谨慎了。”孙元化身侧,副将略带惊讶道。
孙元化嘴角微扬:“陛下早有预言,皇太极非匹夫之勇。然今日任他千般算计,也难逃天罗地网!”
话音未落,前方已爆发出震天喊杀声。汉军旗三千火铳手进至百步距离,乱枪齐射,铅子噼啪打在偏厢车上,却大多无法穿透加厚的护板。与此同时,蒙古轻骑如旋风般掠过明军两翼,马上弯弓抛射,箭雨倾泻而下。
“举盾!”各级军官喝令声此起彼伏。
明军阵中顿时竖起无数盾牌,叮当声响成一片,大多箭矢被有效格挡,仅有零星惨符显示极少数箭支找到了缝隙。
“不要还击!违令者斩!”孙元化严令传遍全军。新军纪律此刻显现——尽管箭矢从耳边呼啸而过,燧发枪兵们依然保持立姿,手指紧扣扳机却无人擅自开枪。
蒙古骑射数轮无效,开始大胆逼近。便在此时,孙元化终于下令:“两翼佛朗机炮,霰弹预备——放!”
令旗挥落,惊天动地的炮声猛然爆发!明军阵型两翼顿时喷吐出数十条火舌,数百枚铅弹如疾风骤雨般扫向蒙古骑兵。人嚎马嘶瞬间撕裂战场喧嚣,冲在最前的蒙古骑手连人带马被打成筛子,后方队伍顿时人仰马翻!
几乎同时,中军重炮发出怒吼,二十四发实心铁弹呼啸着砸向汉军旗火铳手阵列。每一颗炮弹落地都犁出血肉通道,残肢断臂漫天飞舞。汉军旗顿时大乱,不少人丢弃火铳向后奔逃。
“懦夫!”多铎怒骂一声,转向皇太极,“大汗,让奴才带铁骑冲阵!”
皇太极面色阴沉。明军火炮威力和射速远超预期,但开火间隙仍是破绽。他咬牙道:“准!镶白旗正面冲击,镶红旗绕击左翼,正蓝旗预备扩大缺口!”
战鼓节奏突变,后金精锐骑兵开始涌动。多铎一马当先,万名镶白旗铁骑如离弦之箭直扑明军中军!
“来了。”孙元化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爆射,“燧发枪营预备——三段击阵型!”
令旗再变,明军阵前偏厢车突然向两侧挪开缺口,露出三排森然枪管。新式燧发枪长达五尺,枪管下的刺刀寒光凛凛。
“第一排——瞄准!”军官喝令声在骑兵奔腾的轰鸣中依然清晰可闻。
千支燧发枪同时放平,枪托紧贴肩窝。士兵们目光坚定,透过照门准星瞄向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
“放!”
爆豆般的枪声密集炸响,白烟腾起如云雾!冲在最前的后金骑兵如撞无形墙壁,顷刻间人仰马翻!燧发枪的铅弹轻易穿透棉甲铁片,将骑士打下马背。
“第二排——放!”
第一排士兵后退装弹,第二排立即补上齐射,弹雨毫不停歇!后金冲锋势头为之一滞,阵前已堆满人马尸体。
“第三排——放!”
第三轮齐射接踵而至,铅弹穿过硝烟,继续收割生命。多铎肩头一震,已中一弹,幸亏重甲缓冲未伤筋骨,却惊出一身冷汗。
“继续冲!南人装弹缓慢!”多铎咆哮着催动战马,剩余骑兵疯狂前扑。按照以往经验,明军火铳三次齐射后必有长时间装填间隙,足够铁骑冲破阵线。
然而——
“第一排——放!”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方才后退的第一排士兵不知何时已完成装填,再次举枪齐射!硝烟未散,第四轮弹雨又至!
后金骑兵彻底懵了!这装填速度完全违背常理!他们不知明军早已普及纸壳定装弹药,装填速度比传统火绳枪快上数倍,加之严格训练,三段击循环几乎无缝衔接!
