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寻了个由头,说是去给林黛玉买些新出的胭脂水粉,悄悄出了贾府。
几经辗转,才将话递到了平儿耳中。
平儿听闻黛玉“读史有疑,欲求请教”,心中顿时了然。
在这风声鹤唳的当口,林姑娘此举绝非单纯讨教学问。
只怕是听到了外间的风声,心中惶惑,欲探虚实,甚至……是某种隐晦的表态。
她不敢怠慢,寻了个秦易独自在书房处理密报的间隙,屏退左右,将此事低声禀报。
秦易正对着一封来自北疆的密信凝神思索。
闻言,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向平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思。
他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木桌面。
“读史有疑……”
他低声重复了一遍,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她倒是寻了个好借口。”
在这敏感时刻,黛玉能想到通过平儿向他传递信息。
这份敏锐和勇气,已然超出寻常闺阁女子。
而她选择在此刻“请教”,其背后隐含的信任与依赖,更是耐人寻味。
“爷,您看……该如何回复林姑娘?”
平儿轻声问道。
她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仅关乎黛玉的未来,也可能影响到爷的布局。
秦易沉吟片刻,眼中锐光一闪而逝。
旧勋的攻势已然展开,他需要更多的牌,也需要稳定后方。
黛玉的才情、心性,以及她背后所代表的林如海一系潜在的清流力量,都值得他下注。
更何况,他对她,本就存着一份不同于他人的欣赏与心意。
“告诉她。”
秦易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史书浩瀚,真伪难辨,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风波虽恶,然根基深厚者,自可岿然不动。让她不必忧心外间流言,保重自身为要。”
他顿了顿,补充道。
“你再以你的名义,挑几部品评前朝兴衰得失的史论笔记,连同一些上用的安神香料,一并给她送去。只说是你找来的,供她解闷。”
这番话,既是对外界传闻的间接回应,表明他秦易根基深厚,无惧风雨。
也是对黛玉的安抚与承诺,暗示她有他在,不必害怕。
更是给了她一个台阶,维系了女儿家应有的体面。
平儿心领神会,点头应下。
“是,爷,我明白怎么做了。”
当紫鹃将平儿送回的东西和那番隐晦的话语带回潇湘馆时,黛玉捧着那几本厚重的史论,指尖微微发颤。
她冰雪聪明,如何听不懂那“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深意?
他这是在告诉她,他无惧眼前的攻击,他有能力稳住局势。
而那“不必忧心外间流言,保重自身”,更是直白的宽慰与保护。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酸涩,涌上她的心头。
她将脸轻轻贴在那冰凉的书册封面上,闭上了眼睛。
一直紧绷的心弦,似乎终于找到了可以放松的依靠。
外间风急雨骤,镇国公府的内宅。
在平儿的精心打理下,却依旧维持着一种外松内紧的平静。
秦易愈发忙碌,常常在书房一待便是深夜,与周仓、韩铮等人密议。
处理着从各方汇集来的情报,布置应对之策。
但他无论多忙,每日总会抽空去看看儿子秦铄。
绮霞轩内总是暖意融融,带着奶香和药草混合的安宁气息。
晴雯产后恢复得不错,脸色红润,身形也丰腴了些,更多了几分少妇的风韵。
她几乎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抱着、哄着、看着,仿佛那是她全部的世界。
秦易来时,她会将孩子抱给他看,轻声说着孩子今日又重了几两,会无意识地抓住她的手指了。
秦易看着襁褓中那日渐白胖、眉眼依稀有自己的影子的小家伙,心中那份属于父亲的柔软便会不自觉流露。
他会伸出指头,小心翼翼地碰碰儿子嫩乎乎的脸颊,或是握住那挥舞的小拳头。
偶尔,孩子会抓住他的手指,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那瞬间的触感,总能奇异地抚平他因朝务而紧绷的神经。
“爷,铄儿好像认得您了。”
晴雯在一旁看着,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
她如今对秦易,早已没了最初的抗拒,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的依赖和归属。
这个男人,给了她安稳的栖身之所,给了她身为母亲的荣耀,也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他更是她们母子的倚仗。
秦易“嗯”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儿子身上。
他没有多说什么,但这份沉默的陪伴,对晴雯而言,已是难得的温情。
平儿则像一根定海神针,牢牢稳固着后院。
她不仅将日常起居打理得妥帖周到。
更时刻关注着外界的消息,过滤掉那些过于骇人听闻的流言。
只将相对准确的情况择要禀报给秦易,以免他分心。
对晴雯和香菱,她则是报喜不报忧,只让她们安心过日子。
随着秦易不断撒出大量人手,不你成本的打探下,韩铮那边也传来了新的消息。
旧勋集团收集的“证据”已基本到位,预计在数日内便会发动总攻。
届时恐怕就不只是弹劾,很可能会有更激烈的行动,比如请旨搜查府邸之类。
时机已到,不能再等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