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步入初秋,青林镇周围的群山悄然变换着色彩,墨绿中点缀上些许浅黄与赭红。镇政府大院里的梧桐树,也开始偶尔飘落一两片泛黄的叶子。李腾主笔的那份关于竹编产业的调研报告,如同一颗被投入县府池塘的石子,在荡开几圈涟漪后,似乎也渐渐沉入了文件海洋的底部,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
然而,水面下的信息暗流,却从未停止涌动。
这天傍晚,李腾照例在办公室加班,整理近期“三提五统”征收的阶段性汇总数据。电话铃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他接起来,听筒里传来了陈默那熟悉而略带急促的声音。
“李腾?是我,陈默。”
“陈默?”李腾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欣喜,“好久没联系了,你怎么样?”
“还行,天天跟材料打交道。长话短说,”陈默压低了声音,“你们镇报上来的那份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特别是里面关于竹编产业的那部分,我看到了。”
李腾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握着听筒的手微微用力:“哦?县里……有什么说法吗?”
“说法嘛,公开场合自然不会有太多。”陈默的语气带着一种在机关待久了的谨慎,“不过,这份东西在政府办几个科室内部传阅时,确实引起了一些讨论。负责工业和经济运行的科室认为,这份报告‘有情况、有分析、有办法’,虽然文笔还带着学生气,但贵在扎实,提出的‘分步走’和风险控制思路,很接地气,对县里正在完善和细化的乡镇企业改制政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基层视角和案例参考。”
这评价可谓中肯而专业!李腾感到一阵激动,几个月来的辛苦跋涉和挑灯夜战,仿佛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了镇里交代的任务,更是对县一级的政策制定产生了微小的、却是积极的影响。
“当然,”陈默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冷静,“你也别抱太高期望。首批改制试点名单基本已经内定,都是有一定工业基础、矛盾相对突出、或者……嗯,有领导重点关注的乡镇。你们青林镇,工业底子太薄,竹编厂规模小,代表性不够强,恐怕很难挤进去。”
这一点,李腾早有心理准备。青林镇的落后是客观现实,他并不指望能一步登天。“我明白,能对县里的政策有点参考作用,就已经很好了。”他真诚地说。
“有这个心态就好。”陈默赞许了一句,随即,他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透露出更重要的信息,“不过,李腾,这对你个人来说,是个非常好的信号。你的能力和名字,已经通过这份报告,进入了县里一些关键部门的视野。现在,有一个更直接的机会摆在你面前。”
“什么机会?”李腾屏住呼吸。
“县委刚刚下发通知,”陈默一字一句地说道,“决定面向全县各乡镇、各部委办局,开办一期‘红星县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制三个月,全脱产。”
“青干班?”李腾的心跳骤然加速。
“对。你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县里要下这么大决心、投入资源办这个班吗?”陈默不等李腾回答,便自顾自地分析起来,这既是为李腾解惑,也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县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干部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峻挑战。”
他详细解释道:“目前各级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大多是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干部构成。他们经验丰富,吃苦耐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功臣。但不可否认,其中相当一部分同志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对市场经济、现代管理、法律法规等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有限。而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虽然文化水平高,有活力,但普遍缺乏基层历练和系统性的政治理论、领导能力培养,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接班力量。县委主要领导,尤其是郑县长和组织部的江部长,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结构性矛盾。如果不能尽快培养和储备一批既有文化基础、又经过实践锻炼、还具备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红星县未来的发展将会后继乏人,缺乏持续动力。”
陈默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因此,这次青干班,绝非一次普通的培训。它是县委着眼未来五到十年干部队伍建设,实施的一项战略性人才储备工程。其选拔标准极其严格,不仅看学历、年龄,更看重实际工作表现、发展潜力和政治素质。可以说,能够进入这个班的人,就等于进入了县委组织部的‘视线’,是组织上重点观察和培养的‘苗子’。结业后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将远非普通干部可比。现在,各个乡镇和部门,都在为这稀缺的名额激烈角逐。”
这一番高屋建瓴的分析,如同在李腾面前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看到了除了青林镇之外的、更广阔的棋局。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理解了一项干部培训政策背后深远的战略意图。
“你的意思是……”李腾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干涩。
“我的意思是,你的条件很合适。”陈默肯定地说,“年轻,大学文化,在基层扎实干过,而且刚刚用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关键就看你们青林镇肯不肯把你作为重点苗子推荐上去。这件事,竞争会非常激烈,你必须有所准备。”
挂掉电话后,李腾久久无法平静。陈默带来的信息量太大了!县里对报告的正面评价,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而青干班的消息,则是指向未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青林镇稀疏的灯火和远处沉入暮色的山峦。内心的波澜与这秋夜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知道,自己又一次站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这次的机会,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重要。它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可能决定他未来能否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为像青林镇这样的地方做更多的事情。
然而,机遇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复杂的关系博弈。青林镇的这个推荐名额,会落到自己头上吗?钱卫东副镇长那边,又会如何反应?周德海书记和吴国忠镇长,在这个问题上又会是怎样的态度?
无数个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与压力。县里的回音,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不仅吹动了青林镇这池水,更将他这条渴望扬帆的小船,推向了一片充满未知与可能的广阔海域。他知道,他必须全力以赴,去争取这个可能改变一生的机会。夜色渐深,李腾眼中的光芒,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和坚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何以为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