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长城》剧组官宣主题曲的公告,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公告很简单,配着一张电视剧的官方海报,文字却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历经数月寻觅,终得佳音!史诗巨制《铁血长城》主题曲正式确定为《精忠报国》,由文工团新人凌云创作并演唱!一曲豪情,满腔热血,敬献巍巍华夏,铮铮铁骨!不日上线,敬请期待!”
没有提前预热,没有花哨的文案,就这么直接地扔了出来。
起初,并没掀起太大浪花。电视剧的粉丝圈子里有些讨论,大多是对“新人凌云”的好奇,以及对“《精忠报国》”这个歌名感到些许期待——毕竟,之前流传的那些候选曲目名字,实在让人提不起劲。
变化发生在公告发布后的第三天晚上。
《铁血长城》官方放出了《精忠报国》的正式版音频!
这一次,不再是仓库里那个粗糙简陋的小样。虽然为了配合剧集宣传,只是音频先行,但已经是动用了文工团最好的录音棚,配备了小型管弦乐队和民乐团进行重新编曲录制,凌云也在张团长和赵刚导演近乎“押送”的架势下,再次走进了录音棚。
没有了仓库的霉味和紧张,没有了简陋设备的限制,但凌云在演唱时,脑海里回荡的依旧是那份破釜沉舟的心境,是赵刚导演绝望的咆哮,是张团长那句“他娘的军歌”,是那两个世界文化碰撞带来的使命感。在情感共鸣卡提供的初级技能下,他将那份粗粝而原始的情感内核,完美地注入了这精良的制作中。
当磅礴大气的管弦乐前奏引着凌云那沉郁顿挫、却又饱含炸裂性力量的歌声,通过各大音乐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背景音乐,如同海啸般席卷开来时——
炸了!
彻底炸了!
“我的天!这歌……我鸡皮疙瘩起来了!”
“听得我想立刻去参军!保家卫国!”
“哭了,真的哭了,‘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我想起了我太爷爷……”
“这才是我们该听的歌!什么情情爱爱,都弱爆了!”
“凌云是谁?这声音太有力量了!新人?骗鬼呢!”
“单曲循环第十八遍!根本停不下来!”
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热度像是坐了火箭,嗖嗖往上窜。朋友圈被歌词截图刷屏。短视频平台上,配上《精忠报国》做背景音乐的军人训练、历史混剪、甚至是一些搞笑的爱国题材二创视频,都获得了惊人的播放量和点赞。
“心似黄河水茫茫!”
“恨欲狂,长刀所向!”
“堂堂夏国要让四方——来贺!”
这些歌词,仿佛带着魔力,迅速渗透进各个角落。出租车司机开着电台跟着吼,广场舞大妈们尝试着用它编舞(虽然节奏不太对),连小学校园里,都有男孩子扯着嗓子模仿,尽管唱得脸红脖子粗。
赞誉如同潮水,从四面八方涌向《铁血长城》剧组,涌向文工团,更涌向了凌云这个名字。
文工团内部,气氛更是微妙。
之前那些对凌云爱搭不理,甚至跟着孙宇背后嚼舌根的人,现在看他的眼神都变了。惊讶,羡慕,嫉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食堂打饭,大妈的手都不抖了,还给多舀了一勺肉。
刘晓兴奋得满脸通红,比自己出了名还高兴,围着凌云叽叽喳喳:“火了!真的火了!凌云你看到没!咱们……咱们真的做到了!”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孙宇则彻底蔫了,像霜打的茄子,见了凌云都绕道走,那点幸灾乐祸和优越感被砸得粉碎,只剩下难堪和惶恐。王副主任更是深居简出,据说在团部会议上,被张团长不点名地敲打了几句,脸色阴沉了好几天。
凌云自己,反而有些不适。
走在团里,开始有人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看,那就是凌云!”“唱《精忠报国》那个!”目光灼灼,让他后背发僵。那种被无数人注视的感觉,无形中放大了他心底那点“舞台焦虑”,让他下意识地想避开人群。
狂喜过后,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果然,就在《精忠报国》火遍全网,赞誉达到一个顶峰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如同精心挑选时机般,冒了出来。
发声的人,叫汪海。
汪海,夏国音乐评论界的“名嘴”,自称“独立乐评人”、“审美守门员”。早年写过几首不温不火的民谣,后来转型乐评,以言辞犀利、视角“独特”着称,在网络上拥有一批拥趸。他最擅长的,就是给各种爆火的作品“泼冷水”,显示自己的“众人皆醉我独醒”。
他在自己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微博账号,以及几个知名网络专栏上,同步发表了一篇题为《〈精忠报国〉:被宏大叙事裹挟的审美倒退与情感绑架》的长文。
文章写得极其刁钻。
他先是“肯定”了歌曲的“传播效果”和“时代意义”,承认其“在一定层面上契合了主流情绪”。但笔锋一转,开始了他的“专业剖析”。
他指责《精忠报国》旋律“过于直白”,“缺乏音乐性上的精巧构思与层次变化”,是“口号式创作的复辟”;歌词“虽然气势雄浑,但充斥着历史意象的堆砌,缺乏现代性的反思与人文关怀的深度”,是“陈旧话语体系的重复”;演唱方式“过于强调力量和嘶吼,忽略了声音的控制与细腻表达,是技巧不足的情感泛滥”。
他最后总结道:“这样一首依靠宏大命题和集体情绪煽动而成功的作品,其艺术价值是值得怀疑的。它或许能一时激起浪花,但注定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它的火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当下音乐审美教育的缺失和大众鉴赏能力的集体退化。当我们为这种直白的呐喊而狂欢时,是否已经失去了欣赏复杂、多元、真正具有艺术生命力音乐的能力?”
这篇看似“客观理性”、“有理有据”的评论一出,立刻在他的粉丝群体和一部分自诩“品味高雅”、“不随大流”的网民中引起了共鸣。
“汪老师说得对!这歌就是听起来爽,但经不起细品!”
“终于有人说出我的感觉了!太吵了,听完除了亢奋,什么都没留下。”
“就是迎合主旋律的产物罢了,谈不上艺术。”
“支持汪老师!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音乐,不是口号!”
这些声音,混杂在铺天盖地的赞誉中,虽然比例不大,却格外刺耳,像是一锅好汤里掉进了几颗老鼠屎。
文工团里,有人把这篇评论转发给了凌云。
凌云在宿舍里,用手机看完了那篇文章。灯光下,他的脸色很平静,没有愤怒,没有委屈,甚至看不出什么情绪波动。
只有熟悉他的人,比如偷偷观察他的刘晓,才能发现,凌云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些,指节泛出一点白。
他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灯火阑珊的城市夜景。
赞誉如潮,他心有压力。
恶评如刀,他反而冷静下来。
汪海……他记住了这个名字。
他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次。随着他拿出更多的作品,这样的声音只会更多,更响,来自四面八方。
用作品回应?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带着冷意的弧度。
那就,用作品回应吧。
他转身,走到书桌前,拿出了新的空白五线谱。脑海中,那浩瀚的文明瑰宝库,再次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下一个,该唱什么呢?
窗外,城市的喧嚣依旧,网络上的赞誉与骂战也仍在继续。而属于凌云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席卷。汪海的这篇酸溜溜的评论,不过是这巨大风暴来临前,一丝微弱的、却预示着不平静的前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