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李世民接过,轮流细看。
李建成看完,率先提出,此‘酒精’之物,若真如太医署所奏,有如此奇效,于军中伤患自是福音。
只是…这易燃易爆之性,确实令人担忧。
“大军开拔,粮草辎重浩繁,若因储运不慎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儿臣以为,需慎之又慎。”
李世民则道:“父皇,儿臣在军中多年,深知将士负伤后,多因创口溃烂不治而亡。”
“若此物真能有效防止溃烂,实乃活命利器!”
“至于其性易燃,儿臣以为,任何军械粮秣皆有风险,关键在于制定严密章程,专人专管,严格操作。不能因噎废食。”
“可先于小范围内试用,譬如儿臣麾下玄甲军中,择一营为试点,严格管控,观其成效,再议推广。”
李渊听着两个儿子的意见,未置可否,反而问道:“这献上酒精的张勤,你二人如何看?”
李建成先声而言,张勤乃东宫属官出身,观其平日勤勉任事,于农事、医道确有实学。
牛痘之法,已见大效。
此次献这酒精,想必也是出于公心。
李世民接话道:“父皇,张勤此人,儿臣接触不多,但闻其开办杏林堂,观音婢经其师姐调理,病情确有起色。”
“可见其于医术一道,并非虚言。此次献法,章奏中对其弊亦不讳言,显是坦诚之人。”
李渊微微颔首,沉思片刻,方道:“你二人所言,皆有道理。此物利大,险亦大。这样吧,”
他做出决断,准太医署所奏,命张勤于其杏林堂及城外工坊,先行小规模制备此‘酒精’。
由兵部、太医署、将作监共同拟定储运、使用之安全章程,务求详尽。
待章程完备后,先拨付秦王所部玄甲军一营试用,由军中医官记录效用、风险,定期禀报。
若试用果有奇效而风险可控,再逐步推广至各军。
他看向二人,语气转为严肃。
“此事关乎将士性命,亦关乎军资安危,务必稳妥。”
建成,你寻个东宫长官参与进去,协理好章程拟定。”
世民,你军中试用,定要严格把关,不得有失。”
“儿臣遵旨!”二人齐声应道。
退出两仪殿,李建成与李世民并肩,沿着长长的宫道缓步而行。
夕阳的余晖将二人的身影拉得细长,身后远远跟着几名内侍。
沉默片刻后,李建成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欣赏:“这张勤,倒真是个能做实事的。”
“牛痘、酒精,皆是于国于民有益的实在东西。难得他心思缜密,献物之时,不避其弊,坦诚以告。”
李世民点头,目光望着前方宫墙的飞檐。
“确实。此等人才,重在用其长,使其能安心钻研,多出些像牛痘、酒精这般有用的东西。于朝廷,于百姓,才是真正的福祉。”
李建成脚步微顿,侧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声音压低了些。
“二弟,你我兄弟,如今各司其职,为国效力。有些事,心照不宣。”
但像张勤这等有真才实学、又能做出实绩的臣子,无论将来如何,都不该让他卷进那些不必要的纷争里,平白折损了。
“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停下脚步,转身正视李建成,神色平静却郑重:“大哥所言,正合我意。”
“张勤此人,所长在农事、医道,于朝堂权谋并非其志。”
“无论你我兄弟日后如何,此等能臣,当护其专心任事,使其才学得以施展,造福社稷。”
“二弟在此,可与大哥约定,绝不以党争之事相扰。”
“好!”李建成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抬手拍了拍李世民的臂膀,如此,便说定了。
两人继续前行,气氛缓和了不少。
快到宫门时,李世民似想起什么,状若无意地提了一句。
前些时日,似乎听闻四弟也曾有意招揽张勤,许了些好处,不过被张勤婉拒了。
四弟性子急,有时行事…欠些斟酌。
李建成闻言,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开来,淡淡道:“元吉年轻气盛,有时是莽撞些。”
“此事我知晓了,回头我会寻个机会,与他分说一二。张勤既是东宫属官,自有我为他把持分寸,不劳旁人费心。”
李世民点点头,有大哥出面,自是稳妥。
行至宫门,二人拱手作别,各自登上马车离去。
暮色中,两位大唐最有权势的皇子,在这短暂的同行中,达成了一个的默契。
李建成回到东宫,立刻召来魏徵,将两仪殿中议定之事告知,并嘱咐酒精此物,效用虽大,风险亦高。
陛下命兵部、太医署、将作监共拟管理章程,东宫主持。
而魏徵熟知典章制度,又是张勤的老师,便由他出面代表东宫,协理此事,务必周全。
魏徵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眼中露出惊诧之色。
“酒精?殿下是说…勉之又制出了新物?”他显然尚未得知此事。
李建成将那份奏章副本递给魏徵:“正是。此物乃高度酒液提纯所得,于疗伤有奇效,然极易引火。”
“章程拟定,关系重大,你需用心。”
魏徵快速浏览奏章,越看神色越是凝重,待看到张勤与周署令的联名签署时,更是眉头紧锁。
他放下奏章,对李建成拱手道:“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力,拟定详章。”
“只是…臣需先去杏林堂一趟,向张勤问明此物详情,方好参议。”
“可。”李建成点头,“速去速回。”
魏徵得了准许,片刻不停,出了东宫便径直赶往崇仁坊杏林堂。
他心中既为弟子又立新功感到些许欣慰,更多却是对此物风险及其可能将张勤卷入更深漩涡的担忧,脚步不由又快了几分。
魏徵刚到杏林堂门口,却见另一辆装饰朴雅却透着贵气,还有些熟悉的马车也已停驻。
车辕旁站着两名身形挺拔、目光锐利的随从,一看便知非寻常家仆。
魏徵脚步微顿,心中已有猜测。
他正要迈步进门,恰见一人从堂内走出,身着深青色常服,面容儒雅,气度沉静,正是秦王李世民的内兄、天策府重要属臣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见到魏徵,似乎也有些意外,但立刻面露笑容,拱手施礼:“玄成公,巧遇。”
魏徵还礼:“辅机兄,怎的今日有暇来此?”
长孙无忌笑容温和,语气自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