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王心里很庆幸,自己的一句话,立马就破蒋贱人的阵,小傻子讲起话来就停不了。
“这红薯真有这么好?”
“好不好的,你吃了不就知道了?”
靖王白了礼王一眼,这家伙可够阴毒的,还当别人不知道他干的缺德事。
“靖王殿下,这红薯亩产这么大,岂不成了一个宝?”
“是个宝,这么和众位说吧!一开始,就采它的嫩尖儿炒吃,不用担心采了它的嫩尖,会不会影响它结果,不会的,尽管采。
到后来长到一两三尺长的时候,直接把藤给割了,就留下点老桩子,藤条用做牛马饲料不浪费,而留下的老桩,结的果还更多更大,这就是它的种植技巧。
红薯这东西,是许家人从野外淘来的种苗,他们种了第一茬,摸索出了一些种桓技巧,我们这种的是第二茬,从种下去的一天起,本王就一直盯着,不是怕被人偷,是为了下一步的推广作准备。
除了许家人之前摸索出的种植技巧,还有其它的一些种植需要注意的东西,也是作了详细记录的。
本王之所以像变了个人,就是因为去了三川镇一趟,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民生,明白了什么叫做心中有天下。
红薯产量高,但比不过细粮,属于粗粮,但可以合理利用,人可以挑好的食用,次点的刚给牲畜食用,我们三兄弟的庄子上都养了不少猪和鸡,靠的就是这红薯和土豆。
当初为什么买下这三大块废地?那是因为受了小乐乐的启示,我们三兄弟是皇子,是有钱人,想买好地,也不是买不起,但天下穷人多的是,我们不能不绐他们活路,去与他们争抢那好地。
我们有钱,有能力改造这种废地,但百姓没有。
我们一直把这新品种捂着的目的,是想要囤积居奇,而是为天下百姓着想。现在,我们把种植需要的注意事项全都摸索透了,让大启的百姓照着做,他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一点土地,种植这些高产的作物,完成第一个目标,自己不饿死,然后再买地开垦,积攒更多粮食和财富。
这也是我父皇为什么要下旨封禁许家庄子的目的,那庄子上,除了有身受重伤的燕王在养伤,还有这许多的新作物在试种。
各位也听醒郡王说了,之前有个叫司棋的丫鬟混进园子,她名面上是唐三小姐在三川镇买的丫鬟,其实她另有主子,她的事,本王不想多说,本王今天只想说,我们仨兄弟庄子试种出来的东西,决不允许任何人捏在手里,作为一种增强其手段的力量,我们是皇子,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养活自己的子民。”
“靖王殿下的意思是,下一步就要把这些新品种推广出去?”
“当然!”
“这,这也太伟大了!”
“我父皇为什么那么看重许家人?因为他们一家子,不但救了重伤的燕王,还培育了许多新品种。
六皇弟,他八岁就离宫,十一岁入的伍,十三岁就在军中名声鹊起,身受重伤,命县一线的时候,许家人正被赶出家门,自己都还饿着,但他们还是冒险救了燕王。
就是因为看到燕王身上的一身正气,他们将他藏了起来,躲过一次又一次搜查,本王也是从这件事中悟出什么叫邪不压正”。
“靖王殿下,稻谷真的种成功了吗?”
“成功!本王的庄子上,还有乐乐的庄子上,主要种的就是稻谷,不但种植成功,而且产量比原来的翻了两翻,我们三兄弟的庄子都大丰收!”
“青石庄是燕王的?”
有人小声嘀咕道。
“哦!误会误,不是老六的,是小乐乐的,老六当被被救起来的时候,身上就一块象征皇家身份的玉佩和一把短剑,连衣服裤子都被小子们扒下扔到河里,玉佩和短剑也不敢拿去换钱,他是真正的白吃白喝,要说我们老刘家脸皮厚,本王可算不上第一,老六才算。
别人救了他,没得一个铜板,他一点不亏心,就说那是他家,我们也习惯了,乐乐的庄子,就是许家的,也是老六的,他虽然作不了主,但他脸皮厚,想要什么,开口讨要就是了”。
“没错,不但他白吃白喝的,还把本王的王妃和两个孩子也接过去,醒儿的厚脸皮可是天生的,才回来就吵着要回去了”。
“哎哟!这么一说,陛下还真是抠了点,封县主封郡主,可没赏赐啊!”
李丞相很兴奋,恭王俩兄弟全程吃瘪,能不让人心里痛快吗?
“谁说没封赏?朕已经把三川镇城外那几千亩的大水洼子赏给小乐乐了,不然她哪里能养那么多鸭子和大鹅?小东西的烤鸭和黄焖老鹅,可没少赚银子”。
“陛下,那水洼子赏了,也只是当个防御用,跟赚钱可没多大关系”。
“正是如此,父皇,总算知道我们的厚脸皮来自哪里了”。
“没办法啊!朕的那个儿子就是个吞金兽,养不起他,这次东越和南茂突然动手,等东调西挪把粮草运到,城池都被人家拿去了,那样的话,朕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老六的脸皮厚得恰如其分,那大水洼子,已经被小乐乐开了一条人工河,她自己多得了一两千亩稻田不算,河两边的地,配上水车,也有千多亩可耕种,那些地,她一亩没买,全让给别人买了。
老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朕也没拦着你游山玩水,但要值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小农女的开挂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