弹雨如瀑,后金骑兵如割麦般倒下。多铎战马连中数弹哀嚎倒地,他狼狈滚落,被亲兵拼死救起后退。
“红夷大炮——霰弹预备!”孙元化命令再下。
重炮阵地,炮手们迅速换装霰弹桶,调整射角。随着令旗挥落,震耳欲聋的轰鸣再次响起,数以千计的铅丸呈扇形覆盖前沿,将冲至百步内的后金骑兵成片扫倒!
皇太极在高坡上看得目眦欲裂。短短一刻钟,镶白旗伤亡已超三成,却连明军阵线皮毛都未碰到!
“令莽古尔泰全线压上!巴牙喇护军突击!”皇太极终于失去冷静,发出怒吼。他不能接受如此惨败,必须撕开明军防御。
号角长鸣,后金最精锐的巴牙喇护军开始前进。这些重甲步兵手持巨斧重锤,誓要砸开明军车阵。
孙元化通过千里镜看到金军中军动向,嘴角勾起冷笑:“皇太极终于沉不住气了。传令——神机营集中火力打击敌军精锐;红旗准备!”
战局进入白热化。巴牙喇护军顶着枪炮艰难前进,每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偶尔有冲至车阵前的,立即遭到长矛手结阵刺杀,燧发枪兵则用刺刀从缝隙中捅刺,这些训练源自欧罗巴方阵战术,令擅长野战的後金军极不适应。
“大汗!左翼镶红旗遭遇明军顽强抵抗,伤亡惨重!”败报接连传来。
皇太极心头滴血,却知已骑虎难下。正待下令正蓝旗投入战斗,忽见明军阵中三面红旗接连升起,迎风招展格外刺目。
“那是什么信号?”皇太极莫名心悸。
答案很快揭晓——右翼枯木林中,突然杀出大队明军骑兵!曹文诏一马当先,三千铁骑如利剑出鞘,直插后金军侧后!
“不好!中计了!”皇太极猛然醒悟。明军故作守势,实则早埋伏奇兵要断他归路!
“全军转向,迎击右翼敌骑!”皇太极急令。但此时后金主力深陷攻坚,阵型调整何其困难。
曹文诏骑兵如热刀切黄油般撕裂后金侧翼,直扑中军而来!这些骑兵皆配新式双管燧发短铳,近距齐射威力惊人,後金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
孙元化见时机已到,终于发出总攻令:“全军前进!火炮延伸射击!枪营自由开火!”
战鼓雷鸣,明军整个“刺猬”阵竟开始向前移动!车阵分开,燧发枪兵以排为单位交替前进射击,始终保持火力不断。火炮随着阵地前移,持续轰击后金军纵深。
后金军腹背受敌,终于开始崩溃。先是汉军旗溃散,接着蒙古附庸军四散奔逃,最后连八旗本部也阵型松动。
“顶住!不许退!”皇太极怒极咆哮,却无力回天。一发炮弹落在附近,亲兵急忙举盾护卫,弹片仍划破他脸颊,鲜血直流。
“大汗!快退吧!明军火力太猛,将士们撑不住了!”范文程死命拉住皇太极缰绳。
皇太极望着兵败如山倒的战场,双目赤红如血。他从未想过,自己竟会败得如此彻底,如此狼狈!
“孙元化...朱由检...”皇太极咬牙切齿,最终狠抽战马,“撤!往遵化方向撤退!”
汗旗开始后退,后金军最后一点斗志彻底瓦解,全线溃败开始。
孙元化立于指挥车,望着一泻千里的战场,长长舒了口气。他抬手抚摸着车上刻印的一行小字——那是皇帝亲手题写的格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第一战斗力!”
今日这一切,正是陛下此言的最佳印证。
“传令曹文诏,全力追击残敌!”孙元化声音铿锵,“今日我要让建虏记住,大明山河,永不可犯!”
夕阳西下,三河平原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明军将士的喊杀声与枪炮轰鸣汇成壮丽乐章,奏响着一个新时代的强音。
远在紫禁城的崇祯,此刻正站在乾清宫巨幅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三河位置,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大战正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在造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