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二字落定,仓库据点内的气氛为之一变。之前的凝重与对峙,迅速被一种高效、务实的紧迫感所取代。陆沉渊雷厉风行,承诺的四十八小时倒计时仿佛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便已开始。
专门的伪造团队被调集而来,在据点内隔出的安全屋里昼夜不停地工作。林薇则成了他们最苛刻的“客户”和“顾问”。
“学历背景采用真实的海外名校公共政策与区域研究专业,但研究方向要微调,增加对缅甸及东南亚冲突地带资源经济的‘长期学术兴趣’。”林薇对着伪造团队提供的初版履历提出修改意见,指尖点在一处细节上,“这篇引用论文的作者,三年前就因为学术不端被除名了,换掉它。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那篇关于‘资源诅咒’的田野调查报告,更具时效性和说服力。”
伪造团队的负责人,一个表情刻板如同大理石的中年男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头,迅速在终端上修改。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常规的身份伪造,没想到这位“林小姐”对学术细节和背景真实性的要求如此严苛。
紧接着是个人经历的编织。林薇要求在她的“过往”中加入数次看似不起眼、实则能侧面佐证其“专业能力”和“冒险精神”的经历:比如曾在非洲某战乱国家参与过短暂的难民救助项目(对应她实际存在的医疗和生存技能),又比如拥有高级潜水证和野外急救资格(为可能的水路撤离或丛林生存提供合理解释)。
“社交媒体痕迹需要同步构建。”林薇提醒道,“一个真正的、有学术追求的独立风险评估员,不可能在网络世界一片空白。需要创建LinkedIn专业档案,发布一些经过筛选的、关于东南亚地缘政治和资源开发的‘专业见解’,还要有一些看似随性的旅行照片——背景要选在东南亚,但不能是热门景点,要符合一个田野调查者的审美。”
她甚至亲自挑选了几张角度巧妙、能看清部分面部特征却又不会暴露真实身份信息的库存照片,用于构建这个名为“林晓”的虚拟形象。
陆沉渊站在一旁,沉默地看着林薇以惊人的效率和专业度,亲自打磨着这个即将承载她性命的新身份。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庇护的、伤痕累累的逃亡者,而是变回了那个思维缜密、经验丰富的顶级特工“幻影”。这种转变,让他心底某种情绪微微触动。
四十八小时后,一套近乎完美的身份文件摆在了林薇面前。
深蓝色的护照封皮,缅甸的签证页清晰无误。配套的身份证、驾照、数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均有符合身份的小额流水记录),甚至还有几家权威智库的“特邀研究员”聘书。所有文件的纸张、油墨、防伪标识,都经得起最专业的查验。
林薇拿起那本护照,指尖拂过上面陌生的名字——林晓。照片上的她,戴着一副无框眼镜,头发利落地扎起,眼神冷静而专注,嘴角带着一丝属于学者的、略显疏离的弧度。与她此刻的样貌有七分相似,却又因妆容和神情的微妙调整,变成了另一个人。
“这是你的公开身份背景资料,以及应对盘问的‘标准答案’。”陆沉渊递过一个加密的电子阅读器,“里面包含了‘林晓’的完整生平、学术观点、甚至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个人偏好和习惯。你需要尽快熟悉,融入这个角色。”
林薇接过阅读器,快速浏览着。资料详尽得令人发指,甚至连“林晓”喜欢喝哪种咖啡、对某种热带植物过敏这样的细节都囊括在内。陆沉渊团队的准备工作,无可挑剔。
“装备也已经准备好。”磐石在一旁沉声汇报,指向旁边几个看似普通的户外行李包,“所有明面装备都符合‘林晓’的身份和行程目的。暗线装备会按照计划,在你抵达仰光后,由第一接应点交付。”
林薇检查着行李包里的物品:顶级品牌的冲锋衣、徒步鞋、专业的卫星通讯器(外观与市售民用款一致)、多功能工具、急救包……每一样都挑不出毛病,完全符合一个前往危险地区进行调研的专业人士形象。
她拿起那副无框眼镜,戴了上去。镜片是特制的,具有轻微的防眩光和增透效果,不会引起怀疑,却能让她在强光下视野更清晰。她看向镜子,镜中的女人陌生而干练,属于“林薇”的怯懦和属于“幻影”的凌厉都被巧妙地隐藏起来,只剩下一个理智、冷静、带着些许学术气息的独立女性形象。
“林晓……”她轻声念出这个名字,仿佛在确认这个新的外壳。
从此,她就是林晓。寰宇资本秘密聘请的独立风险评估员,前往动荡的坎邦地区,对一项潜在的稀土矿投资进行前期调研。这个身份是她潜入龙潭的通行证,也是她赖以生存的伪装。
她转过身,看向陆沉渊,眼神已然调整到“林晓”应有的状态——带着专业性的审慎,以及一丝对未知任务的凝重。
“陆总,‘林晓’已经准备好,可以出发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全球通缉!陆总怀里的特工是初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